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冰 《法制博览》2015,(4):70-71
理性的刑法离不开人性的信仰、人道的弘扬、人权的保障,刑法是以规制人的行为作为其内容的,任何一种刑法规范,只有建立在对人性的科学假设的基础之上,其存在与适用才具有本质上的合理性。因此,刑法的本源性思考,必然将理论的触须伸向具有终极意义的人性问题。1刑法的一切规范都要与之相契合从而寻求最大化的正义。本文通过对刑法人性、人道、人权的解读来探索刑法的内在底蕴和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科 《法制博览》2013,(10):28-29,27
廉政账户制度从出现至今经历了推广、质疑到转型升级的发展历程。廉政账户的设立与我国刑事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的冲突。本文结合相关的刑法立法规定,对廉政账户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评析,得出廉政账户制度应该取消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人权保障与惩罚犯罪一直是刑事诉讼的核心,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法》问世激起了人们人权保障的坚强决心,在古代纠问式的诉讼模式下,人权保障成为一种奢望,随着近代人权保障的立法和实践完善,被告的人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好的尊重,但由于立法落后和制度缺位,仍需进一步加强人权保障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4.
冉小兵 《法制博览》2015,(7):99-100
亲告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我国亲告罪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允许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对社会没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但在现实中存在被害人并不希望加害人因此而获罪受刑,也许还会对被害人的个人感情、名誉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在被加害人与加害人是近亲属的情况中,还可能影响被害人个人及其其他近亲属各方面利益。因此需要参考刑法的谦抑价值对亲告罪的范围的扩大进行研究,这不仅关乎国家社会的治安管理利益,对于相关当事人的利益维护和感情保护来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三人——人性、人道、人权,乃人文学科最为根本的三个范畴,各个领域的大家学者对之莫不孜孜以求。三人之于社会科学若爱情之于人类,是一个亘古不衰的话题。人具有双重性,即自然性和社会性,自然性就是人性,社会性的基本要求就是人道,而人权乃社会性之追求。笔者以对三人之理解,对刑法理论中的三人思想进行阐述,进而检讨我国刑法中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英美法系国家有关刑事立法例的研究为基础,拟对英美法系国家刑法规定的自愿年龄线进行全面述评,以期更清晰地理解法定性承诺年龄的立法意义,从而对我国刑法理论和相关刑事立法的完善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7.
郭凯 《南风窗》2014,(7):11-11
<正>人们可能经常听到劳动力价格是不是上涨或者涨了多少的说法,久而久之,对这个词语的任何使用都渐渐习以为常,不会感到不适应。劳动力这个经济学术语在某些社会的主导话语言论中的讨论方式,正代表了一种典型的人的商品化的意识形态,它反映了某一种社会秩序最终可以通过话语暴力和意识形态的灌输,而让社会成员漠然认可。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4,(21):83-83
主流经济学——以及理性人的概念——只认识到我们的人性的一半。我们毫无疑问是受私利推动的。但我们从根本上也是社会生物。  相似文献   

9.
虐待儿童行为具有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理应被刑法所规制。但传统的虐待罪囿于主体的天然限定性,无法涵盖所有的虐待儿童行为。虽然《刑法修正案(九)》通过增设罪名的方式,延展了虐待儿童行为的主体范围,但主体范围的扩大未能充分解决虐待儿童行为的刑法适用问题。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贯通民法和刑法,应当将其作为处理虐待儿童行为的根本原则。引入民事监护权视角,有助于为虐待儿童行为的定罪与量刑提供一种全新的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性权利日益受到重视。当下中国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存在滞后与不足,有待完善。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刑法的强奸罪,猥亵儿童罪等之中,刑法修正案(九)加强了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是立法进步的表现。在依法治国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有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