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斗争中所揭示的情况显示,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增加,同他人的指使、教唆有很大关系.隐藏在社会各个角落里的一些成年不法分子,慑于“严打”的巨大威力,自己不敢肆无忌惮地公开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便将魔爪伸向青少年,通过收买、命令、请求、劝说、利诱等方式,来毒害青少年,威逼、唆使青少年去违法犯罪,这些教唆犯的恶劣作用千万不可低估.当然也必须指出,在一定程度上,青少年本身也可能成为腐蚀、毒害、教唆者,下面的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从小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中,家庭的娇贵、溺爱使得一些青少年养成了自以为是、专横拔扈的性格,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特别是受到(或可能受到)父母的责备和处罚时,就采取了离家出走的极端做法,以此脱离父母亲的监护,公开反抗父母亲的管理和教育.这种做法不仅完全错误,而且非常有危害性.小小年纪单身一人走上社会,首先基本的生活就会发生困难,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没有食物吃,没有场所睡,更谈不上学习文化知识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不顾一切,铤而走险;如果这时候有不怀好意的人来主动“关心”离家出走的青少年,他们就会感思不尽,唯命是从,甚至可以跟他一起干坏事来报答这种“关心”.所以,青少年离家出走是非常危险的,不仅损害身体和心理,而且腐蚀毒害思想和行为,有人将青少年离家出走视为陷入犯罪的边缘,看来一点也不过分.  相似文献   

3.
对上海市区闲散青少年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上海市区37个街道的调查表明,目前在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各种不良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侵蚀和危害特别突出,建议必须高度重视对闲散青少年的工作,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各社会团体的参与作用,落实过渡性的职业培训措施,对闲散青少年的工作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以网络检索而得的10个青少年杀亲个案为主要资料,通过对个案的分析,发现青少年杀亲存在着的一些共性的特征,诸如,杀亲诱因主要是解除压力和寻求亲情,杀亲方式主要是投毒等.同时,从自我角色的冲突、社会联系的断裂、家庭教育的缺陷以及社会不良文化的熏陶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青少年亲杀的原因,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四个可行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贯彻江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我们余姚市公安局办公室会同团市委集中两个月时间开展了社会不良文化对青少年影响的调研,现将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当前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着力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着力点"在于加大学校的法制教育比重,注意营造和谐家庭、建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群防群治网络,做好不良青少年的帮教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段时期以来,学校周边环境不佳和校园内部不安全因素增多,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学生及其父母反映,不良文化不仅围绕校园和冲击着校园净土,严重腐蚀和毒害了祖国的花朵,突出反映在中小学和大学校园周边开设了许多歌舞厅、网吧、按摩室、发廊等场所,使得一部分学生沉湎其中,干扰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从事“三陪”等色情活动;同时, 在新闻媒介上也不断披露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实施侵害学生的恶性暴力案件以及学生之间发生的人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多元价值体系的构建,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相互叠加,导致青少年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以新的理念和视角加强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教育服务和管理,开展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教育、服务和管理问题研究,探索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有效教育、服务和管理模式,以创新的理念和视角对青少年群体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产生机制及应对策略做出分析和探讨,已成为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以社会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主要特征、形成原因和预防矫正的方法,从创新社会管理的视角提出了针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开展教育服务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打开了长期封闭的国门,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一些腐败丑恶现象也趁机沉渣泛起,死灰复起,毒品犯罪现象又象幽灵般地在游荡.80年代初,广东的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开始遭到“白色死亡”的渗透.少数国际毒品犯罪分子企图趁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之机,把毒品非法带进我国,然后走私偷运往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牟图巨额暴利.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出现了贩毒、吸毒合为一体,以贩养吸的恶性循环,其时已出现了青少年受毒害的现象.1988年至1990年广东破获的毒品案已相当于前8年的总和,而查获的吸毒人数也成倍增长,1989年比1988年上升了5.7倍,1990年比1989年上升了7.1倍,其中的70%为青少年.而局部地区更为严重,如其时的宝安县沙井镇,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占当地吸毒人员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香港回归祖国,党的十五大召开,1997年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发展的大背景下更令世人瞩目.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回顾历史,我们的祖国在“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更加繁荣昌盛.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总结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因此,1997年,将是我国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飞的一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青少年的素质培养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的百年大计,跨世纪的时代需要具有跨世纪素质的青少年,青少年的素质培养应该是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应该引起全党、全社会的关注.万事人为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转型期,认识和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这一课题,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关系现实大局和未来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强对青少年预防工作的认识,不断建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社会体系,从战略和策略等方面系统地去应对.  相似文献   

12.
