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网络理论为分析政策运行过程提供了重要理论工具.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研究公民参与地方政府政策评估制度,有利于完善公民参与政策评估的制度环境,积极推进公民参与政策评估,促进地方政府政策评估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地方政府政策评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创造性地提出并发展了系统的监管影响评估分析标准,其目的是以经验调查的方式协助决策者了解与分析政府监管政策措施的影响,使其有效建立监管相关措施的优先顺序,以使监管政策的效果最大、成本最低。中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形成明确的监管影响评估观念,借鉴OECD国家监管影响评估及监管革新的先进经验,对于实现政府的有效监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系行政执法机关内部审查执法行为是否合法、合理的纠错监督程序。临夏州应急管理局以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为契机,在规范审核主体、审核范围、审核内容、审核责任制度设计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形成了《审核制度》文本。以《审核制度》文件为样本研究对象,旨在探寻解析《审核制度》文本中的制度规范设计缺漏及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可行性建议,以促执法单位适时修订完善法制审核规范文件,提升法制审核工作质效。  相似文献   

4.
政策试验既是高度不确定条件下推进政策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政策有效性的一种评估机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模糊政策的试验评估分析框架,包括设置愿景目标、构建议题网络、生成试验方案、信息反馈与评估、政策变革与推广五个阶段。设置愿景目标阶段提供概念性知识,传递出新愿景、新理念,为模糊政策提供新价值、新导向。构建议题网络阶段形成对话场域,支持政策专家、地方官员与利益相关者参与,多方主体在试验中分享信息和交换意见,促进不同来源知识的交流。生成试验方案阶段将政策知识转化为具体内容,形成明确的试验路径。在信息反馈和评估阶段,决策系统持续收集试验的过程和结果信息,基于数据和证据,对政策试验作出评价。政策变革与推广阶段强调总结成功经验和优化政策措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案例研究表明,试验评估构建四方参与的议题学习网络,持续完善试验议题,提高了决策理性与正当性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等中国特色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取得了抗疫防控的决定性胜利。以此为例,总结新时代中国抵御重大风险的根本制度优势,对于有效破解新时代中国抵御重大风险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调查评估既有助于量刑精准化、行刑个别化,也有助于社区矫正执行工作的开展,是社区矫正的重要前提。实践中,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存在适用率低、认识不足、评估方法不科学、专业评估人员缺乏等问题,追本溯源,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缺乏法律保障、制度设置不合理及法律监督不到位。制度优化显得极为重要,建议在启动程序上,由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委托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调查评估意见在法庭上出示,由法院决定采纳与否;在调查评估范围方面,有必要根据案件性质相对明确调查评估的案件范围;在调查评估队伍建设方面,应配备足够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背景的工作人员负责调查评估工作。立足基本国情和客观规律,在总结以往创新经验的基础上,优化调查评估路径,加快《社区矫正法》颁行步伐。  相似文献   

