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凯风 《瞭望》2004,(13)
今天中国农村的问题,有两个当务之急,一个是要确保粮食安全,一个是要确保农民增收。 前者系于连续几年粮食减产,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加上耕地锐减,天灾频仍,粮食问题已然凸显到需要中央从安全战略层面加以重视的地步。因此,中央为今年设定了一个预期目标,力争实现粮食产量4550亿公斤。  相似文献   

2.
《瞭望》2010,(33)
<正>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晚稻及秋粮生产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今年我国夏粮产量接近去年水平,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0%以上,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取决于秋粮。夺取秋粮丰收,对于保障市场供应、管理通胀预期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全国秋粮面积预计比去年增加,长势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3.
黄蕙 《瞭望》2003,(44)
目前粮价上涨是一种正常复归。近几年粮食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发生变化,近中期内我国不会出现全局性的粮食短缺。但今后几年粮食政策应由过去几年适当控制粮食产量转向促进粮食产量的合理回升,以保持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4.
粮食产量的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上期农业生产价格指数、种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显著增加粮食产量;成灾面积导致粮食减产;农业投入中有很大部分进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筑当中,在短期内很难对粮食产量造成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以及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同时造成了粮食产量的显著增加,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案头摆着我国粮食发展资料:全国粮食总产量由三千亿斤增加到四千亿斤用了十四年时间;突破五千亿斤用了六年;闯过六千亿斤用了五年;跨越七千亿斤用了四年;拿下八千亿斤只用了两年。但由于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自然灾害等多种原因,一九八五年粮食产量又降到八千亿斤以下,为七千五百八十多亿斤。而“七五”期间,我国粮食产量要达到九千亿  相似文献   

6.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争取在今后十多年内粮食产量有较大增长,这是实现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一个基本条件."邓小平同志最近也指出,很可能整个90年代我们其他方面都很顺利,我们担心的就是农业不顺利.中央领导同志在关键时刻警醒我们要把粮食生产高度重视起来.如何使粮食产量突破目前水平,爬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认为,尽快把粗放、  相似文献   

7.
一、了不起的成就、全球性的贡献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由于长期饱受侵略战争的破坏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粮食生产基础异常脆弱,产量很低。1949年粮食产量与解放前最高年的1936年相比,下降24.5%。其中稻谷、小麦和大豆产量分别下降15.2%、40.8%和54.9%。  相似文献   

8.
《瞭望》1987,(47)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争取在今后十多年内粮食产量有较大增长,这是实现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一个基本条件。’那么,我们究竟如何争取粮食生产有个较快增长的势头?最近,有关方面人士在谈及这个问题时,曾提出了如下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一千八与八千一,这是今年夏粮和全年粮食计划产量,即要求夏粮达到一千八百亿斤,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八千一百亿斤。 众所周知,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由于南旱北涝等多种原因,比一九八四年的八千一百四十二亿斤减少五百六十多亿斤。今年是“七五”计划第一年,“七五”规划要求到一九九○年,全国粮食产量要达到九千亿斤。如果以一九八五年为基数,五年要增加一千四百二十亿斤,平均每年增长二百八十多亿斤,任务  相似文献   

