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卫兵”是特殊历史阶段的特殊产物,是指“文革”初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初高中生。“红卫兵运动”的实际概念是短暂,基本上从1960年“文革”始到196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止。“红卫兵”已成为历史。作为那个特殊时期的青年,他们社会化的道路是独特的,在他们的社会政治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心态和行为。笔者试图从中窥视这些青年成长的规律。 一、角色的剧变——人格的早熟与社会化的纷扰 红卫兵是“文革”的发动者——毛泽东主席的宠儿,从实际上看,是“文革”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价值观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青年价值观演变的轨迹 (一)经验描述 第一阶段:人生价值大反思(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 社会思潮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七十年代末期中国思想领域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文化大革命”后期两个“凡是”的束缚,形成了思想解放的社会潮流,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刚从“文化大革命”思想禁锢氛围中走出来的青年,面对一个新的社会环境,在思想解放的推动下,开始了一系列的反思。这包括对红卫兵运动的反思、知识价值的反思、爱情的反思、家庭婚姻的反思、心灵伤痕的反思,最后以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3.
西方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70年代初,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正处在方兴未艾之际时,便有不少西方学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场运动,它们大多是联系“文化大革命”的教育制度、红卫兵运动等相关问题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讨论的。 1966年夏季狂飚突起的红卫兵运动曾使举世震惊。许多西方学者试图寻找这群年轻人如此狂热、过激、放肆的原因。英国学者约翰·加德纳撰有《知识青年与城乡差别(1958—1966)》,从西方观念出发,认为中国青年起而响应毛主席的“造反有理”一定有其社会根源,是在发泄对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城乡之间不平等的迅速扩大,城市的发展和稳定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等。而对青年来说,不平等主要表现在教育上。他认为“两种教育制度、五种劳动制度”的实行导致了领导人之间和群众之间尖锐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革命”初期震惊世界的“红卫兵运动”,今天很少有人提它了。在一些受过红卫兵冲击的成年人看来,那是一段荒唐的历史,不必再提;一些当过红卫兵的青年觉得,那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不愿再提。 可是,这毕竟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客观存在的一页。历史不是一部可以修改的文稿。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善于从历史中学习。不论这段历史是令人神往的,还是使人难堪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应当、也可以从中找出有益的启示。因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派别……都更重视历史”(恩格斯)。  相似文献   

5.
我以为发生在本世纪60年代末期的中国红卫兵运动,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运动,而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特殊的青年文化类型,我们称之为:红卫兵文化。红卫兵文化具有空间上的普遍性和时间上的长期性。这就是说红卫兵文化不仅存在于中国,同样也存在于世界的其它地方:不仅发生在过去,也将发生在未来,当然红卫兵文化不可能永远存在,正象其它文化不可能永远存在一样。但就目前来说,我们还没有十足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江义高 《各界》2011,(10):89-91
“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号召红卫兵开展“革命大串联”活动,“煽革命之风”,“点革命之火”,推动“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深入进行。数以百万计的红卫兵立即行动起来,南下北上,东奔西走,形成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气势。  相似文献   

7.
1966年,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地狂飙骤起。在这场横扫千军如卷席、势把皇帝拉下马的“伟大创举”中,坚信“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红卫兵不仅要在全中国扫残云,主沉浮,反修防变,同时还要在全世界驱虎豹,缚苍龙,赤遍全球。1967年,姚文元率领中国红卫兵代表团前往地拉那,出席阿尔巴尼亚劳动青年联盟第5次代表大会并对阿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中国红卫兵代表团出访阿尔巴尼亚绝非偶然。当时,中国正处于极左思潮的巅峰时期。林彪等人对时代特点和国际形势所做的盲目乐观的判断,误导了对外部世界知之不多的中国人。“帝国主义正在走向全世界灭亡,社会主义正在走向全世界胜利”,不仅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信念,而且成为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依据,成为处理和发展对外关系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张素我  周海滨 《各界》2014,(12):89-90
1966年初夏,我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全国乱翻了天。 毛泽东在天安门多次接见红卫兵,父亲每次都看电视。天安门广场上“伟大”、“万岁”的标语到处都是,字写得特别大,非常显眼。父亲看了一个劲地摇头,但不说话。余湛邦一直陪伴在侧,他说,父亲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是向来反对个人崇拜的吗?”  相似文献   

