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华侨华人居住相对集中的10个国家和地区的健身气功习练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海外华侨华人习练者首次接触健身气功、习练健身气功及其费用投入等情况,并据此提出参考性的推广建议:培养专业师资队伍;设立固定练习场地和成立俱乐部;开展各种学习、展示、比赛活动,加强宣传;重视健身气功相关书籍和资料的翻译推介工作;研究海外华侨华人心理,提高宣传推广的针对性和效率等等,以期推动健身气功在海外的进一步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50年代,陶铸领导筹建了新中国第一所华侨高等学府--暨南大学,并亲自兼任该校校长.他提出了暨大新的办学方针和一系列的办学主张,为在新历史条件下办好华侨高等教育,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其办学成就和经验,在华侨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权 《东南亚研究》2005,35(2):78-80
海外华商网络是华侨华人经济的特色及其优势,在上个世纪末华商网络产生了一些新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扩大,但也给华商网络的跨国运行带来了便利条件.充分认识华商网络的新特征及时代背景,发挥华商网络的作用,将有助于海外华人社会、华人所在国以及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研究,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是华侨华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了解并关注这一新的领域的研究概况,有助于把这一领域的学术研讨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日本一向以重视教育著称,二战结束后,面对一片废墟,把发展教育放在首位的举措,更是令世人折服.但是,日本教育政策的另一面,即在重视发展本民族教育的同时,限制、排斥异民族的教育,则反映了日本教育政策的狭隘性,与标榜自己为教育大国的称号是不相称的.二战后日本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学校教育法>.按照<学校教育法>的规定,在日本的华侨学校不属于"正规学校"系列,而属于"各种学校"系列,致使华侨学校的发展受到了束缚和限制,这反映了日本政府狭隘的民族主义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鞠玉华 《东南亚研究》2013,(1):54-58,72
本文以实地访谈和其他形式的调查为根据,考察海外新华侨华人子女在"异文化摩擦"中的成长过程;探讨他们在父辈文化和主流社会文化交叠环境中,接受语言学习、文化传承的状况;分析家庭教育的代际关系与跨文化碰撞对海外新华侨华人子女成长的影响;从文化认同、价值观形成等层面,阐述在文化传承中,新华侨华人子女如何努力接受多种文化,使中华文化与异文化兼容,逐步形成更多元、更开阔的世界视野。  相似文献   

7.
1860年以后,清政府对东南亚华侨开始实施全面的保护政策,并采取了在华侨居住国设立使领馆、与有关国家签订双边条约及规定等措施。清政府之所以采取这种政策,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这种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东南亚华侨的利益,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8.
东亚金融危机后,缅甸经济明显有恶化的趋势,政治仍然不稳定,“民主化”政治近期内难以出现,但中缅关系继续保持着友好发展的势头。缅甸华侨华人在危机后仍然以经济发展为主,政治地位有所提高,文化状况有所改善,但较长时期内仍将无法取得与缅族同等的政治地位。缅甸华族形成进程受若干因素制约,将是一个充满变数的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9.
翟韬 《东南亚研究》2020,(1):134-151,158
美国在冷战时期对华侨华人的文化冷战是冷战国际史学界最新的一个研究领域,是美国对外宣传史、华侨华人史、中美关系史三个领域交叉的产物。美国对华侨华人的文化冷战经历了从中国政策向东南亚政策的转变,以香港美国新闻处为核心宣传机构实行遥控指挥,并把《今日世界》杂志为代表的书刊纸媒作为主要传媒手段。美国对华侨华人文化冷战的主题和项目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台湾声誉,利用文学作品进行反共宣传,用华裔美国人的形象宣传美国价值观,和台湾合作与中国大陆争夺侨生教育。美国对华侨华人的宣传主要并不集中在对政治、外交事件和美国政策的报道和阐释上,而是把重点投注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情感的塑造上,其根本观念以及核心的宣传思路是直接诉诸塑造华人身份认同,把冷战意识形态建构为华侨华人身份认同的一部分,此举于今仍有影响。研究美国对华侨华人的文化冷战,对认识和理解当前的中美关系和大国竞争态势可以提供一定的镜鉴。  相似文献   

