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桂华 《支部生活(山东)》2007,(8):54-54
面包车从轩辕黄帝陵向陕北飞驰,不久,车窗外那种黄土高坡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沟壑隔成的高高的塬上、向阳的丘陵上不时地有拱门窑洞出现,或破败,或时新,都向路人昭示着:这就是陕北。 相似文献
2.
西路军被打散1936年10月28日,由红三十军、九军、五军组成的西路军,共2.18万名指战员,奉中央军委命令,在甘肃省靖远县河包口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执行打通国际路线的战略任务。时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西路军最后惨败了。 相似文献
3.
雾锁千嶂夜未央,众星拱月斗寒霜。万佛洞内机喷瀑,宝塔山前骡列行。出版唯嫌时日短,发行偏喜路途长。由知巨手指航向,决胜非徒在战场。这首诗为延安时期担任过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秘书长兼党总支书记,解放后曾任中组部统计室主任、辽宁大学代校长等职的苏生所作。这首诗是当年我党出版发行工作的真实写照,它为我们展示出一幅战争年代我党出版发行工作者在毛泽东的关怀下舍生忘死,艰苦奋斗的生动画卷。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富春兼任了发行部部长。内部投寄只能靠几头毛驴来完成建立和发展出版发行工作是党的一项紧迫任务。1936年8月5日,在毛泽东… 相似文献
4.
项苏云:我的陕北岁月 为了给延安保育小学校长--郭青老师祝贺百岁诞辰写一篇文章,项苏云邀集了她的"保小"同学和我们一起见面,因此便和她相识.项苏云说,当年延安保小就像个大家庭,郭青老师就是我们的"家长".许多年来,项苏云每年都要去看望郭老师. 相似文献
5.
杨妈妈带我来到了延安1937年秋,日军在占领北平、天津后,沿平汉、津浦、平绥、同蒲铁路向华北大举进攻,中国军队先后在山西的平型关、广 相似文献
6.
<正>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宿舍见到任远志时,她刚刚病愈出院不久,闲不住的她仍在为一部拍摄她父亲任弼时的影片做修改审定。谈起延安,她似乎有一 相似文献
7.
8.
9.
延安时期陈云的读书生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云在延安时期十分重视读书学习,把读书当作共产党人的责任.他主要阅读三方面的书籍:党的基本理论、经济学和哲学.他对三类哲学著作特别感兴趣:中国古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哲学著作.陈云通过读书学习,总结出五条经验和十五字方针,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生活是党的重要软实力和突出的组织优势,具有平等性、公开性、严肃性等特点.民主讨论的组织生活,严肃深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尊重少数、尊重下级的民主精神,为增强党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论延安时期的社会生态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1(5):78-84
在延安的社会生态中,由于农民是军队的主要来源,军民一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稳定后方和坚实依靠。知识分子则因为对延安的自由、民主认识产生偏差,与部队将士、工农大众产生隔膜,沦为解放区的“他者”,走上了一条与工农兵相结合的自我新生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项苏云说,我平生只和父亲在延安相处了十二天,对于母亲,我只能凭一张模糊的照片来辨认她的模样,体味一下那遥不可及的母爱。战争年代的残酷,剥夺了童年项苏云的幸福家庭生活,也使她失去了父母。从此,延安的学校就成了她的家,老师和叔叔阿姨们就成了她的父母家长。 相似文献
18.
<正>春节前夕,我来到80高龄的谢绍明家中拜访。谢绍明的父亲谢子长,是红军陕甘游击队的总指挥和陕北红色根据地的创建人。谢绍明从小就跟着父兄参加了革命,父亲牺牲时他年仅10岁。 相似文献
19.
王明,原名陈绍禹,安徽六安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五卅运动,同年10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20.
延安,曾是一个被赋予了很多色彩和使命的名字。这个曾为人所敬仰不远万里投奔而又为某些人所仇视欲除之而后快的地方,究竟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延安,有它的伟大崇高,也有它的“柴米油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