9.
经过“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运动”一词在人们的心目中声名狼藉了。这些年来,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机会控诉“运动”,否定“运动”。许多人还把思想政治工作和“运动”紧紧拴在一起,从而责难甚至否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然而我想,“运动”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搞的吗?而且,“运动”真的能一概否定吗?让我们先从“运动”本身说起。什么是运动?据词典注,运动是在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0.
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是政党、国家、社会关系的一种非常态形式,是执政党结构严密和功能扩张的结果。它是在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在国家和社会能力虚弱的条件下,执政党权力扩张以至控制国家和社会从而三者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或状态。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政治现象,研究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问题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研究为反思“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从执政党、国家、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与革命社会是连续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思潮、革命经历和现代化危机共同推进了当代中国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第3期《青年研究》发表了我的《西方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一文,在此,我继续谈谈中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张化《试论“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文是国内学者对上山下乡运动进行专题研究的首篇。文章以“文革”爆发划线,将上山下乡运动分为两个不同阶段来考察。  相似文献   

12.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曾有一个世界范围的学生运动高潮。当时的中国新闻报刊曾把这个世界性的学生运动说成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伟大影响,称之为世界红卫兵运动,这种提法很不准确,而且大有以我为中心的味道。一些60年代的学生领袖出身的西德学者,不赞成把60年代末欧洲学生运动与中国文化大革命相提并论。他们认为虽然运动有缺点,有错误,但是反对垄断资本的专制独裁统治和侵略政策、争取民主、自由、人权、进步的运动主流应当肯定并予以高度评价的。  相似文献   

13.
姚斐 《瞭望》1989,(17)
七十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政治运动和文化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这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在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中,中国青年显示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力量,表现出当时一代青年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思考和选择。  相似文献   

14.
引子“文化大革命”一场史无前例的荒诞闹剧将中华硕大的文化古国横扫成一片废墟。“文革”中四年的红卫兵运动、派战武斗、上山下乡运动席卷古都北京之后,到1970年京城已是一片狼藉。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在北京的知识青年中有两本书悄悄流传,一本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另一本是《带星星的火车票》。一批黄皮书也随即传开,如《娘子谷及其它》、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动”现象,从党诞生那时起就开始了。我们党就是靠发动和组织各种工人、农民运动起家的。在以后几十年的时间里,运动方式被普遍化,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里的“运动”现象接连不断,花样百出,直到文化大革命,把运动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革命”并没有使中国的文化发生革命,在其结束后的十余年间中国的文化却发生了断裂。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几十年的革命文化几乎是两败俱伤,西方的异质文化在“开放”的潮流中乘虚而入。象地壳板块的碰撞,你挤我压,引起了八级地震。带着“文化大革命”创伤开始的社会变革使中国的历史又一次走进了文化的失范期。与以前所不同的是在这次的文化失范中产生了青年文化。一 80年代中国的文化热潮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青年文化的生成和崛起。“逆反”一时间成为一种时髦,对主流文化的不认同,随之而来的“越轨”行为和文化上的标新立异常常使社  相似文献   

17.
从红卫兵到一代思考者 T:许多当年曾肓目而狂热地投入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和坎坷后,又以极大的热忱投身到改革的行列中。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社会历史现象。我们需要研究,从单纯而盲目的红卫兵到成熟而理智的思考者,他们的思想经历了哪些变化?从红卫兵的狂热到投身改革的热忱,这之间又有什么逻辑联系和区别?这些人的思想变化是否代表和揭示了这一代人思想和性格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 G:我认为有这样三个事件可以大致勾勒出我们这代人自文革以来的思想轨迹:“八·一八”、天安门事件和改革。“八一八”是我们这代人置信不疑地卷入文化革命的象征;天安门事件是我们这代人殊途同归普遍觉醒的标志;而改革则是我们在共同的经历和思索中的必然选择。在这二十年中,我们这些文革初期的红卫兵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18.
一、两个互为因果的“模式”在研读诸多描述中国青年运动史的书籍时,有一个问题屡屡引起我的关注,它就是青年运动中反复出现的“激进主义”——“民族主义”这一组历史命题。我们可以从“五四”运动、大革命时期城市青年的激进主义,从“九·一八”、“一二·九”学运到共和国成立四十年来的“大跃进”、“红卫兵”运动,乃至80年代后期的“学潮”中,看到这两个历史命题的诸多影子。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认为,“激进主义”与“民  相似文献   

19.
60年代初的“文化大批判”是“文革”之前发生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场批判斗争。其初衷是通过文化批判的形式来改造知识分子 ,提高其思想觉悟 ,调动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但是 ,由于诸多因素的干扰 ,这一批判运动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由学术上的讨论演变为政治上的斗争 ,并造成了紧张的政治气氛 ,导致错案的发生。可以说 ,这场斗争是“文化大革命”的“前奏曲”,它蕴育了“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导向。研究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性质及其嬗变的原因 ,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思想理论战线的复杂性 ,并为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政治与学术等关系提供…  相似文献   

20.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本课题的基本内容,要突破哪些难题,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及课题的预期效益。“青年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与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问题紧密相连。在西方发达国家,“青年问题”作为社会学和制订政策的一个概念,是在六十年代西方学生运动以后逐渐形成的。而在中国,整个社会对“青年问题”的格外关注和重视则是在七十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