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汉享有中国地缘经济的“心脏”称呼,既有承东启西之便,又有汇南聚北之利。纵观武汉周围800平方公里的华中地域,武汉城市规模、经济实力、区位优势、科教水平都是最好的。在我国京沪汉和沪港汉两大“金三角”中,武汉都处于极其重要的交汇点。如果说,浦东开发开放,三峡工程开工上马是实现长江战略的两个支撑点的话,无疑,武汉的发展、武汉的开放开发就是振兴长江的第三个支撑点。历史和国际经验都表明,产出最集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是大江大河流域。最近,国务院高层人士和资深专家正在着手规划21世纪的长江发展战略,设想把长江这条巨龙划分为以上海为中心的苏浙皖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湘鄂赣经济区和以成渝为中心的云贵川经济区。这一宏大的长江战略三极架构,更加突出了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使之与上游的资源开发、三峡工程和浦东的开放开发遥相呼应,打响了中国跨入21世纪的长江战役。  相似文献   

2.
黄影  王京  杨雨文 《台声》2005,(12):42-43
位于太平洋西岸、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浦东,面积556平方公里。从地理位置来看,浦东处于整个长江经济带的最东端,占据了龙头的地理位置,但是,15年前这里却默默无闻。1990年,中国政府宣布开发开放浦东,由此浦东这个龙首开始苏醒并迅速崛起,15年的巨变把浦东推向了世界,并毫无争议地确定了长江经济带经济龙头的地位。如今在浦东这个经济龙头的带动之下,“长三角”15个城市以全国1%的土地、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8%的GDP,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六城市群”。上海浦东被海内外人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  相似文献   

3.
国家在“95”计划和2010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依托中心城市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方针。武汉如何凭借自身优势,推动长江战略目标实现,显得十分重要。一、武汉在长江战略发展中的地域优势与大支点角色武汉是长江流域中的特大城市,其在长江战略发展中的优势地位与角色定位,既要放在全国经济未来发展大格局的长江战略整体中去考察,又要从长江战略性质特征规定性中把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在中国海岸线的中心点,万里长江出海口的南侧,在“陆家嘴-外高桥-洋山港”构成的一块逾千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土地上,开发开放、综合配套改革、“双中心”建设三大国家战略聚焦,金融、航运、贸易、行政管理体制等多个领域先行先试的改革政策汇聚,“新浦东”破茧而出,成为上海承载国家战略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6月14日,省政协主席杨松视察武汉新港三江港区、武汉阳逻集装箱港区三期工程、武船双柳基地建设情况。杨松沿路听取武汉新港建设规划情况汇报,认为武汉新港建设成绩明显,功能和地位迅速展现,前景广阔。他指出,武汉新港定位不仅仅是长江中游枢纽港,而是要辐射整个长江流域。在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和武汉建设国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的目标在于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对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发挥经济技术辐射作用,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起飞。 一、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态势 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腹地,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地域辽阔。长江贯通我国东、中、西部,沿江七省一市人口4.085亿,占全国人口的34.5%,面积1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1%。长江通过支流沟通着更为广阔的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长江沿江地区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继沿海地区经济实现起飞之后,长江流域必将成为另一个改革开放的重要地区和发展的先行区,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的大背景下,党的十四大作出英明决策:扩大开放沿边地区,加快内陆省、自治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州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十四大以后,作为世界第三大港口的上海,积极采取切实措施朝着现代化的国际城市迈进.重新恢复为远东地区的经济中心。浦东开发就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世界级、高起点、外向型的跨世纪的龙头工程。上海浦东宏伟计划的实现,有赖于长江流域广大腹地的支持,同时也给长江流域广大腹地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湖南是长江中游的重要省份,湘、资、沅、澧四水纵横全省,入洞庭出长江。历史上就与上海和长江流域各省市同饮一江水,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今天,长江流域各省市借上海浦东开发的东风,加速了开放开发的步伐,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湖南应当怎样抓往上海浦东开发的机遇,采取有力的战略对策,在浦东开发中努力振兴湖南经济,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 以浦东开发为标志的长江流域开放开发的新格局,给处于长江中游的湖北和我国腹内最大的中心城市武汉,带来了腾飞发展的良机。省委、省政府把武汉作为“龙头”,要求它在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在全省起带头作用;前不久,中央又批准武汉为对外开放城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某些政策;今年以来,我省荆州、襄樊、鄂西等地纷纷与武汉联姻,共同谋求加快经济发展之路。我们欣喜地看到,近来武汉采取了一些超常规措施,撤销了不利于开放开发的有关文  相似文献   