10.
我国票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关于粮食、棉布、棉花和食油等基本生活资料的.一九五三年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城市、工矿区和经济作物区对粮食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可是,当时在农业上还是个体的、分散的小农经济,生产水平和粮食的商品率都很低.土地改革后,粮食产量虽然增加,但因农民生活改善,粮食消费量增加,而且有余粮也不急于出卖,以致粮食的商品率反而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私商乘机囤积粮食,扰乱市场,存有余粮的富农也等待高价,不卖粮食,使国家收购量减少,供应发生困难.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常态下,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能否实现?实现这个目标,靠什么?当经济转向中高速发展以后,中国经济增长还有哪些潜力可挖?3月10日,《中国经济周刊》专访知名经济专家郑新立,请他就当今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答疑释惑。抑制经济下行短期还是要依靠投资《中国经济周刊》: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而2014年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则是7.5%左右,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5,(1)
首先,气候的不确定性将影响粮食及食品价格变化,进而对价格总水平产生不确定影响。 受粮食恢复性增长影响,我国粮价涨幅已连续三个月回落。从发展来看,粮价继续上涨的空间不大。受其影响,饲料价格、肉、蛋、水产品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也将相对稳定,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同时,2004年国际粮食产量增长幅度也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世界多处程度不同地发生自然灾害,世界粮食产量连续第二年减产,这在世界粮食生产史上,是40多年来没有过的情况。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1988年的世界谷物产量再次低于全球的粮食消费量,库存量将进一步减少,这势必将引起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是对低收入缺粮国来说,会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逆差,经济更为拮据。非洲和亚洲的若干国家将有出现大范围的饥馑危险。世界粮食生产的严峻形势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  相似文献   

14.
当前科技兴农中存在什么问题,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笔者利用十天时间,对国务院授予1990年度农业生产先进单位的汉中地区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虽然成绩很大,但问题也不少,而许多问题不是地县所能解决的。汉中地区从1982—1990年,农业连续九年丰收,全区净增粮食3.5亿公斤,油料总产增长2.3倍,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5.9%。他们计划在本世纪末粮食生产还要跨上两个新的台阶:“八五”期间,粮食总产要达到15亿公斤,到2000年,粮食总产达到16亿公斤,人均粮食400公斤。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一些人表示忧虑,主要是认为当前在科技兴农中还存在相当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景博 《瞭望》1995,(28)
近几年来,在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粮食生产滑坡,导致部分农产品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过猛,而产粮大省黑龙江的粮食生产,却连年增产,不断迈出新步伐。1994年粮食产量达到257.85亿公斤,创造历史最高水平,比丰收年景的1990年增产50多亿公斤,增幅之大,前所未有。今年,全省的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12亿亩.比去年增加30万亩,投资增加,农民积极性高,为夺取新的增产奠定了基础。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呈现的这种新气象令人鼓舞,表明了这个产粮大省发展思路上的新觉醒。  相似文献   

16.
农村分户经营后,农业生产如何有效地抵御较大的自然灾害和增加发展粮食生产的后效作用?延长县采取了集中使用义务工和采用劳动积累工制度;大力开展“打坝淤地”运动的做法,有效地增加了粮食产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种粮行为体现在劳动力配置、土地配置、粮食产出、粮食收入四个维度。通过对不种地农户、不种粮农户、农户粮食播种面积、农户种植结构、户均粮食产量、粮食单产水平、户均粮食出售价格、粮食收入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的比重、粮食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等指标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对策启示:第一,相对于非粮食主产区,13个粮食主产区的农户具有一定的同质性;第二,粮食主产区具有同质性,但差异性更应该得到关注;第三,粮食主产区农户家庭内部出现"工农二元结构"的兼业经营体系,家中青壮年外出务工,其余成员承担农业生产,不放弃土地成为普遍现象,这对粮食安全微观基础影响深远,值得高度重视;第四,农民种粮意愿成为粮食生产激励政策的首要着力点;第五,粮食主产区农户种粮行为有一定的"韧性",特别是在户均粮食播种面积上表现尤为明显;第六,重视各项激励政策在农户层面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时事聚焦     
《瞭望》2005,(11)
中国(3月5日-3月11日) 温家宝提出2005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2005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强调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相似文献   

19.
据苏联官方公布的数字,199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为1.563亿吨,比1990年的2.115亿吨下降了26%;土豆和蔬菜的产量分别为540万吨和790万吨,均低于1990年的水平。苏联1991年的粮食及食品供应严重短缺。据塔斯社报道,苏联1991年  相似文献   

20.
1958年是著名的“大跃进”之年,也是虚报浮夸风极为严重的一年。浮夸风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大放各种“卫星”,而在粮食产量上尤为突出,从而给人们造成了粮食获得了特大丰收,农业问题由此解决的错觉,后果极为严重,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