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规制行政垄断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攻坚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转型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文章首先对行政垄断的概念内涵进行梳理,认为行政垄断是行政主体(不含中央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实施的限制市场竞争的非法状态和行为。在此基础上,运用跨学科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对我国的行政垄断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是邮发行政垄断的三大主因,其中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是行政垄断行政的根本原因。文章认为对行政垄断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必须加强对行政垄断的法律制度约束,健全反行政垄断的法律体系;必须切实提高行政垄断行为法律成本,建立行政垄断责任追究机制;必须设立独立性的权威执法监管部门,完善行政垄断审查救济制度;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梯度化行政垄断规制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然而,由于改革不彻底等因素,计划经济时期残留的政府滥用行政权力不正当地干预经济生活的行政垄断行为仍然大量存在,如何对行政垄断进行法律规制,成为中国法治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行政垄断的这种局面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行政性垄断作为部分市场经济或经济转轨国家的一种垄断现象,其危害性日益严重,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新的表现形式。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讨论行政垄断的内涵,明确行政垄断的概念。进而提出了行政垄断的构成三要件,并具体阐述了我国目前存在的突出表现形式。挖掘其形成原因,结合目前我国对行政垄断的相关规定,对如何规制行政垄断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五项具体的规制措施,以期求对行政垄断的规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4.
关于反行政垄断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行政与法》2004,(6):52-55
行政垄断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必须通过立法加以规制。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在实施主体、行为属性、法律责任、救济方式上存在诸多差异,不宜在反垄断法中进行规制,否则会使我国的反垄断法失去经济法的本质,难以与世界接轨。应构建以专门的行政法性质的《反行政垄断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体系规制行政垄断。  相似文献   

5.
行政垄断的法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桦  殷继国 《法学评论》2004,22(5):69-74
行政垄断是我国现阶段最严重的垄断形式 ,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进路 ,对行政垄断的产生、运行以及规制的法律规范进行经济学分析 ,分别得出了行政垄断的产生是行政权力交易的结果、行政垄断的运行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以及行政垄断规制法的行政法属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福利腐败"已经成为一些垄断行业中习以为常并且根深蒂固的现象,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名词,在本质上,"福利腐败"就是行政垄断衍生出的中国式的行业福利腐败,其对社会产生众多的危害和影响,必须对其予以规制,而治理垄断行业"福利腐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铲除垄断。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行政垄断的成因和特征的基础上,对于行政垄断在实际中和立法上的问题不足予以完善建议,为今后我国行政垄断在法律规制等方面提供借鉴。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学界关于行政垄断这一概念进行分析和归纳,然后根据其构成要件提出行政垄断的综合性概念。第二部分通过归纳总结行政垄断形成的原因,为文章后面的垄断法律规制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通过我国当前关于反垄断立法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完善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攀 《法制与社会》2010,(11):259-260
历时十三载而终获通过的《反垄断法》必将对中国的反垄断事业产生深远影响。反垄断,既要反经济垄断,又要反行政垄断,而后者对当下的中国,更具紧迫感和现实意义。虽然该法对不正当的行政垄断进行了必要的规制,然而,我们不无遗憾的看到,在行政垄断的适用范围、法律责任、相关机构设置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亟需完善。  相似文献   

