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刘昂 《法学杂志》2016,(9):94-102
我国试点时期的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具有四个主要特点,即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被追诉人认罪认罚从轻处理、公检法司四机关联动案件办理以及以司法公正实现为基石.速裁程序是区别于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的新的程序类型,理论界与实务界对速裁程序的价值、适用范围、审理方式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争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建构应立足于我国司法实践需要,符合多元价值目标要求;应做到与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的有机衔接,形成刑事诉讼程序体系;应切实保障当事人尤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并遵循刑事诉讼规律和基本的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
德国处罚令程序作为德国刑事快速审判程序之一,处理了大量的轻微刑事案件,大幅度减轻了德国司法系统的诉讼负担,提高了诉讼效率,对完善我国速裁程序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在厘清德国处罚令程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反思我国速裁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应当增加速裁程序的书面审理模式,适当缩小速裁程序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完善值班律师制度,并且取消不合理的禁止性规定,从而充分发挥速裁程序的程序分流功能。  相似文献   

3.
按照中央部署,司法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办法》,并专门下发了《司法部关于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做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对司法行政机关参与试点工作作出部署。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试点地方司法行政机关认真落实工作部署,做好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指导律师做好速裁案件的刑事辩护工作,扎实推进改革试点,取得了成绩。  相似文献   

4.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决定》。这就意味着在原有的刑事普通程序、刑事简易程序的基础之上新增加了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本文就刑事简易程序与速裁程序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一、刑事简易程序与速裁程序的共同点(一)均体现了公正和效率并重的理念公正是司法工作的底线,一切司法程序都是为了司法公正而设计。没有了司法公正,一切都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事速裁程序适用过程须明确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速裁程序本身也是简易程序的一种,但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并没有对速裁程序的明文规定,有关速裁程序的规范化运作等一系列问题还处于司法实践的探索之中,各地法院的做法亦各有不同.人民法院推行速裁程序顺应了公民平等接近司法权利的要求,是实现司法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路径,是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相互协调的体现.规范我国民事速裁程序必须明确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范围、速裁审理的组织机构、速裁案件的审判模式、法官诉讼指挥权与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协调,对速裁程序的司法救济,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的收费标准,加强对速裁程序运作的监督与管理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胡星昊 《北方法学》2017,11(6):145-157
随着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部分违法行为将被纳入轻微犯罪,刑事案件激增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趋势。我国目前单一的简易程序无法应对刑事案件大量增多的审理需要,应当以刑事速裁程序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按照处刑命令程序的思路构建我国的刑事速裁程序,以应对犯罪圈扩大的趋势。借鉴德、日等国家或地区的成功做法,我国的速裁程序应当以书面审理为原则,但同时应当保障被告人的程序参与权和处分权。为保障该程序的有效运转,前科制度、强制措施制度、辩护制度亦应进行调整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行程之三: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和决定授权开展刑事案件速裁试点2014年6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授权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决定》.8月25日,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首度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内涵: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案件范围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被告人自愿认罪,当事人对适用法律没有争议的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盗窃、诈骗、抢夺、伤害、寻衅滋事等情节较轻,依法可能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案件,或者依法单处罚金的案件”.全国18个城市的法院将开展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保障诉讼公正、提升诉讼效率、化解"案多人少"矛盾等目的,以程序分流原理为理论根据的轻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机制应运而生。轻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对适用的案件标准和案件范围有明确的限定。为充分发挥速裁程序效用,要进行严密的程序构建,具体包括启动与回转程序、庭前准备程序、集中庭审与宣判程序、审判组织与裁决程序以及程序运行过程中应避免的风险等。在审判实践中,要把握好速裁程序与简易程序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兼容并用。  相似文献   

9.
胡图  谢澍 《犯罪研究》2016,(1):101-105
劳动教养制度的现实积弊频频见诸报端,严重损害我国民主法治的形象,阻碍我国人权事业之发展.经过多方努力,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因此,现阶段的研究重点应当从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转变到司法实务工作的应对,为"后劳动教养时代"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本文以B区司法实践的经验梳理为基础,勾勒出轻微刑事案件办理的实践样态,结合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之背景,试图描绘制度完善的理论憧憬.  相似文献   

