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基因技术将造成无数难以选择的可能:怀上个孩子,要不要 先查基因再“放”生?找对象、谈恋爱,要不要验一验基因?找工作, 是不是也要查一查?这些问题无一不指向人的内心从一定程度上讲,个人的一部 分命运是由基因决定的。如 何面对基因发现?怎样才是“人道”的生活方式? 平等是人类社会的追求,它表现在对每一个人的权利的尊重与歧视的反对。从根本上讲,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他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什么样的信仰、来自哪个民族、有什么样的肤色,操什么样的语言和──拥有什么样的基因,这是人道的起点,是文明的标志,是人类存…  相似文献   

2.
“你”是谁?当古希腊的哲人们争论“始基”、“自然”时,苏格拉底就提出:“认识你自己”!“你自己”──“你”,无疑是指“人”(“个人”、“众人”、“人类”)。那么,哲学要揭示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你”?一、超越“死亡”:哲学的“人文”指向“你”的“本质”问题,是与“死亡”问题密切相关的。“你”即使作为生活中的“同一个人”,也具有三种“不同”的“意义”:就“自然时限性”言,“你”是“必死”的人(“必死”表征“你”的“时限性”);就“社会时代性”言,“你”是“会(懂得──怎样去)死”的人(“会死”表…  相似文献   

3.
用力不竭力     
吕清明 《党政论坛》2012,(16):14-14
一天,齐桓公向手下的大艇管仲炫耀:“你看我这马车怎么样?” 管仲说:“马车不错。” 齐桓公说:“不仅马车不错,我这驾车的车夫也是齐国最好的。” 管仲问那个车夫:“既然主公说你是最好的车夫.你的驾车经验是什么?”车夫说:“我驾车的经验是让每一匹马竭尽全力来拉车,谁都不偷懒。把全部的力量用在拉车这件事上。”  相似文献   

4.
汪金友 《民主》2012,(3):52-52
当年的雷锋,曾经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0,(52)
“水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 我国 1992年开始实施的“水稻基因组计划”研究,包括三大内容:水稻基因组遗传图的构建,物理图的构建和 DNA顺序的测定。经过 5年的努力, 1997年初已成功构建水稻物理图,这是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水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将对农业遗传育种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已知在水稻上有 565个遗传分子标记,其中有近 100个标记在大麦、小麦、燕麦、高粱、玉米、甘蔗等六种主要作物的基因中是通用的,可以根据上述作物的遗传信息,在已建成的水稻基因组物理图上帮助获得相应基因,也可根据水稻的遗传基因来帮…  相似文献   

6.
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将有一份详细描述自身的基因组图。该图记录着自己生命的全部奥秘和隐私。这个“说明书”由谁保管?如何保管?“书”中的天机怎样才能不被泄露?就像一个人不愿赤身露体走 在大街上一样,未来,人们 更不愿意将包含自己个人隐私的基因信息公之于众。用法律的手段保护个人的基因信息,进一步实现保护个人隐私的目的,这是随着基因研究越来越深入而面临的极现实的问题。 科学家预测,不久的将来,人们将看到一份描述人类自身的说明书,它是一本完整地讲述人体构造和运转情况的指南,届时危害人类健康的5000多种遗传…  相似文献   

7.
立此存照     
近来,在处理和解决非法组织“法轮功”,揭露和批判李洪志的歪理邪说中,人们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如此荒谬而混乱的东西,何以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蒙骗了那么多的人?其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共产党员以及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也受骗上当?这实在是发人深思的!李洪志及其所谓的“法轮大法”,宣扬“末世论”,宣称人类即将面临“毁灭”,怎么办?只有他李洪志这个唯一的“救世主”,以他的拯救人类的“唯一大法”──“法轮大法”,度你上天,不再是地球上的“常人”,度你到“天国”去,成“天人”,为此你就必须坚持修炼“法…  相似文献   

8.
《行政与法制》2000,(9):32-32
刘银良在《法学》2000年第6期撰文论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带来的法律问题。1.如何保护人类基因组计划成果的问题。这涉及到DNA序列的可专利性问题、DNA数据库的保护问题等。2.基于基因缺陷而造成的“遗传歧视”(亦称“基因歧视”)问题。这涉及到如何制止劳动单位(雇主)或保险公司因某些基因缺陷而拒绝雇佣此缺陷基因携带者或拒绝为之提供保险的问题。3.与上述遗传歧视有关,对缺陷基因的遗传普查和相应的基因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位英国资深科学家表示,人类遗传基因研究上的突破将带来的医学上的重大进步,可使未来人类的寿命很快就比目前增加一倍,并有活到1200岁的潜力,人类将“长命千岁”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是否真的 可以设计出十全十美的婴 儿?人类是否真的可以活到1200岁?人类是否真的会长生不老免受死亡之苦?随着人类基因密码的破译,对这些普遍关心的问题的讨论将会更加热烈。 设计组装十全十美的婴儿,绝不是像焊接水管那么简单,把基因DNA片段连接起来就行。这是因为,人的基因活动及其表达直至形态性状的形成是极其复杂的,人类目前破译…  相似文献   