9.
反行政垄断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檬檬 《河北法学》2004,22(10):123-126
在我国行政垄断的危害性甚于经济垄断。行政垄断的负效应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直接影响着我国作为WTO成员方义务的履行效果。对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行政垄断的现状、成因、危害和规制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对如何制定反垄断法,以有效规制行政垄断等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陈辉 《法制与社会》2010,(25):111-112
行政垄断是因国家行政权力的滥用,而造成限制竞争、排斥竞争的一种垄断现象。行政垄断因其发生的原因,其危害甚于其他垄断行为。故此,行政垄断受到各国反垄断法的禁止。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更是专章规制行政垄断。虽然《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作出了规制,但是呈现手段单一,内容模糊等不足。欧美和日本的反垄断法有较为成熟多样的规制方法。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行政垄断的学理研究并结合欧美、日本等国的反垄断法的规定,简单要地阐述关于规制我国行政垄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潘爱国 《行政与法》2014,(10):91-96
行政合同兼有行政性与合意性的特征,其拓展了行政管理手段,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行政目的及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具有控制行政权力、减少和避免行政纠纷的功能.因此,行政合同既要适用行政法,又要适用民法.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对行政合同适用不同的救济方式.在我国,行政诉讼救济途径是行政合同救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推动全面改革的突破口,是本轮行政改革的关节点。目前,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着的一些观念性、体制性以及法律政策方面的问题,制约着改革的进程。因此,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在宏观层面激发市场和企业活力为终极目标,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建立系统的简政放权工作体系,以实现下放行政审批权力的顺利承接。  相似文献   

13.
新视野,大思考——新公共管理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发源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在对西方各国政府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为其他国家行政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本文透过新公共管理的视野,以借鉴、反思的角度,分析了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章志远 《现代法学》2005,27(4):79-86
受具体国情的影响,各国立法有关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的设置存在较大差别,并在总体上呈现出三种各具特色的模式;同时,公民权利有效救济的基准、司法与行政比较优势的发挥以及司法最终原则的贯彻也是各国制度演进所表现出的共性规律。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的设置缺乏统一标准,既无助于行政纠纷的及时化解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甚至还会引发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相互侵蚀。应当在借鉴域外模式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取消行政复议终局型、重新设定行政复议前置型、严格限定迳行起诉型并大力推行自由选择型。  相似文献   

15.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克稳 《法学研究》2014,36(2):3-19
我国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发端于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这种原本作为资源配置手段、以消灭市场、竞争和自由为目的的审批制度,与新经济体制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与碰撞。自本世纪初,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历经十多年,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以审批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管理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被撼动。面对巨大的困难和阻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多方面制度的合力推动,需要有效的法律规制。规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保障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与执行,与规范性文件的修订与废止相结合,实现行政管理立法的创新,从法律上切断审批权力与利益的联结,以立法推动国有企业逐步退出竞争性的行业和领域。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了自己的外部行政法制监督制度,不过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外部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相比。我国外部行政法制监督制度仍然存在导致监督不力的诸多漏洞。为了完善我国外部行政法制监督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大胆借鉴吸收美国的经验教训,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比较行政协助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麟 《法律科学》2005,23(5):76-81
行政协助制度是许多国家或地区行政程序立法中的一项着墨重点,究其原因,与行政协助可以克服科层制固有的官僚弊病,提高行政效率,充分发挥政府一体的机能有着密切关系。行政协助制度包含许多内容。我国正在进行的行政程序立法也将行政协助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但如何作出完善、合理的规定,还应当充分研究、借鉴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惩戒处分的救济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一涛 《行政与法》2004,(11):44-46,48
公务员对惩戒处分应有充分而适当的救济途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代表了公务员法治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公务员人权的保障。我国的公务员法制欠缺相关的规定,并且即便是有规定而在实践中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借鉴公务员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的做法,整合现行的申诉、申请复核制度,允许受惩戒公务员提起行政诉讼,并赋予相应的实体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19.
曹琼 《行政与法》2004,(8):85-88
我国的自然垄断行业有着不同于西方自然垄断的特点,那就是我国的的自然垄断行业是与行政垄断交织在一起的,因此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种行政行为。既然是一种行政行为,就应当符合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文章主要从分析自然垄断的政府规制的方式入手,指出了现有几种规制方式的不足之处,并根据WTO的要求,指出我国对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规制应当进行改革,包括进行国有化改革、积极引入激励性规制机制、扩大社会团体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20.
鲁世平 《政法学刊》2009,26(3):74-7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环境立法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环境法律体系。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是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合宪性原则。同时,已经建立起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监督,各级政府负责实施,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实施监督管理的环境管理体制。但应该指出的是,中国的环境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