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悦读书讯     
<正>我在融洽而优裕的环境里生长,全不知世事。可是我很严肃认真地考虑自己“该”学什么。所谓“该”,指最有益于人,而我自己就不是白活了一辈子。我知道这个“该”是很夸大的,所以羞于解释。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杨绛《将饮茶》  相似文献   

2.
语丝     
做人的学问:1.不要评价别人的容貌,因为他不靠你吃饭?2.不要评价别人的德行,因为你不比他高尚:3.不要评价别人的家庭,因为那和你无关。4.不要评价别人的学问,因为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学问:总之,不要评价任何人,哪怕是你的家人。  相似文献   

3.
豁达与节制     
人赤条条来到世上,理应活得干净利落,轻松愉快。然而,人生又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有幸福、欢乐、成功、康泰,但同样充满痛苦、忧虑、失败、疾患。所以有人说,人降生时哇哇啼哭,就是因为知道人世等待他的是无边的困苦磨难。单看自己的人生,也许谁都处处不如意,以为别人比自己活得好。然而见得多了,听得多了,才明白人人都有不顺心的事。在你羡慕别人时,说不定别人正以为你比他活得好而羡慕你。大凡有过一番人生经历的人都懂得,心想事成只是祝福人的话,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用有志者事竟成来鼓励年轻人,而我们自己往往就是历经奋…  相似文献   

4.
黄铁鹰 《廉政瞭望》2010,(16):41-41
人,大多自恋,喜欢自己多于喜欢别人。20世纪70年代美国曾在100万个年轻人中做过一次心理测试,让每个人对自己的才能打分,看他们的素质在多少人之上,并用百分比表示。结果70%的测试者认为自己的才能比90%的人都高;25%的测试者认为他们百里挑一,也就是说:他们是属于人群中那1%最有才华的人。  相似文献   

5.
梁新 《学习月刊》2012,(23):10-11
人一生要做出很多次抉择。那么多五光十色的东西.究竟哪样东西应该舍去?哪样东西应该坚守?不是很清楚;只有懂得什么应该舍去,什么应该坚守,才叫成熟。才叫有定力。懂得舍得,懂得坚守.就能够在各种各样的诱惑之下.不失做人本色,书写辉煌人生。  相似文献   

6.
《新湘评论》2013,(21):64-64
我经常接触基层干部,恕我直言,对他们有多少人有经常读书的习惯,却无多少把握。我也曾随意做了些调查:“你平常读书吗?读什么书?”回答有如下几种:一、“倒是想读书,可哪有时间呀!”二、“哪能不读书,一般都在晚上,但看不了两页就发困。”三、“只看一看上边发的书,那是为了工作需要,好多年没有自己买书读了。”四、“不知道该读什么书?要不给咱推荐几本。”  相似文献   

7.
你能适应竞争吗?面对竞争你是荣是枯?以下这些问题可测出你的魄力--以是或否回答下列问题(是打√,否打×)。 (1)你有足够的精力持续艰苦的工作吗? (2)你总是在寻求新的理念吗? (3)你正努力改进绩效吗? (4)对自己和别人你坚持高的标准吗? (5)你能把握机会改善你的运作吗? (6)你让别人分享你的想法吗? (7)你能克服挫折不沮丧吗? (8)你喜欢处理人们告诉你无解的问题吗?  相似文献   

8.
白欢龙 《党课》2007,(4):106-108
人们有一种习惯,判断一些事情不由自主地喜欢绝对化。这种习惯,在评价一些艺术家时,表现得尤其突出。一位歌唱家成名了,有人恨不能把他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都说成是充满艺术感染力。人们对贝多芬、莫扎特等这些作曲大师,除了铺天盖地的赞赏之外,往往还把他们说成是上帝制造的天才。固然,他们本身有着良好的音乐艺术素质是首要的条件,但是,在普通人中,具备那些条件的并不是凤毛麟角,而贝多芬、莫扎特这些人所得到的音乐教育,别人也并不是根本无法得到。看来,与这些先天的和客观的条件相比,他们后天的发奋努力,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当我们欣赏这些作曲家创作的旋律时,也许不会想到,他们为了作曲,曾到了怎样着迷的地步。下面,讲几个有关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9.
求解     
王妍 《先锋队》2014,(3):53-53
“老师,你认识元芳吗?“不认识。”“你认识程祖吗?”“也不认识”“那你知道他们的姐是谁吗?”“你到底想说什么!”“老师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原方程组的解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蒋骁飞 《廉政瞭望》2013,(10):74-74
一位心理学家发明了一种自测“人缘”好坏的便捷方法。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一个大学生,在你的寝室里还住着另外三个同学,在这个小环境中,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受欢迎程度如何,你不必委托第三者搞问卷调查,只要问问自己——三个同学中,我喜欢(或者讨厌)几个人?如果你喜欢的人越多,表明你的受欢迎程度越高,你的人缘就越好;反过来,你讨厌的人越多,你的入缘就越差。也许有人不理解,明明是要调查自己的受欢迎程度,现在却问我究竟喜欢或讨厌多少人,这不是南辕北辙吗?心理学家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在交际中,人的情感是可以相互作用的:当你真心喜欢一个人,即使你不对他说出来,也没有为他做过什么特别的事,但时间久了,对方就能感觉到,就会以同样的情感回报你;如果你心中很讨厌一个人,哪怕你将这种情感隐匿得很深,从未给对方什么脸色,最终也会被他感知、回击。  相似文献   

