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史海威 《党政论坛》2010,(17):64-64
郑洲一瓜农无证驾车进城卖瓜被交警拦下,交警得知其上有生病的70多岁的老爹,下有两个子女正上大学,便决定以公道价格买下整车的西瓜,随后又依法对瓜农进行了处罚。瓜农虽然接罚单的手抖了一下,但还是说:“民警也是为了我好。”  相似文献   

2.
<正>郑州一瓜农无证驾车进城卖瓜被交警拦下,交警得知其上有生病的70多岁的老爹,下有两个子女正上大学,便决定以公道价格买下整车的西瓜,随后又依法对瓜农进行了处罚。瓜农虽然接罚单的手抖了一下,但还是说:"民警也是为了我好。"我以为法律执行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3.
前些时候,《人民日报》刊登了两封读者来信。一封来自湖南安化,反映当地“封建迷信活动抬头”;另一封则寄于湖北南漳,呼吁要揭穿“神汉”的骗局。同一天的《扬子晚报》报道江苏溧阳有位瓜农种了一棵南瓜,结了一个19公斤重的大南瓜。瓜大他不仅不高兴,反而忧心忡忡,“说瓜长得这么大,一定成了  相似文献   

4.
为打击手机短信诈骗犯罪,采取关闭银行柜员机的方式;为城市“脸蛋”好看,提出创建“无摊城市”,禁止瓜农“当道”卖瓜;为杜绝安全隐患,以政府“埋单”的形式砸掉境内上千条龙舟……的确,相比通过加强管理,采取各项积极措施加以解决,一禁了之的做法是容易和简单得多了,但这种以牺牲群众正常生活秩序和合法权益为代价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方式,无异于倒洗澡水连孩子一起泼掉。政府管理部门得以轻松了,老百姓心里却是沉甸甸的。因此,群众把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施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简单、粗糙的霸道作风和做法,称之为“懒政”。“懒政”的出现不外乎…  相似文献   

5.
盛夏。一个小镇的西瓜摊上,有位和尚模样的青年,捧着西瓜狼吞虎咽,过完“瓜瘾”,拂袖而去。卖瓜人紧追不舍:“钱!钱!”小青年转过身来,飞起一脚,把卖瓜人踢倒在地!嘴里还骂骂咧咧:“老子今天没钱,明天给。”“哪有这个道理?”两个农民愤愤不平。小青年“嗖”的一下从腰间掏出雪亮的水果刀:“不要命的就请上!”围观者不寒而栗。“把刀放下!”随着一声低沉有力的喊声,刀子“叭”的一下子掉在了地上。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位化险为夷的中年汉子,就是合川县涪江丝厂党支部书  相似文献   

6.
进城领稿酬,在体育馆转车,顺便逛艺文书店,也算“消费刺激生产”。店很小,可人挺多,这里卖的是新出的“旧书”,常有意料不到的好货。只是书店换了招牌,变成“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劳动服务公司书刊销售部”,实在叫不顺口。不过如今“公司”的确远比“书店”吃香,改招牌也可以理解。叫什么实际上无所谓,有好书卖就行,长衫早就送进当铺了,没那么多穷讲究?  相似文献   

7.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铃铛。三个小偷看见了,一个小偷说:“我去偷羊,叫农夫发现不了。”另一个小偷说:“我要从农夫手里把驴偷走。”第三个小偷说:“这都不难,我能把农夫身上的衣服全部偷来。”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7月1日第7版以《共产党员的本色》为题 ,报道了原中顾委常委、中共北京市委书记段君毅离休后 ,保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 ,从生活小事做起 ,处处起带头作用的事迹 ,读来十分感动。北京郊区的西瓜下来了 ,王秘书为了让首长尝尝鲜 ,特意到大兴县瓜地里买回来10个新鲜西瓜 ,被段君毅知道后 ,多次问王秘书 :你为什么跑那么远的路去买西瓜?在哪儿买的?瓜农是谁?给钱了没有?直到得到了满意回答才放下心来。一次 ,他和周秘书去辽宁瓦房店轴承厂搞调查 ,返回前 ,周秘书去结算食宿费 ,厂长告诉工作人员不收 ,说由他处理食宿费。周…  相似文献   

9.
贵刊第23期财经专栏中“严惩超载缘何苦了瓜农”一文,提出了执行  相似文献   

10.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之后,许多物品的价位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大米,70年代末只卖0.16元一斤,今天市场价是1.60元一斤,这涨幅不能说不大,其它肉类、蔬菜类、蛋类、瓜果类,也有不同程度的涨幅。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物品跌幅也很大。记得在60年代,第一次见到半导体收音机时,单管耳机的,要买60多元,而今天买一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36)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高我国人口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现状;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门槛高、就地参加升学考试难、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以及动员社会力量,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调查分析了进城务工青年的需求特征及其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提出对进城务工青年工作的重心应当由以保护、管理为主向开发他们的潜能转移 ,调动进城务工青年主体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进城民工对城市规范的认知有利于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生活环境的不同使进城民工认知城市信息(包括城市规范)的途径与进城前有较大的差异性,而进城民工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一张 《瞭望》1993,(36)
油腻吃多了的人们吃起了新鲜的西瓜宴。抄一份菜单:冷盘有怪味腰果瓜丁、瓜丝蒜泥白肉、虾油瓜丝肚片、红油瓜粒肫肝;热炒有鸡肉瓜米、瓜姜鱼柳、瓜球咕老肉和瓜条双冬,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农村城镇化和城市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本市和外省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也日益增多,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成为各级工会关注的重点。长宁区总工会在落实全国总工会“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要求,结合区内进城务工人员的实际状况,从为进城务工人员在上海期间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出发,提出了“真心诚意  相似文献   

16.
遭遇双重不平等待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春节已过,一轮新的农民进城打工潮又来临。有关专家估计,今年进城打工的农民绝不少于往年。据最新统计,到各城市打工的农民约有8800万人。农民工的蜂拥而至,在早些年曾颇遭非议,随着农民工进城所作出的贡献越来越大,城里人的非议已渐渐消失。即使尚存因流动人口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大多数人也感到对农民工进城宜疏不宜堵。然而,一些新的问题又显现出来,诸如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待遇问题、过多过滥的收费问题等等。农民工进城事关加速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他们目前在城市的生存状况,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本刊记者近日对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深圳、郑州等大城市的农民工就业状况进行了解剖。  相似文献   

17.
进城务工人员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正确认识和对待进城务工人员关系到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要从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完善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等方面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省进城民工的几个问题四川省政协学习委员会课题组一、进城民工的基本情况1.进城民工人数。所谓的“进城民工”,即是向省内外转移的农村劳动力。1995年,我省进城民工为1200万,出省650万,省内转移550万。流向省会以上城市占60%,约720万;...  相似文献   

19.
进城务工人员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工人阶级的新成员。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强化进城务工人员的职工意识,废除各类歧视性的规定和做法;必须把进城务工人员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壮大工会队伍,夯实党的阶级基础;必须创新维权机制,代表好、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陈宇海 《青年研究》2005,(10):26-33
街头务工的进城农民是进城农民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本文通过以福州市为例的实证调查,对这一群体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描述,进而对进城农民选择街头务工这种谋生方式的原因展开分析,并对转型过程中中国城市里农民的生存和就业问题做些许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