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马克思自由概念作出了新的阐释。从卢卡奇、葛兰西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到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再到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领导权理论,都蕴含着马克思自由理论的思想酵素。应该指出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注重从各个维度谈论自由,但忽视了物质基础以及物质解放对自由的重大影响。因此,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由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对我们理解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然而,仍然有其局限性,需要我们回到马克思的自由理论,也就是说,需要我们站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探索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由理论的贡献及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史上,二战前后的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国阿尔都塞学派与八九十年代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可以说分别代表了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的三种类型、三个阶段。法兰克福学派极力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试图克服异化意识,恢复人的主体性。而阿尔都塞学派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则借用语言学结构主义方法,凸现社会结构,特别强调把个人"召唤"为"主体"的恰恰是意识形态的结构。将二者进行比较,从学理的角度来讲,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为当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霍耐特提出"蔑视"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去解读社会冲突的发生,在这样的框架之中去分析蔑视的三种社会关系形式。霍耐特的社会心理思想不仅帮助我们实现了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再认识,同时对于现实中的教育公平和跨文化研究等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本学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及分析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现实的模式。它是当代西方新人本主义思潮与人学化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本文立足于人本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部逻辑,在对其理论基础把握的前提下阐述了它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并指出人本学的马克思主义在根本上已经背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路线。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建构必须经历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洗礼才得以可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建构需要坚持、发展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坚持资本批判、形而上学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的统一;运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回应社会热点,增强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对社会矛盾的批判力;创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语言,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话语体系,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6.
国际关系批判理论深受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尤其是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和历史唯物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社会理论,都为以科克斯和林克莱特为代表的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的基本观点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孔刚  阎静 《党史文苑》2007,(2):61-62
国际关系批判理论深受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尤其是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和历史唯物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社会理论,都为以科克斯和林克莱特为代表的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的基本观点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生态马克思主义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主题,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目标,构建了一套有别于其他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理论形态.在学理谱系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的批判和生态危机根源的分析,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危机理论,以及生态学、系统论等学术成果,为生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点和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9.
只从哲学的社会功能层面来定位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观,还不能从根本上把握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的内在本质,容易忽视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的生存论基础,把哲学变成理论上的虚无主义。应该从生存论出发理解和阐释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观,因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观继承了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体现了对人的现实存在状态的关注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的批判。在今天,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为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哲学视野,同时也为在现实生活中彰显人的生存,实现人的价值与意义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0.
“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是法兰克福学派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体系。根据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白,这一思想就是用弗洛尹德主义关于本能结构的心理分析学说补充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结构的社会历史分析,使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综合起来以弥补二者各自的不足,还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本来面目,实现“回到马克思”、“超越马克思”,重建“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父”。实际上,他们是用弗洛伊德主义和他们的所谓“社会批判理论”来篡改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并皮之纳入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批判,它与建构论、新古典自由主义对现实只是从肯定的方面理解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现实肯定性理解中包含着否定性的理解、批判性的理解,因而这种批判使现实社会指向无限可能的未来。另一方面,它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仅仅具有否定性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纯粹、彻底地社会批判理论,是在肯定基础上的否定。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上的社会革命以"边缘"颠覆"中心"的外在批判、使边缘中心化不同,它消弥的正是"边缘"与"中心"的分别,形成社会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批判根本变革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马克恩主义”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这个学派不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攻击和歪曲,而且也给以“民主社会主义”为旗号的当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以重大影响。这个学派用以攻击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它的主要论者是号称“青年造反者精神之父”的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理论家马尔库塞和它的第二代理论家、该学派右翼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后者在1971年曾参与制定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社会改  相似文献   

13.
傅守祥 《求实》2004,(2):75-78
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文化产业的兴盛带来了许多理论话题与现实问题.本文对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作了深入的分析,阐明了英国"伯明翰学派"与后现代主义诸家在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方面所具有的反拔意义和理论突破性,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将西方文化理论"再语境化"的主张,认为适时而积极的文化批评是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还是其发展的历史,都是一部对现实的批判史,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这种批判性既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也不同于康德的批判哲学.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批判现实中揭示时代的发展趋势,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后,仍然需要通过自我批判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本身得到发展并永葆生机和活力.所以,被长期忽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本性,应在当前和即将到来的21世纪得到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15.
蒋楼 《实事求是》2012,(6):12-16
文本研究和经典著作解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范式之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蕴含的“现实批判”维度的革命观,不但实现了马克思革命观的历史性变革,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现实批判”的思想维度和“以人为根本”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不管是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还是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都具有重要的理念支撑和方法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定位就是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由一个在政治生活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变为一个在社会生活其他各领域中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其理论功能就是要在充分发扬马克思主叉批判精神的基础上,对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思潮展开理论和实践批判,进一步凸显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解释力、说服力和凝聚力,从而更能有机地整合各种社会思想:其形成路径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现、总结中国实际问题,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过程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基本方法就是要具体地、有针对性地根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层次性和人们自身差异性的特点,采取灌输和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求实》2015,(6)
晚年恩格斯确认了"马克思学派"的基本观念,构建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内在逻辑,其学术探索并非对马克思思想的重复表达,而是在新时代条件下的理论拓展。他建构的"我们的理论"是否反映马克思哲学特质,是百余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西方马克思学界从不同角度展开的论争各具价值,但都不能否认晚年恩格斯与马克思政治立场的一致性以及晚年恩格斯经典文本的独特价值。回到晚年恩格斯的文本视界,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现实功能及其历史流变,可以把握晚年恩格斯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紧贴社会现实,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中期主要代表,威廉·莱斯以剖析人与自然之间控制与服从的辩证关系为逻辑起点,以批判虚假需求理论和异化消费现象为逻辑中介,以变革现存社会框架、创设多元满足方式的社会替代环境为逻辑归宿,揭示生态危机的意识形态根源和人性根源,并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路径。莱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关于"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的论断,勾勒出从"理论—现实的人—实践"这一逻辑建构框架,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现实性与超越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其发展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现实性与超越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思想前提、现实基础与价值指向这三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16,(2)
<正>《求实》是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政治理论期刊,重点关注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注重刊登在探索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有创新思想和独到见解的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学术性和可读性,深受广大学者和读者的厚爱,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发行量稳步增长,在国内重要报刊文章复印转载率稳居全国同类刊物前列。《求实》设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党的建设与政党理论、哲学当代视野、经济理论与实践、改革与发展、民主与法治、"三农"问题研究等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