10.
郑博 《人民检察》2017,(20):49-52
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背景下构建与刑事案件速裁程序(以下简称“速裁程序”)相配套的非羁押诉讼,是推进刑事案件办理繁简分流,实现案件办理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速裁程序作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前期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论证了速裁试点的基本语境,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现实及制度梳理,确立了变"审判分流"为"全程分流",实现普遍法律帮助,强化实质化庭审,规范认罪从宽标准,加强信息化支撑等关键环节,以此构建"全流程刑事案件速裁程序"。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法律意义上的少年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刑事犯罪案件。近年来,少年刑事案件大幅度上升,少年刑事案件的审理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少年刑事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已不能与此相适应。同时,由于少年被告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有与成年被告人不同的特点,客观上也要求在审理程序中采取一系列适合少年被告  相似文献   

13.
确立刑事案件中止审理制度的法律意义我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可以中止审理案件的各种情形,但1979年和1997年刑事诉讼法均未加以规定。从司法实践看,在刑事诉讼中确立案件中止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人民法院在审判刑事案件过程中,常常遇到被告人患有精神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不能接受审判.或者在取保候审期间下落不明等情况,致使案件既不能最后终结,又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只能暂时不定期停止诉讼活动,待引起诉讼停止的客观障碍消失后,再恢复审理。关于刑事案件中止审理的制度,外国刑事诉讼法也有立法例。如德国刑事…  相似文献   

14.
自刑事速裁程序试点以来,我国学界和实务界对是否应省略庭审程序即采用书面审理方式存在争议。在刑事一体化的理论视野下,基于与域外处罚令程序的对比,我国速裁程序目前并不具备“书面审”的条件。从实体维度来看,速裁程序所适用的案件尚未“轻微”到可以书面审理的程度,处罚令程序的案件适用范围在某种程度上是与我国治安管理处罚程序大致相当,速裁程序采用“书面审”有违比例原则。在程序维度上,速裁程序审前阶段对被追诉人的权利保障还未“充分”到足以省略庭审的程度,庭审程序在保障和核查被告人认罪认罚及程序选择的自愿性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把关”作用。当务之急乃进一步完善速裁案件的庭审程序,而非将其省略。首先,在宏观认识上应明确开庭审理对于速裁程序的意义;其次,在微观操作层面应重塑开庭审理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5.
法国民事速裁程序及其基本理论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诉讼效率,加快民事裁判的速度,法国在民事诉讼程序立法上采用了"分散性简易与速裁程序性规定"和"集中性‘紧急审理裁定’程序规定"并行的立法体例及其法律规定模式。这种立法模式的产生,不仅与其历史传统、现实需要和司法习惯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且与有关的理论思想也存在直接的关系。深入研究法国民事速裁程序制度的立法模式及其规定,对于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民事速裁程序制度的设置与完善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普通程序简易化审理的概念及其意义 普通程序简易化审理是指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范围内,对某些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在被告人认罪的前提下,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实的基础上,简化某些程序,以快速审理刑事案件,实现降低诉讼成  相似文献   

17.
关于涉外刑事案件审理程序陈建国刑事诉讼法没有涉外刑事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此作了专门规定,有利于规范这类案件的审理程序。现就下列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一、哪些是涉外刑事案件?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8.
张泽涛  崔凯 《政法论坛》2013,(5):104-111
深入系统地研究刑事案件的合并与分案审理,既对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对刑事司法实践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合并与分案审理实际上是诉讼效率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取舍,体现了一国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精密程度。刑事诉讼法对合并与分案审理没有做出任何规定,司法解释对于合并与分案审理的规定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对此,应该引起学界和立法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中的自诉程序陈建国刑事诉讼法关于自诉程序的规定比较原则,10多年的审判实践提出了不少问题也积累了经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对此作了16条规定,涉及立案受理、审判、上诉审等各个环节。现就下列问...  相似文献   

20.
刘广三  李晓 《法学论坛》2016,(5):128-135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过程中,通过适用速裁程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诉讼效率,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仍存在着适用率不高、效率提升不明显、被告人权利保障不足等问题.在今后的改革中,应明确速裁程序以效率为价值追求,全程简化诉讼流程,建立强制律师帮助制度,改革审理方式,明确量刑优惠幅度,原则上实行一审终审,进而完善速裁程序,使其成为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之外的第三种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