10.
基因武器超级热毒毁灭全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专家认为,发展基因武器可能产生一些人类在已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对付的致病微生物,从而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基础 上,用人为的方法,按照军事 上的需要,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复制大量致病微生物的遗传基因,并制成生物战所用的制剂将其放入施放装置内,就构成了基因武器。 由于每一种基因就像一把特制的锁,只有研制者才知道它的遗传密码,对方是很难窥破其秘密并加以控制和防治的,这使得基因武器比其它武器具有更好的保密性。一旦使用,有可能使对方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有人声称,只需20克超级热毒基因武…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做实事求是?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①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以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看,是从实践中来,从“实事”中来,从“实事”中“求”出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公式,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公式看成为“实事──求是──再实事──再求是”。客观实际、客观“实事”,是人们一切认识(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认识)的来源。依据客观实际和“实事”,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才能“求…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08,(4):18-18
人类似乎已征服了整个地球。但地球上还有未受人类影响的地方吗?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我们仍能找到这样的地方。可是,再过许多年,这些“最后的地方”还会存在吗?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企业的文比建设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这就是要学会认识我们企业的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文化?这种文化与企业的发展适应不适应?也许有人觉得可笑,我们天天在讲文化、建设文化,难道还不知道我们企业是一种什么文化?其实,这完全是两回事。记得有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c正因为你对自己的企业太熟悉,对自己企业中的管理方式,以及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东西习以为常、司空见惯,所以你很可能会不以为然,忽略了其文化的内涵,认识不到对企业发展真正起作用的原来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3,(6):5-5
我们天天骂既得利益,既得利益者到底是谁?记:我记得在2012年9月召开的第二次莫干山会议上,你一直在提问参会者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天天骂既得利益,既得利益者到底是谁?”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1,(4):31-31
你的性格会要你的命吗?抑或会令你延年益寿?你的性格会使你得心脏病还是让你常葆健康?会使你成为医院的常客还是远离医院?心理学家说,性格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健康状况。《哈佛精神卫生通讯》的主编迈克尔-米勒说:“世间万事都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16.
让21世纪的“地球村”更繁荣周锡生记者:21世纪即将来临,您作为联合国秘书长,对当今世界有什么感想,对联合国在下个世纪的作用和职责有什么看法?安南:在我看来,当今国际生活中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特点,即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以某种方式参与国际生活。人类越...  相似文献   

17.
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曹钢一、解放思想永远没有完结,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解放”重点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灵魂,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认识前提。一般地说,解放思想即是人类不断地冲破旧的僵化认识,接受新事物...  相似文献   

18.
朋友,如果让你自由选择的话,你将选择那一种职业?对此,1996年中国青年报曾在年轻人当中进行一次社会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自己正在从事的职业,而把钟情的目光投向了银行、海关、税务等职业上。这个答案实在让人吃惊。因为那些被列入“不受欢迎行列”的职业中,有太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甚至与我们生命攸息相关比如说,当你坐上公共汽车时,你可能会情不自禁地想,司机会不会就是“不爱本行”族中的一员呢?这么一想,你就会不由自主捏了一把汗,你的性命就在他的手上啊,你只能祈祷他对方向盘不至于深恶痛绝了。又比如…  相似文献   

19.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重大发现,都给人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双重影响: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文明的大交流,但与之相伴随的,却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300年逍遥而又野蛮的海外殖民史。科学大发现拉响了产业革命的汽笛,而与之相伴而生的资本,却是“每个毛孔都沾满了鲜血”。而新一轮的基因大发现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基因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人类乃至各种生物基因的分析、破解、仿造、改换等手段,使人更深入地了解、改造甚至控制生命;另一方面,未来的基因杀手可能仅依靠几个试管,就可以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 历史证明,人类可以因为科技的…  相似文献   

20.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首先应该是对人与自然本身的认识。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大自然的产儿。这一点边古人都知道,如荀子就宣称“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合而万物生”,现代科学更迸一步从生物送化的角度以无可辨驳的事实进行了严密的科学论证。大自然母亲之于人类真可以说是功德元量。马克思在阐述人与自然关系时,就首先明确肯定: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恩格斯更形象地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恩格斯,《自然辨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