推进:跨世纪青少年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宏观体制上的协调和创新,又要在微观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得到切实的贯彻和体现.社区是最基础层面的社会单元,这一个个地域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青少年保护的进步.社区青少年保护就是通过治安管理、综合治理、环境卫生、发展社区教育和文化,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居住安定放心,环境优美舒心,生活方便称心,文化娱乐欢心的健康成长的生活家园.同时,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说,这是一项倡导和培养青少年社会化参与的自觉主动精神,自助互助精神的实践运动,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13.
论析黑社会性质犯罪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日益猖獗,带黑社会性质的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新趋势。本文阐述了黑社会性质组织影响腐蚀青少年的基本态势和发展特点,分析了青少年群体易被影响腐蚀的原因,并就如何预防黑社会性质组织腐蚀青少年及如何预防青少年涉黑犯罪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面向21世纪,中国要更好地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减少青少年犯罪,其根本措施和最有效的方法是:下决心从整体上提高青少年的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的少年处遇制度存在结构性缺陷,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进而对罪错青少年进行有效矫治。香港地区的少年处遇制度在立法模式和制度的种类和执行方法上都对于我国少年处遇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大陆地区可以学习香港在少年处遇工作中的经验,对少年处遇制度作出完善,以更好地达到对罪错青少年实施矫治,帮助其改正自身不良习性,重新回归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社区青少年问题,就必须首先对其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本文将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就学、缺少监管的16至25周岁的青少年界定为社区青少年,并且分析了社区青少年的年龄因素、教育因素、就业因素和家庭因素,提出了社区青少年的年龄因素加上“失学、失业、失管”这三大因素,构成了社区青少年与其他同龄青少年的显著区别。同时认为,现在使用的社区青少年的名称比较客观地描述了目标群体,符合对象的特征,并能反应出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思路和导向,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以社区青少年取代原来的社会青年、闲散青少年、问题青少年或不良青少年,并不单单是称谓的变化,而是具有更加重要的进步意义,主要是社区青少年的名称适应了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的趋势,有利于加强社区对社区青少年的社会管理和控制,突出了社区对这部分特殊青少年的服务功能以及有利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青少年犯罪已然成为扰乱社会秩序,破坏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通过个案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虽然导致青少年犯罪的表面原因为家庭环境恶劣、学校监管滞后和社会风气不良,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矛盾与冲突。青少年犯罪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病",只有紧密结合社会现状,从家庭、学校、法律三方面寻求对策,才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8.
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社会稳定,上海的前途,也关系到民族振兴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我们人大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我们法工委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关于“要根据《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的精神,充分运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我区青少年创造健康成长的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涉网现象较为普遍.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网吧经营管理混乱,客观上为部分青少年不良交友提供了机会和场所;部分学生认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往往在上网后沉迷其中,难以自拔,因过度迷恋其中就会影响学业.社会各方应协同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就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的现象进行研究,有利于全面了解当前青少年动态,对未成年人上网出现的问题及时治理.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随着年龄不断增长,生理上发生变化,体力和智力也有进一步发展,独立自主要求逐渐增强,开始有了交往的要求,特别是一些品学不良的青少年,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在学校里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又不愿与其来往,因此他们显得非常孤立,对人际交往的欲望也就格外强烈.这时候,他们的交友范围往往向外扩展,到社会上去寻找友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