10.
廖文辉 《东南亚研究》2012,(5):88-93,112
许云樵为马新史及东南亚史研究的泰斗,著述等身,研究领域广泛。华侨华人研究亦是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除了十余篇有关东南亚华侨华人专题和人物研究的论文外,他还留下了一部约四十万言的《华侨篇》。他的华侨华人研究,是在马新国家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以人物传记的撰述最具代表性,同时能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注重文献和工具书的整理和统计数字的引用。许云樵的华人史研究,除了史料丰富,旁征博引,同时叙事原委脉络清晰,娓娓道来,常能在生涩的学术论著中看到通俗的书写。  相似文献   

11.
《世界侨情报告:2011—2012》是一部以反映当前海外侨情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报告类出版物,力求及时研讨全球传统及最新华侨华人居住国侨情动态变化情况,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侨务政策建议。该报告具有涉及面广、时效性鲜明等特点,但也存在对个别国家和地区的侨情关注度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华人的认同在东南亚是相当复杂和敏感的问题。本文将以菲律宾为例,探讨海外华人认同的变迁。菲律宾华人认同的变迁与其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衡量华人认同变迁的因素很多,本文认为主要包括:其一是民族的认同;其二是政治的认同,即国籍的认同与在移居地对参政议政的态度;其三是叶落归根或落地生根。这既可作为菲律宾华人认同的指标,也可以作为华人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位于印度尼西亚外岛地区的苏北省棉兰市有50万华人在这里世代生存、发展和繁衍后代,他们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群体,他们与当地民族一起团结奋斗,共同为棉兰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与印度尼西亚其他地区华人一样,他们热爱印度尼西亚,建设印度尼西亚,已经成为印度尼西亚忠诚的公民.如果说棉兰的华人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他们更具有华人的特色,具有更高程度的国际化,他们与当地民族的关系也更为融洽,更为和谐.  相似文献   

14.
马来西亚华人妇女社团组织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华人妇女社团组织的形式主要有:专属女性的妇女社团、妇女组或妇女部、华团青年组织中的妇女组织、最高领导机构华总的妇女部门.不同华人妇女社团组织有简单或复杂的内部机构系统.华人妇女社团组织活跃的社会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侨批档案"成功入选2013年6月的《世界记忆名录》,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侨批(银信)的特殊价值及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世界意义,侨批这一世界文献遗产的抢救、保护与研究也得到了积极的推动。但是,曾经承担着侨批的收揽、中转、派送以及汇兑、解付之职责,兼具国际金融和国际邮政两大功能的侨批业、水客业,却并未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轨迹以及作用和影响,更是鲜见学术探讨与总结。随着侨批局(或银信机构)遗址的不断荒芜破败或被征用开发,它们正在迅速而彻底地淡出历史的记忆。今年是中国邮政开办120周年,本文拟从中国转型、构建为近现代化国家以及融入"世界体系"进程的视角,考察和揭示侨批业、水客业在中国近现代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洋洲地区逐渐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居民主要的移民选择地之一。随着大洋洲华侨华人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这一领域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本综述梳理和评述了有关大洋洲华人史的演进脉络与华人社会的经济、教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论著。大洋洲华侨华人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鸦片战争至二次大战前为第一阶段;二次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70年代末以来为第三阶段。纵观大洋洲华侨华人研究,还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1)研究力量有待加强;(2)经过深入研究并有一定理论深度的专著较少;(3)对大洋洲不同国家华侨华人的研究程度明显不平衡。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外侨民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大规模地迁移出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的清朝末期.清朝末期是中国侨务政策转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面对近代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社会巨变的形势,清末政府对海外华侨的态度由歧视到重视,并由此开展了一系列保护海外华侨的侨务活动.本文拟就清朝末期政府侨务活动的几个主要方面的表现及其背景作一概述,并对其作简短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不下20万的印度尼西亚华侨自中国内地迁居香港;而近30多年来,印尼家务工人亦接踵而至,其在香港的人数现已超过13万人。这两群看似毫不相干的移民,在21世纪全球化以及区域移民的大语境下相遇,共同构建了香港经济活动中奇特的族裔景观,具体包括印尼食品店、服装店、手机店、家具店等等。基于文化背景、语言条件以及香港公民身份等因素,第一代印尼归侨以及千禧年前后开始定居香港的印尼华人或自己充当雇主,或在族裔经济中担任雇员,自然而然成为在港印尼族裔经济的先驱者与主要获利者。本文根据2013年到2016年初的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梳理在港印尼华侨华人的移民背景以及类别,探讨印尼华侨华人如何在印尼家务工人移民潮的推动之下,启动他们的族裔资源,使之成为具有商业用途的资本,从而促进了过去十多年来香港印尼族裔经济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