9.
《今日上海》2012,(9):13-13
今年8月1日起,青岛前湾港、武汉阳逻港与上海洋山保说港区之间将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这一酝酿了三年,备受各界瞩目的航运新政终于落地。新政的施行,将进一步扩大洋山港的辐射能力,巩固其国际中转枢纽港的地位,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0.
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后,中央提出了以浦东为龙头,加快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战略,这是我国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内容。长江经济带湖北区段是我国内地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既有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又有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和华中地区最大的工业、金融、商业和交通中心城市武汉。因此,长江经济带湖北段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区段。一、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主要设想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中心任务,是通过长江经济带的较快发展,引导和带动整个湖北经济的发展。其总体构想是:选准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西起湖北宜昌、东至江西九江、北至河南南阳、南至湖南株州,包括三峡东部地区、江汉平原、洞庭湖区、大别山东部地区、鄂东南地区及鄱阳湖区在内,网胳着湘鄂赣豫四省25个地市,其范围大体与武汉经济协作区范围相合,面积31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1亿。区域内江河纵横、平原辽阔、土质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城市密集,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由于它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战略地位,也是本世纪末我国综合开发的19个重点地区之为了振兴湖北和长江中游的经济,1987年湖北省委、省…  相似文献   

12.
天门市地处鄂中腹地江汉平原,上通荆州,下接武汉,南濒江汉黄金水道,北枕三峡过境铁路,紧衔107、318国道和宜黄高速公路。全市国土面积2622平方公里,人口173万;在长江、汉水经济开发带中,具有强大的接纳和辐射能力。天门市是中国内  相似文献   

13.
江汉平原是武汉的直接经济腹地,是我省经济发展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江汉平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武汉乃至湖北的发展,江汉平原近几十年发展的滞后,是湖北塌陷的缩影和重要原因。当前,江汉平原面临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机遇,抓住这一机遇,建设江汉平原综合运输体系,构筑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产业带,构建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城市群,实现江汉平原的振兴,是湖北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20年来,浦东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去年,国务院作出了加快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批准原南汇区划入浦东新区,浦东开发开放再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年也是浦东人大成立10周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浦东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15.
武汉是一座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它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是我国中部的特大综合性中心城市。现在,适逢三峡工程上马,浦东开发开放带动长江经济向世界迈进,国内经济格局和产业结构重组正处于关键时期。处于中国未来统  相似文献   

16.
《公民导刊》2011,(1):242
丰都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重庆版图中心,幅员面积2904平方公里,长江横贯县境47公里,是渝东北地区速丰林建设中心和三峡库区的重要生态功能区。自2009年2月被确定为全市长江两岸森林工程示范段建设试点县以来,该县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动,完成示范段工程9.83万亩,建成龙眼、花椒、桉树万亩示范片3个3.75万亩,基本实现了"当年造林、当年见效"的目标,为改善  相似文献   

17.
进入90年代,党和国家科学地分析了上海和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真地总结和吸取了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英明地作出了浦东开发开放和沿江发展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由沿海通过长江流域向内陆腹地纵深拓展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将有力促进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共同发展,带动当代中国经济全面腾飞。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流域之所以能够并必然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这是由于长江流域自身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诸多客观因素决定的,并且这些因素都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起作用的。 首先,长江流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大河,全长6300公里,干流流经青、藏、滇、川、鄂、湘、赣、皖、苏、沪等10个省、市、自治区,支流伸展到贵、陕、甘、豫、桂、粤、浙、闽等8个省、自治区,横跨我国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全流域总面积为180.7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1/5,超过黄河、珠江、海河、辽河、闽江等江河流域面积的总和。长江历来  相似文献   

18.
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必须以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为突破口,加快建设长江中游交通运输枢纽和物流快速大通道。武汉建设航运中心条件良好,但相比其他竞争城市,既有一定的优势,也面临严峻挑战。武汉航运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包括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程度低、航道通行不畅、船舶结构不合理、信息化建设滞后等。呼应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应从整合港口资源,加快基础设施、航道、船舶、信息化等建设,发展临港经济,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加快武汉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9.
开发开放沿长江地区是开放沿海地区之后中央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具有承东启西、南北交汇的区位优势,东面直接接受浦东开发开放的带动,在境内又面临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的历史性机遇。长江流经湖北境内1062公里。湖北沿江地区是全省经济的重心,开发潜力大,在全国也有重要的地位。沿江地区大中城市多,交通便利,武汉是闻名于世的“九省通衢”;工业基础雄厚,冶金、汽车、电力等工业在全国居重要位置;科技力量居全国第三位;水能、矿藏、旅游等资源丰富;江汉平原是中国南方四大商品粮棉基地之一。中央加速沿江地区开发开放的决策,是湖北经济振兴崛起的历史机遇。作为沿江重要省份的湖北,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速湖北沿江地区现代化,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中央作出了沿江开发开放的决策后,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以武汉为龙头,以长江经济带为主线,加快沿江两线开放开发,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现在,沿江地区开发开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大加强了机场、码头、道路、通讯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各开发区的建设和招商取得重大进展,增强了武汉市的吸引力和幅射力,加快了农业开发和工业发展,三峡地区的移民搬迁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举世瞩目的“武汉·中国光谷”已在东湖开发区拉开了大建设的帷幕,发展速度迅猛,态势良好。关山村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腹地,在今后5到10年,随着全村土地全部或大部分被征用,关山村将成为都市中的村庄。“武汉·中国光谷”的建成,使关山村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今后关山村的各项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及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都要主动、自觉、高标准地纳入“武汉·中国光谷”建设之中,努力为“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出好力,服好务。 根据“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发展的形势,关山村经济工作的总体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