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根廷危机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末,大洋彼岸的阿根廷爆发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这些危机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经济危机使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雪上加霜”,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使经济危机变得更为严重。在这三种危机中,经济危机是主体,其本质是债务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阿根廷经济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固有的缺陷与80年代初不利的外部环境结合在一起,使阿根廷在1982年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80年代,阿根廷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负1.5%,而通货膨胀率则居高不下,有时达到20…  相似文献   

2.
在拉美国家中,阿根廷最早以应对经济全球化为目标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但也是最早陷入全面、深重发展危机的国家。20世纪初,阿根廷位居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第6位。1913年,阿根廷的人均GDP为3797美元。但是,一个世纪后,阿根廷却成了一个"灾难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外资银行处在破产的边缘,准备撤出阿根廷;50%以上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一个多世纪以来,阿根廷也曾经有过几次经济发展的高潮,但是,每次高潮都是以政治的稳定开始,而以政治的危机告终。  相似文献   

3.
李长久 《新视野》2000,(4):95-98
20世纪后半期亚洲经济的崛起是这个地区对人类文明和世界市场扩大作出的新的重大贡献。 40年前,亚洲地区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仅占世界GDP的10%,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达25%左右。临近世纪之交,一场金融危机,导致亚洲经济增长速度急剧回落,“重灾区”的几个国家陷入严重困境。正当西方国家一些政治家和学者全面否定亚洲发生的巨变和成就时,亚洲经济出人预料又奇迹般地强劲复苏、振兴。新千年伊始,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访问东南亚国家期间预言:“亚洲将再次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亚洲将再次发…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新兴市场易于爆发金融危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帆 《求是》2002,(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频繁爆发。从1992年的英镑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直到最近的阿根廷危机,真可谓险情不断,其中最为严重的当数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在这一场场大大小小的危机中,除个别例外,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大多是新兴市场。所谓新兴市场,是指那些已经实现了对外开放,与国际资本市场有密切联系的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发达国家的利率较低,导致大量资金转向海外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新兴市场因为其收益高而倍受垂青。然而,进入90年代之后新兴市场频繁爆发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5.
阿根廷素有“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国家”之美称,人均GDP高达8000多美元、人类发展指数居全球第34位。然而自2001年12月以来,由金融而社会而政治的三重危机,使阿根廷积欠外债1550亿美元,失业率高达21.5%,53%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阿根廷因此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列入世界28个“破产国家”的黑名单。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轮流执政的庇隆正义党和激进公民联盟来说,危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字眼。在危机面前,阿根廷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为什么这样脆弱?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伴随着“四次危机”的出现和“两次革命性变化”的产生(萨拉蒙将全球“结社革命”的原因归结为四次危机和两次革命性变化,这四次危机是福利国家危机、发展危机、世界性环境危机和社会主义危机;两次变化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通信革命为大众组织和具体行动提供了必需的条件,教育水平和识字率的显著提高使得对民众的组织和动员比以往容易得多),在市场和政府非此即彼的两难再造中,人们开始把视野转向了“第三域”,志愿精神不断生成,志愿主义(Volunteerism)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志愿组织勃然兴起。萨拉蒙将其看成是“全球性结社革命”,并指出这场革命对20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民主国家的兴起对于19世纪后期的世界的重要性。(爹然而,正如市场和政府一样,志愿机制同样不是完美的神话,在推进慈善事业和公益发展方面,也存在志愿失灵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之后,由理论形态真正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有力地推动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由“一国革命”转入“多国同时革命”,并取得革命成功的新的历史时期,数十个社会主义国家屹立在世界上,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有史以来的辉煌时期。但是种种原因,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纷纷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进行改革,但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前苏联和东欧诸社会主义国家纷…  相似文献   

8.
外论摘译     
《前线》1998,(5)
外论摘译货币主义的特点与功能货币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代表人物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弗里德曼教授。早期货币数量论遵循萨伊定律,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一直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不会产生危机。30年代的大危机宣告了这种理论的破产。代替它...  相似文献   

9.
东行  刘谊仁 《党建文汇》2002,(16):16-16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大陆南部。人口3600多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世界主要粮食和肉类的生产国和出口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投资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嘱目的“新兴市场”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00多美元。  相似文献   

