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思想之间的历史传承不单单表现为若干理论要素的前后相继,更主要地体现在理论主题、理论取向、理论追求等方面的彼此衔接.在"如何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题下,科学发展观提出,所谓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现代化.在探索自主发展模式的取向上,科学发展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选择.在寻求发展规律的理论追求中,科学发展观拓展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外延、深化了其内涵,并系统提出了科学的发展方法论.正是在这些方面,科学发展观完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发展思想的当代创新,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世界现代化落伍者、后来者到中国现代化引领者、推动者,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题和战略考量。40年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成功经验,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解决了后发外源型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困扰,回答了"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所谓"飞跃"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表现在很多方面。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原创性贡献表现在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决定性因素,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锻造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等重大理论问题,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相互规定、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4.
十九大是在一个过渡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这个过渡阶段,中国共产党即将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为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并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目标和思想作了重要的新阐释,这种阐释对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考察十九大报告中有关于现代化思想的一些新阐释,有助于我们理解下一阶段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理论。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新论断,标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类文明发展史册上新的历史方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之一。经过百余年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成功走出了一条通往现代化强国的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艰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始终坚持理论创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7.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一以贯之的探索中,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中国开始了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然而"屡探屡败"。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现代化才看到了曙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在其过程中虽然中国社会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因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国内生产总值强劲增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成就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而取得的。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赋予了新的内容,开辟了人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制度现代化、生态现代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基于中国近代被欺辱、被压迫的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结合中国当前发展的实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立场、观点和方法而提出的。"中国梦"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理想观念,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行了本土化解读,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理论创新,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理论自觉与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10.
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性认识,经由革命建设实践的确证完成了由理论自发到理论自觉的彻底蜕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经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确证完成了理论自觉的接续提升,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通过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完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确证树立起坚定的理论自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围绕"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践勇气,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从"高度民主、高度文明"演进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对新时期各个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加以分析研究,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形成过程,最初可追溯到"中国特色",以后又依次经过"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后演变成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既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历程的理论总结,又是一系列慨念演变的逻辑必然,还是党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概念总结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和发展,是由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共同构建的一个具有内在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精神和实质,进一步增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与自觉,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集聚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最大成果。新时代顺利推进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理论创新必须走在前面。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社会主义。我们所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中国条件下摆脱落后状况、实现现代化所必经的阶段,而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社会主义的任何阶段。我们要紧紧把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强化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基本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联结,理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并为制度的长远发展与基本国策的长期适用提供明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长平 《新长征》2009,(10):8-10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揭开序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始开辟,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邓小平理论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推进中国现代化事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为指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不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简单重复,而是围绕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基本问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提炼出来的科学理论,是在继承发展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对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现代化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中的现代化理论的整合创新,从纵向看具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特征,从横向看,具有时代性、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人民性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从客观实际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正确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是应急管理实践发展的思想先导,是加强应急管理的强大精神动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应急管理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我国应急管理制度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同时,应急管理实践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潘妍妍 《理论学刊》2020,(5):102-110
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需要守正创新的理论指导和求真务实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内核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是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扬弃;其理论创新继承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学习与发展,并对西方经济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借鉴吸收;其实践创新经验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从思想溯源和实践观察的视角凝练和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开创性成就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启示,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探求经济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模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新型发展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全心全力投身"中国模式"建设,是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