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生之路总是蜿蜒曲折,漫长的旅途中总会遇到坑坑洼洼,坎坷崎岖,或明或暗,迷茫混沌。在必经的途中为自己点亮一盏灯,或者为别人点亮一盏灯,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不会让人迷失方向。可是你见过一个盲人为自己点亮一盏灯吗?有一个禅理小故事,说一个苦行僧四处寻佛,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遇到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手里提  相似文献   

2.
我曾经纠结于一个问题,一盏灯对于一个眼盲者的意义,或者说,一个看不见任何事物的人,是否还需要一盏灯的陪伴?母亲眼盲许久,可是每天傍晚,她还是习惯性地打开了灯。有一次我和她聊起这个话题,看不见东西,点灯不点灯还有啥区别吗?母亲说,这灯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你们点亮的啊!让你们知道,我在这屋子里还活着,不然,连灯都不点亮,和死人还有啥区别了。  相似文献   

3.
暖心的灯笼     
《党建》2017,(7)
正外公念过几年私塾。私塾开学时,学生们要各自带一盏灯笼到学校,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这种习俗称为"开灯"。外公一边扎制灯笼,一边给我和表弟表妹们讲"开灯"的故事。每年春节前,外公都要给孩子们扎制新灯笼。只见他先是将竹片划开,剥出细细的竹篾,浸泡在水里备用,然后  相似文献   

4.
<正>傍晚时分,从之江大地点亮的第一盏灯起,光明渐次蔓延—华灯初上,霓光璀璨,明亮的灯带仿若纵横交错的脉搏,连接城市和村落,串起街头和巷陌,夜晚跃然而动,鲜活起来。你知道吗?在这万家灯火背后,有这么一支默默坚守的青春力量,他们是保电运维的先锋队,也是电力科创的生力军;他们奋斗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也守护在每一盏灯背后,将光明送至千家万户—他们就是国网浙江电力青年。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青团》2023,(10):49-50
<正>在二院“青马工程”第二期培训班结业暨第三期培训班启动仪式上,随着40名老学员顺利结业,又有39名新学员开班,他们即将开启一段崭新的学习之路。“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在集团公司团委的指导下,二院自2020年正式启动实施“青马工程”以来,累计为二院645名青年“铸魂”“补钙”,为二院高质量发展“赋能”。  相似文献   

6.
《求贤》2012,(11):44-44
职场形象顾问,是指专门负责为职场白领、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没计形象的一类人。作为职场文化的一部分,职场形象受到中国年轻白领的重视,职场形象顾问开始走红。  相似文献   

7.
小事精做     
孙誉 《当代工人》2012,(5):21-21
今天的社会中,并不存在完全稳定可靠的工作,大多数人都处于患得患失、害怕失业的恐慌之中。面对职场不确定性,最经济的办法是拥有一份保险。可真正的职场保险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农八师石总场四分场三连职工保玉成,去年通过总场举办职工培训班学习,以优异成绩拿到绿色证书。今年他把学到的科技知识用于生产实践中,使他种植的106亩棉花夺得高产,单产达到385公斤,成为石总场植棉高产状元。通过培训班学习就象点亮了他心里一盏灯。今年他按照学到的科技知识,每亩全层施肥30公斤,耙地前施用灭草剂,采用滴灌新技术,选用连队从总场种子站推广的293新品系。他在田  相似文献   

9.
<正>在漆黑的夜里,为迷途者点亮一盏灯,这灯光微而不弱,足以驱散黑暗,温暖心灵——这是沂水县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官孙红的"信条"。作为该院"青少年维权岗"的主要成员,孙红把尽可能多的青春热忱投入到自己钟爱的检察工作中,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中照亮迷途青少年返程的路。"山东省优秀女检察官"、"山东省优秀公诉人"、"临沂市执法工作标兵"、"沂水县十大杰出青年"……在孙红看来,她所获得的这些荣誉,都不如走出黑暗、重获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0,(23):113-113
一位职场新人的提问:作为一个参加工作不久的职场新人,我觉得在工作上出现点儿失误,被前辈和同事批评是很正常的。可我慢慢地发现,不管我做得好坏对错,总是少不了受气。就因为我是新人,每次最苦最累的活儿总是落在我头上。经常是连跑好几趟才做成一笔业务,可最后,功劳全被给我派活儿的前辈抢了去。我真想不通,这职场新人为何如此难做?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2,(13):114-116
【求助记录】每个人的自身条件或许会有很大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不可避免地要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而我,现在正面临着这一转变。怎样使自己的转变更顺利一些、使自己的职场性格更完善一些,是我正急于谋划的,特请“三T公司”的职场顾问予以帮助。  相似文献   

12.
安同澍 《求贤》2011,(9):27-27
职场如战场.如何在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职场中应对自如,力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籍。我认为做到“一活三稳”.立身职场便不会有大的闪失。  相似文献   

13.
《党建文汇》2013,(10):57-57
据调查.职场中有近六成人很“一闭”。他们不合群,喜欢独来独往;懒于表达,与同事无话可说。他们的冷淡会影响团队士气.沟通不畅会降低工作效率,更不利于个人的职场发展。职场自闭通常有4种原因,各有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小红是江津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也是一位平凡的母亲。18年来,她用如山母爱,点亮了脑瘫儿子的生命之灯。  相似文献   

15.
赵璐 《求贤》2008,(1):40-40
一边是前往深圳发展的大好机会,一边是眼看就要到手的年终红包,该如何取舍?近几日,机械工程师吴先生有点为难,最终,他还是决定放弃“钱途”奔“前途”。在绝大多数职场人眼中,眼下跳槽是一年中最为尴尬的时候,与吴先生类似状况的为数不少,而目前某大型人力资源机构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半职场人愿为工作良机割舍年终红包。  相似文献   

16.
论理想     
理想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盏灯,只要这盏灯亮着,即使脚下的道路多么崎岖坎坷,生活的方向都不会迷失;即使最终没有走到理想的彼岸就倒在途中,你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因为你留在地上的脚印成为后人的路标。在万马齐喑的年代里,面对西方列强瓜分豆剖、满清帝国丧权辱国的残破局面,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理想,就像风雨飘摇的暗夜中的一盏灯塔,照亮了多少苦闷而不甘于沉沦的志士仁人。在这面理想的旗帜召唤下,有志报国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一起,最终形成了一股冲毁几千年封建统治大厦的历史洪流。在“长夜难明…  相似文献   

17.
《当代党员》2013,(7):8-8
“解放初期,经常能看到乡里的干部到村里来。那些年.这些自带粮票的干部,跟我们农民吃的是一锅饭,点的是一盏灯,说的是同样的话。”在江津区燕坝村生活了70多年的彭正峰,对乡镇干部很有感情,!可不晓得为啥子,这些年来,难得看到他们的身影了。”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13):113-114
【求助记录】本人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总算谋到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以后职场的路该如何走,如何应对竞争、做好职业规划,是我当前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请“三T公司”的职场专家予以指教!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4,(5):114-115
有位朋友倾诉:职场压力越来越大,心情变得很坏——有时萎靡不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有时乱发脾气,看什么都不顺眼。很显然,这是职场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三T公司”特约心理专家提供八个妙招,教各位职场朋友——  相似文献   

20.
“是你像清凉的山泉,滋润着干涸的荒原/是你像辛勤的园丁,唤醒沉睡的心灵/是你用爱点燃了一盏灯,为我照亮了生命的旅程……”这是2006年8月5日在内乡县看守所举办的一场在押服刑人员演讲会上,一名即将出狱的16岁少年犯深情朗诵着的在狱中写的一首诗——《致女法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