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表现为权能的、行使的、时间的、主体的、客体的和地域的限制。权利限制制度的创设旨在权利人与社会大众之间保持一种利益上的平衡关系,基于同一目的,也有必要对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予以限制。  相似文献   

2.
吕炳斌 《行政与法》2009,(2):113-115
"知识产权作为私权"是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核心原则之一,这也得到了TRIPS协议的承认和强调.社会学和自然法哲学可以为我们理解知识产权的权利属性提供一些新的视角.从自然法哲学角度看,知识产权是一种"自然赋予并由人类理性探求发现的"自然权利.从社会学角度看,知识产权是一种社会权利.知识产权的三种属性是互相融合的.正是因为知识产权是一种自然权利,是自然赋予的私人产权,所以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私权,在私权主体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时,成为了一种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体系中的一类。在民法中,不论主张是以权利为本位,或以义务为本位,或权利义务并重,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权利体系的研究。在知识产权审判中判断是否侵权、侵犯什么权、侵权有何责任,其焦点都是知识产权的权利识别。故对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权利群论纲——兼论我国知识产权的权利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平  蒋言斌 《知识产权》1999,9(4):11-15
知识产权是特定的主体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符合特定的条件、遵循特定的原则、通过特定的途径、履行特定的程序后,依法所享有的特定的权利。该特定的发明创造(客体)是人们基于精神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知识产品,该产品在形态、使用、占有、收益、处分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使其产生不同于一般物品的权利。它有若干权利并形成权利群。我国的知识产权的权利配置中,由于“三法鼎立”、“三权割据”等特征,出现了权利设置的冲突、交叉重叠、空白遗落。本文在探讨该权利群的基础上,试图对权利的配置及冲突的消解做初步探讨。 一、现行知识产权的权利配置…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对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异。权利冲突既有知识产权自身原因,也有立法及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协调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要明确一些基本的原则:保护合法在先权利原则;禁止混淆原则;权利衡平原则。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异。权利冲突既有知识产权自身原因,也有立法及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协调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要明确一些基本的原则:保护合法在先权利原则;禁止混淆原则;权利衡平原则。  相似文献   

7.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知识产权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也愈发重要,而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冲突的存在引起了相关主体之间很多的矛盾,如何有效的解决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交流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政法学刊》2017,(6):27-33
针对知识产权的大规模国际扩张,与既有研究侧重于分析法律规则演变不同,有必要对重要社会成员的权利观念嬗变进行理论考察。通过考察可以发现存在三个主要变化:在权力前提上,实现了从独立保护到有限主权;在权利性质上,实现了从垄断特权到至上私权;在授权方式上,实现了从保守限权到激进授权。微软等公司遭受反垄断调查,有利于在我国形成一种平衡的知识产权权利观念。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及其解决原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是指同一知识产权客体在某种条件下同时归属于多个主体,它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并各有其特定的产生原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依照保护在先权利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权利平衡原则等进行.  相似文献   

10.
也论知识产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从权利的概念入手 ,指出客体属性的差异导致权利内容的不同 ,进而结合信息科学原理 ,研究知识产权的客体———智力成果这种特定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产权与物权之异同进行比较。文中还阐释了商标的本质、商誉的内涵、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归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基本法的制定意义重大.知识产权基本法,是指统一调整和规范知识财产的支配关系的法律规范.知识产权基本法为形式意义上的知识产权法,是各知识产权单行法的母法,性质为私法.我国知识产权基本法的立法应采取三步走的步骤:第一步是制定知识产权基本法,第二步是在民法典中制定知识产权法编,第三步是制定知识产权法典.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法制的立法意旨在于鼓励创造与发明,进而促进科学文化的进步.全球日趋一致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并不能使发展中国家得以雨露均沾的共享文明.故此,对发达国家就此议题支持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立论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此外,就知识产权与基本权之间发生冲突时的法律分析,特别是知识产权法律在法理学中法律效力的辩证关系,及其与宪法基本权冲突时的优位选择理论探索等等,均为本文所深入讨论的命题.  相似文献   