10.
阿根廷危机:信用死结与资本游戏的恶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根廷———一个曾被誉为经济自由化改革成功样板的南美国家,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曾经是南美洲最繁华的大都会。危机发生前,阿根廷的情况并不是很糟———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左右,对外贸易进出相抵还有盈余,银行准备金率高达20%,国际储备在“安全线”以内,资本市场也没有太多的投机性游资,其外债结构甚至比邻国巴西还要好一些。然而,最近4年,每况愈下的经济使阿根廷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16%、投资下降了40%;去年底以前的8个月存款额减少了27%,而且大量流失到国外;中央银行外汇储备一年缩水2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发展战略以来到1998年的 20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9.8%,这种速度与当年高速发展的日本(1955至1972年)和亚洲四小龙(70至80年代)基本相同。如果从中国经济能够保持二十多年持续高速发展这一点来看,可以说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是无与伦比的。在2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这也是史无前例的。由此说中国创造了奇迹也并非不可思议。很多人预测,进人21世纪中国还会持续发展,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造成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形成了在“渐进式改革”思想指…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经济”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什么是美国“新经济” 美国经济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成了世人瞩目的焦点。一方面,美国经济自1991年初进入新的增长期以来,到今年2月,已持续增长了107个月,不仅打破了20世纪60年代创下的106个月的最高记录,而且仍然保持着继续增长的势头,一时还看不出会很快陷入衰退、中断增长;另一方面,反映美国经济形势的大多数指标都非常之好,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近几年都在4.0%左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速(常在2.0%以上),股票价格则节节上升(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从90年代初的3000点左右,上升到了1万点…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之后,西方社会在关于异化问题的研究热潮中逐渐流行起来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即全面异化论,或称“现代人的总体异化”。概括来讲,这种理论指斥现代社会的人成了他不应当成为的那个样子,人“被他们自己创造的物和环境所奴役”,“城市生活正日益陷入非人...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它是以市场经济和经济国际化为基础的,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趋势。实际上,经济国际化由来已久,从有市场经济就开始逐渐发展,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金融、信息三大要素的高度普及,经济全球化的势头有了更为迅猛的发展。其显著特征是,经济资源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  相似文献   

15.
李长久 《新视野》2002,(4):72-74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被世界银行誉称为“东亚奇迹”。在战争废墟上,日本经济从1946年开始复苏,自1956年起走上高速增长的快车道。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在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继日本之后,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相继崛起。从1973年到1993年,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年均增长率达7.5%,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经济年均2.9%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3.0%的增长水平。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严重困境。从1991年至2000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1.75%。经历“失…  相似文献   

16.
南美洲大国阿根廷不仅以优美的“探戈舞姿”和剽悍的“高乔牛仔”闻名于世,而且就在100年前,阿根廷还曾以“世界第七经济强国”而显赫一时。它的草原肥沃丰美,它的羊毛行销全球,它的财富为世人所羡慕。以至于在当时欧洲的许多城市,当形容某人腰缠万贯时,人们常常会说:“哦,他就像阿根廷人那样富有!” 10年前,阿根廷开始实行货币局制度,一比索兑换一美元,白纸黑字。雷打不动。法律的保证使得高达3000%的通货膨胀被有效遏制,经济迅速恢复并进入黄金发展期,阿根廷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又一跃成为南美第二经济大国。在西方发达国家眼里,阿根廷是经济自由化改革的样板。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汹涌澎湃,“世界经济的引擎”———跨国公司顺应潮流,纷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调整,中国在跨国公司的世纪整合中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对跨国公司在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行为分析相对较少,研究在跨国公司战略调整和西部大开发两大契机上武汉地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一、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调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3年以来,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纷纷落户中国,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强大的拉动效应和示范效应。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电子政府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是一个只有400万人口的小国,但凭借其领先的科学技术、经济优势,在电子政府建设方面,不但走在了亚洲国家的前列,而且不少方面已经位居世界先进水平。那么,新加坡的电子政府有哪些特点呢?一、政府主导,统一行动新加坡的政府信息化建设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由政府起主导作用,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入90年代后,新加坡政府适时推出了“IT2000”(智慧岛)计划。“IT2000”计划实现后,新加坡政府又在2000年推出了“Infocom21”(资讯通信21世纪蓝图)计划,2001—2003年,新…  相似文献   

19.
张启良 《求实》2000,(1):33-35
20世纪70年代,世界粮食危机发生,粮食问题一度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为此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其定义为:“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足够的食品”。1983年4月,FAO世界粮食委员会通过了时任总干事的爱德华·萨乌马提出的粮食安全新概念,内容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按照这个概念,粮食安全包括三项具体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2-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3-确…  相似文献   

20.
一20世纪就要过去,21世纪即将来临,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目前形势,科学分析和把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前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各国发生剧变,原来执政的共产党相继丧失政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