11.
黄克敬  黄玉 《求贤》2009,(8):18-19
领导者.作为率领并引导一个单位的领班人.是一切活动的组织者和日常工作的主持者.怎样加强自身的才能锻炼和素质修养?在科学决策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领导者日常应该干些什么?对此领袖们曾经有过精辟论述:“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你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坚持到底。必有成功。”“一位领导者,是一位知人善任者,而在下属甘心从事于其职守时.领导要有自我约束力量.而不可插手干涉他们。”这些论述至今仍有启迪作用.是领导科学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形势下,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悟出一些方略和哲理:为官之道在于正,成功之道在于勤.做人之道在于诚.管理之道在于严.发展之道在于干。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9,(7):109-110
与其羡慕别人的成功,不如潜心完善自己。如果你能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快乐地学习和创造,即使不能取得大的成就,也会感到惬意和舒心。对职场新人而言,能否正确回答以下十个问题,将决定你未来在职场上的胜负。  相似文献   

13.
看轻自己     
生活中自傲的人很多,真正能看轻自己的人不多。有的人有了一丁点成绩,就怕他人不知道,常常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有的人过于自信,不把他人当回事,以为自己什么都好,别人什么也不行,常常自我陶醉,止步不前。从这个意义上说,看轻自己并不是自轻自贱,而是求进的动力,是把取得的成绩当作起点。生活中凡能够看轻自己的人,不为成功所醉,不为别人的赞扬所昏,更不会目中无人,忘乎所以。他们用审视的目光看自己的不足,更加谦逊地去修炼自己,使自己的羽毛更加丰满,然后展翅高飞,尽展才华。看轻别人容易,看轻自己困难。学会看轻自己是件不容易的事。你先…  相似文献   

14.
甘霖 《新湘评论》2006,(6):14-16
什么是创新?通俗地说,别人没想到的你想到了,别人没发现的你发现了,别人没做成的你做成了,这就是创新。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领导人应该具备什么品质和特性?作者采访了220名前白宫实习生同样的问题:不出所料,答案中大都包括正直、远见、判断力、毅力以及激励他人和有效沟通的能力。然而令人吃惊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回答,优秀的领导人要始终能保持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于丹 《当代贵州》2014,(6):65-65
正真正的教育是每个人在为未来做准备,而这首先是父母之心,包括我们如何以父母之心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面对今日诸多有违父母初心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重建中国家教与门风。让孩子懂得明辨是非有人说要让人的本心回到小学阶段,但我认为应该回到幼儿园时期,幼儿园是培养常识的重要阶段。幼儿园的孩子最遵守秩序,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会排队,他们都很懂礼貌,见到大人都会打招呼。但是慢慢地我们会发现孩子不打招呼了,这是因为大人总是不理他们;后来又变得不讲规矩了,是因为他们开始了解社会了。一个民族不能数典忘祖,一个人永远不要笑话自己的童年,因为童年学的是做人的规矩。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6,(3):78-78
人际互动,应着眼于未来,不念旧恶。原谅别人,是对待自己的最好方式。为你的仇敌而怒火中烧,烧伤的是你自己。做人做事,心胸不可太狭隘。海纳百川,靠的是一颗宽容的心。要宽恕你的敌人。要宽容做人,宽容成事。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与别人打交道,做做下面的测试,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别人喜欢与你交往的人。1.在匆忙的路上,别人向你打招呼:"你好啊!"你会停下脚步,认真回答他们吗?A.是B.否2.你是否自动地、不经思考地随便表示意见?A.是B.否3.你喜欢独自进餐吗?  相似文献   

19.
何谓礼貌?从浅处来说,就是待人客气点儿,此乃个人的处事习惯;往深处讲,它体现着人的品行,是伦理的基础,是安定的条件,是人能够感觉到自己是人的前提。别人对你不礼貌的时候,你觉得别人没有把你当人看;你对别人不礼貌的时候,别人觉得你没把别人当人看;这时,礼貌伤及的是人的自尊。别人对你不礼貌的时候,别人没把自己当人;而你对别人不礼貌的时候,你也没把自己当人:这时,礼貌体现的是人的自爱。自尊与自爱是人的美德,美德往往脆弱,易受伤害。即如“礼貌”,恃财可以自傲,恃权可以自傲,恃貌可以自傲,恃强可以自傲,恃才…  相似文献   

20.
快乐无价     
艾迪 《党课》2006,(8):82-84
人的一生,什么才是无价的?不是金钱,不是地位,而是快乐。做人,如果没有快乐可言,那么就像是一条被困在鱼缸里的鱼,即使你身处的鱼缸再豪华,又和你的生命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