7.
《刑法修正案(八)》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所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我国减少部分死刑罪名不会对社会治安带来负面影响。削减死刑罪名及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和免死的制度设计体现了我国保留死刑、限制死刑适用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中国之后,一些地方集中爆发了一连串停工事件,尤其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殊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以下简称“三地”)。通过分析和比较得自不同渠道的停工信息,笔者发现这三地的地方政府在应对停工事件中采取了不同的立场和处理方式,三地政府对待劳工政策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由于广东省最早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长期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久而久之当地政府具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性,同样由于改革开放的历史长久,当地具有发育最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和数量庞大的各类企业,当地人也具有相对开放的思想和强烈的市场意识,因此,该地的政企关系相对松散,劳工组织的发育程度也最高。这些因素都促成珠三角地区的地方政府在停工事件中更倾向于采取相对中立的立场和市场化、法制化的处理方式。与此相反,环渤海地区改革开放的历史最短,当地的国企众多、影响巨大,人们的思想也相对保守,因此,对于停工事件,地方官员更习惯于采用偏袒资方的行政干预方式。长三角地区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和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都位于三地中间,该地的劳工政策兼具其它两地的特点,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公安政策适当性评估的概念,将公安政策适当性评估分为总体合法性、现实合理性、公开公正性、公众参与度、政策可行性等五个方面,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以人民为宗旨,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并阐述了公安政策适当性评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在实现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评估进行理论与制度分析,深入探讨在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导向下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评估制度存在的概念功能不足、内容体系缺陷、执行过程阻滞等问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分类指导、健全保障体系、借鉴国外经验等改进路径,为加快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绩效评估制度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融合、助推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实现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11.
论侦查制度、政策构建的基本路径——以博弈论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弈论是分析社会制度的重要工具。以博弈论为视角探讨侦查制度、政策建设,有助于推动更有利于侦查主体以及国家法治大趋势下的侦查博弈进程。侦查过程具有特殊性,侦查制度、政策的构建不能依赖侦查领域的自发形成,而主要应依靠有权主体的外部推动,而且所制定的制度和政策应具有可置信的威胁,能够对侦查博弈参与者特别是侦查主体形成有效制约。  相似文献   

12.
当代政府绩效评估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方式。电子政务从观念、评估主体、评估重点、评估方法、评估频率等方面推动着政府绩效评估。平衡计分卡(BSC)为政府绩效评估管理提供了科学全面的评估模型。本文以广东地税绩效评估为例,分析了基于电子政务的税务部门绩效评估的理论模型及各种模式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依托独立部门对相关政策开展规范化常态化评估是我国政策评估实践的重要形式。通过对江苏省N市2012—2022年的政策评估实践进行纵向案例追踪调查后发现:价值共识生产是推动评估建构的前提和基础,评估部门的积极推进成为评估建构方向的决定性因素;价值建构评估的过程是各要素间良性互动,从规范性的评估知识到工具与组织的完善、再到特色评估文化的建构过程,由此揭示“价值建构评估”的复杂动态逻辑,为后续政策评估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福州市各县(市)区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工作经验,分析了基层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存在的难题和可供选择的改进思路,以推进福州市基层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行政改革的深入,以政府职能为基础设计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也从只关注GDP等经济刚性指标,过渡到经济管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科教文卫以及政府内部管理等维度上,体现着政府对效率、经济、效益、公平等多元价值标准的思考与实践。中国学术界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和研究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未见成熟。本文试图通过以14个现有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统计分析,立足于指标本身选取情况,分析中国学术界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侧重点以及看法的一致性程度,为科学选取绩效指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特征,其隐蔽性、传染性、散发性、伤害性、破坏性极强,影响力也极大。如果大规模暴发和在全球扩散蔓延,必将给相关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冲击,因而一国政府需要根据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展和防控特点规律扮演必不可少的防控角色,主要是防控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实施者,防控政策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者,医疗力量和重要物资的调配和管制者,民生兜底保障者和社会安全秩序的守护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统筹者,防控的国际和地区合作沟通者和协调者。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政策的监督机制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监督、公众及社会舆论的监督、统一战线监督三个方面。我国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政策取得的效果可从生产力状况、实际效果、政策回应度三个方面进行初步评估,并由此对我国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政策的监督机制和执行效果状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在一项公共集资政策出台后 ,制度的相关主体在这一项政策面前 ,采取了不同的行动。这一项政策在制度决定者和制度接受者的互动与博弈中 ,发展成为一系列的政策 ,而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有可能影响制度中的各主体的未来行为往不同路径演进。  相似文献   

20.
假释制度是刑罚执行中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宽”的一种有效的制度。然而,由于我国在假释制度方面的法律规定不完善、运行机制不畅通、释后监管不到位以及对于假释制度的误解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这一制度在我国的适用率极低,假释制度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这违背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应在对我国假释制度适用现状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假释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