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京-1株鸡马立克氏病(MD)强毒感染1~10个家系1日龄的BWEL-SPF鸡,观察比较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及病理切片,以此评估该BWEL-SPF鸡群每个家系鸡对京-1株MD强毒的敏感性.结果,1、5、8、9号家系的BWEL-SPF鸡对京-1株MD强毒最敏感;3、4、6、10号家系次之;2、7号家系敏感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
1978年以来,在我省部分地区发生一种鸡的跛行、麻痹和眼睛失明等症状的疾病。经对40例病鸡的剖检,组织学检查以及对部分鸡场进行血清学检查和雏鸡接种实验,证明属于慢性型马立克氏病(MD),并初步查明了MD在河南的分布概况。现报告如下。 (一)病鸡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1.病鸡的品种和年龄:本病多见于白来航、星杂288、仙居、芦氏、中原红、青岛花等鸡种,本地土种鸡也有发生。病鸡多在3~12月龄,较大的鸡也有发病。  相似文献   

3.
自1979年以来,在我校畜牧队养鸡场发现有鸡马立克氏病(MD)流行。其发病率为5.9%,死亡率为3%。经初次流行后,该病在鸡群中便以隐性感染的形式存在。1980年11月份随机抽检21只无临床症状的鸡,经琼脂扩散试验检查其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4%。100%出现组织病变。病变多较轻微,无肉眼可见MD肿瘤病变,我们认为本鸡群系鸡马立克氏病自然弱毒所感染。  相似文献   

4.
选取300只1日龄公鸡,人工复制鸡马立克氏病(MD)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D组,分别于35日龄、40日龄、45日龄采取鸡肾,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了MD病鸡肾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p15基因甲基化的变化,以探讨p15基因甲基化与肾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MD组鸡的临床表现以及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符合MD的特征,说明人工复制MD模型成功。在正常鸡肾组织中没有发生p15甲基化,在MD病鸡肾组织中p15甲基化的发生率高达61.7%,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并呈时间效应。证实,p15基因甲基化与M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对采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双柏、姚安、元谋4县(市)的387份鸡血清进行新城疫(ND)、禽霍乱(FC)、鸡白痢(SP)、鸡马立克氏病(MD)、鸡痘(FP)、鸡腺病毒病(CELD)、鸡白血病(ALD)、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鸡传染性鼻炎(IC)、禽脑脊髓炎(AE)共11种病的血清学调查,查出除ALD外的10种病,其阳性率分别为37.21%、9.83%、10.34%、29.97%、35.66%、17.77%、9.30%、7.75%、3.88%和6.46%,其中CELD、IB、ILT、IC和AE5种病为当地首次检出;另对全州鸡病情况进行了历史、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地鸡的主要传染病是ND、FC、SP、MD和FP.  相似文献   

6.
应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D)鸡马立克氏病(MD)已为国内所常用,但用反向间接血球凝集试验(RPHA)诊断MD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就其两种方法在诊断MD的特异性、敏感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一)材料 1.BMDF_(39)(中监所MD种毒)传代鸡羽根浸液和白细胞裂解液。  相似文献   

7.
用2006~2007年从现地采集的疑似感染鸡马立克病(MD)鸡羽髓分别接种鸭胚成纤维细胞(DEF),蚀斑克隆纯化后,随机选1个单克隆,再接种DEF增殖,获得9株适应DEF的鸡马立克病病毒(MDV)野毒株,分别命名为ZY、FY、SY、YC、CZ、MS、CGZ、QQHE和DH.应用PCR技术分别扩增这9株MDV的132 bp重复序列(132 bpr),发现这9株132 bpr均为2个拷贝,符合致病型MDV的特点.从分离的9株MDV中选择5株,人工感染7日龄SPF白来航鸡.试验鸡表现精神萎靡,被毛凌乱,个体瘦小;60d后剖杀,大多可见内脏肿瘤;SY、FY、QQHE 3株的MD临床阳性率达100%.  相似文献   

8.
本校实习牧场自1974年以来,鸡马立克氏病流行严重。仅1976年有3000只中雏发生马立克氏病,最后只幸存700只,严重影响了养鸡业的发展。于1982年,笔者采取了检疫与免疫相结合的有效防制措施,仅用半年时间,控制了本病流行。(一)定期检疫及时淘汰病鸡1.对感染过马立克氏病的鸡群用MD沉淀抗原和阳性血清进行定期检疫,无临床症状鸡隐性感染率高达86.7%,对阳性鸡全部扑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马立克病(MD)抗性选育对鸡马立克病病毒(MDV1)感染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病毒载量的影响,利用MDV1攻毒后第4、7、10、14、21、28和35天共7次采集并分离的全部试验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采用real-time FQ-PCR方法对这些材料中meq基因进行绝对定量分析以确定其病毒载量,用来分析比较MDV1在MD抗性鸡与普通鸡以及HVT疫苗免疫鸡与HVT疫苗未免疫鸡体内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普通鸡非免疫攻毒组(B组)的MDV1含量于攻毒后第10(P0.05)、14(P0.05)、21(P0.01)、28(P0.05)、35(P0.05)天显著高于MD抗性鸡免疫攻毒组(F组),而其他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鸡MD抗性选育结合HVT疫苗接种可显著降低鸡体内的病毒载量,从而降低MDV1感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北京某些养鸡场发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龄多为15~30天的鸡群,死亡率在20%左右,大多数发病鸡都曾用传支H_(120)毒株进行过免疫,也未能控制该种疫病的发生。中国兽药监察所中海动物保健科技公司从某鸡场送检病料中分离出1株病毒,这株病毒能在鸡中连续传代,其毒价可达EID_(50)≥10~(-6·5)。用第5代鸡胚毒回归鸡体,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于5~6天内死亡,剖检可见明显的肾脏肿大,肺脏病变不明显,与野外自然发病鸡的病变大体一致。据文献报道材料、流行病学、临床观察和病理变化分析,怀疑某鸡场发生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为肾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