13.
彭学龙 《知识产权》2006,16(3):26-32
在知识产权体系中,各种权利既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在实践中甚至会出现保护对象相互交叉、具体权项彼此重叠的现象.综合考虑各种知识产权的特点,制定保护与利用的一体化战略不仅符合效率原则,而且能确保社会公正.在一体化战略中,本文认为商标与其他知识产权相比,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统摄与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延超 《知识产权》2008,18(2):16-22
国家权力、社会公众自由、知识产权三者之间衡平,将最终实现知识产权的和谐秩序.我国知识产权立法起步较晚,发展至今,已经确立了相对和谐秩序,但科技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兴起,以及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都对传统的和谐秩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构建新时期知识产权和谐秩序,应当修正合理使用制度,实现科技发展条件下知识产权与公众利益的和谐共存;丰富知识产权制度,促进艺术繁荣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和谐发展;完善立法,实现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5.
冲突与平衡:知识产权的人权视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国际动向:知识产权的人权议程 最近几年,在知识产权制度设计日益细密、并逐渐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开始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知识产权与人权的关系.具体说,知识产权制度的深入发展,是否在消极地影响着人权的充分实现,正成为国际人权领域的一个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以传主人生为题创作的文学作品称为传记作品,社会公众通过阅读传记作品之后对传主的经历、性格、能力以及关系等方面产生认识,作者创作传记作品是其自由,对形成的作品享有著作权,又由于传记与传主的密切关系,作品的传播会对传主乃至其利害关系人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侵害其人格权益.人格权益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如何平衡作者的文学创作自由与传主的人格权益之间的关系,除对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权益进行考量外,国家政策的导向、社会公众的反映等方面也是纠纷解决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田景荣 《政法学刊》2002,19(2):94-96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世界,接受人类已经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主张“双主模式”,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以教材等教学资源为媒介所开展的探求真理的认识活动,它是师生双方共同的认识活动。继承与创新,体现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过程应围绕着教学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所有教学条件实施最有效的配置,有效地控制各种教学要素,使教学过程发挥它们的整体最佳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刘红 《知识产权》2004,14(6):41-44
权利冲突在法学领域中几乎无处不在.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是指不同法律权利之间的冲突,具体表现为经法定程序取得的在后权利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权利而发生的冲突.我国的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始于80年代,以杨沫"名誉侵权纠纷案"为序由,拉开了著作权与名誉权权利冲突的帷幕.1此后不久,由中国美术学院在北京美术馆主办的"人体艺术大展",又上演了被展作品部分模特控告主办者侵犯其名誉权的剧目.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发展至今,各种权利间的冲突以及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解决的途径也已有诸多探索.本文着重借助有学者提出的两种解决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一种是以制度化的方式或规则的方式;另一种则是衡平的方式.2前者是指以宪法或成文法的规则将权利规定下来,并通过立法确立为原则.后者则是法官针对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作出合乎情理的处理,这里没有制度化的配置,而只有个案中的"利益"配置.  相似文献   

19.
郑贤君 《法学家》2005,(6):49-55
宪法基本权利是一个开放而非封闭的体系,得益于宪法文本之外权利的司法保护,主要包括人身与经济自由,是法官通过对第十四条修正案正当程序条款采用实质性正当程序的解释而完成的.通过适用不同的审查标准,法院徘徊于谦抑与能动之间.先例规则使司法承认的权利在个案中具有拘束力.美国政府与公众对法官创制非文本自由利益并未给予过多的怀疑,法官只是需要警惕防止在抵制一个专断的过程中形成新的专断.  相似文献   

20.
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诞生是法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共同创立的,其创立过程经历了以下三部曲:《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源地,《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奠基之作,《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成熟的标志.追根溯源,研究和厘清马克思主义法学创立的过程,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以及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