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邓小平对苏联经济模式逐步认识和逐步否定的过程。经历了五十年代的学习苏联,认识苏联模式;八十年代对苏联经济模式的突破和否定;直至九十年代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几个阶段,也是一个由“破”到“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声音     
<正>"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12月1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相似文献   

3.
邢和明 《世纪桥》2004,(5):31-3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苏联模式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失误都同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4.
略论合作化初期党对农业问题的三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农业问题的三点认识,既有来自苏联的影响,也有自己的总结,这些认识成为党加快推行农业合作化的理论前提和基点.重新审视和正确评价当时的认识,对于我们今天准确把握"三农"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以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理论为基础,基于政党存在论意义的视角,从政党的政治主张、行动纲领、组织机构等三个维度对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进行再分析。经过研究发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包括"形式意义标志"和"存在论意义标志"。其中,"形式意义标志"即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存在论意义标志"是1920年8月上海党组织的成立。  相似文献   

6.
<正>一、向苏联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历来的信念"向苏联学习,借鉴苏联经验,争取苏联援助,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已久的信念。早在建国前夕的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就不仅明确提出了"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7.
一、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艰辛探索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的构建是以突破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开始的。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在 5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中是一个具有普遍影响的模式 ,这种经济体制模式是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 ,它不可避免地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仿效的蓝本 ,毛泽东经过深沉的理论思考和认真调查研究之后 ,到 1955年底首次提出“以苏为鉴”的问题 ,开始了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艰辛探索的历程。这一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 :取得初步成果的探索起步阶段 (1956— 1957年上半年 )。第二阶段 :正确与错…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时期苏联和共产国际对国共两党经济援助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洪 《党的文献》2007,(2):52-57
据不完全统计,在大革命期间,苏联和共产国际分别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提供了约26万卢布和1400万卢布的经济援助,二者相差悬殊.苏联和共产国际这样做,与其当时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以及中国革命形势的认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理论建设》2021,37(3)
革命是承载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革命内涵在中西语境中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认知与理解,但基于不同的时空与实践,它也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以及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阶级"与"民族"为核心的革命内涵的历史性生成;以"改革开放"为内核对革命内涵的现实性转换;"两个伟大革命"的提出对革命内涵的时代性丰富。中国共产党革命内涵的不断丰富既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也得益于对唯物史观一般规律的坚守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和政治伦理的集中体现。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政治价值观突出地体现在"严、廉、实、信、爱"等五个方面,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厚植这些党内政治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严"文化方面,致力于铁一般的纪律文化、严管干部的吏治文化;"廉"文化方面,以身作则践行艰苦朴素文化,带头管好身边人,以良好家风匡正党风政风社风;"实"文化方面,提倡讲实话、做实事、倡实风;"信"文化方面,注重信仰文化的培育,强调注重自信文化的养成;"爱"文化方面,强调共产党员要有"爱他人"的奉献精神,还要有"爱自己"的觉悟修养。  相似文献   

11.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努力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 林述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全会高屋建瓴、深谋远虑地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组织局”是效仿俄共(布)、联共(布)中央领导体制的一个产物。它在中共党内几度设置,并不等同于中央组织部,其职能范围、人员构成等相当于处理中央日常事务的工作机构,但实际上其功能未能完全发挥。中共中央组织局曾经作为党的中央领导体制的构成部分,对它的建立、发展、沿革进行梳理,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的到来,增强了党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民主政治建设、公共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方面的能力,但网络信息的急速传播对党的执政根基巩固、社会维稳和党员个体素质提升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党的执政过程趋于复杂化。在网络社会不断崛起的背景下,党的执政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面临的问题依然还有许多,当前,要进一步提升执政能力,党必须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净化网络空间和大力培育网络人才等手段,确保网络信息在提升执政能力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的进程,就是对社会力量不断进行整合的过程。从历史—现实的维度与合法性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组织基础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基础不断增强的过程。尤其是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原有的力量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这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政治思路,基本解决了这个新问题,因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乡镇政府存废的抉择置于历史的背景下考察具有可靠性和可预测性。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将推动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型,同时加剧后乡镇企业时代乡镇政府财政困难。由于乡镇企业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加之乡镇政府的职能调整并未完成,所以从财政资源配给的角度看,乡镇政府成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具有理论的可行性。这一乡镇政府转型的选择符合其历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会计准则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伦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的基础上 ,阐述了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制度和行为准则具有厚重的伦理学意义 ;并探讨了当前会计准则中的伦理意义的缺陷 ,以及将西方会计准则伦理和我国传统伦理相结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