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补充教育。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主要有:教育从儿童开始抓起、大力扶持家庭教育、重视大众传媒的特殊作用、利用宗教进行教育、不断加强形式多样的青年组织建设。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借鉴作用主要有: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特点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注重家庭与学校的配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
重视青少年公民道德教育是新加坡社会秩序和治安环境良好的重要因素之一。新加坡通过培养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养青少年的领导力、减少社区青少年犯罪、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技能培训与注重社会实践等方式开展实务教育。这对改善我国青少年公民道德教育、创新教育途径与方法、丰富教育形式和载体、强化教育社会功能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信息技术的进步等,不仅对经济社会活动产生了空前影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而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  相似文献   

4.
廖丹 《东南亚纵横》2002,(10):33-36
新加坡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社会。与其他国家相比 ,新加坡社会的文化基础更具有多元性。本文试从新加坡社会的儒家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和多元民族思想三个方面分析新加坡社会的政治价值观。一、儒家思想华人在新加坡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英国人登陆新加坡之前 ,就已经有华人在新加坡定居。在莱佛士宣布新加坡为自由港之后 ,华人更是大量地涌入 ,逐渐成为新加坡第一大种族。据统计 ,到1995年止 ,在新加坡310万人口中 ,华人有240万人 ,占了将近77.5 %。新加坡的华人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长期的生活中仍然保持着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腾飞过程中的职业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城市岛国,面积699平方公里,人口424万,岛上自然资源除了阳光和空气之外均极度贫乏。1965年新加坡独立以后,经济迅速腾飞,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加坡已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人均外贸排名世界第一,连续多年排名全球最具竞争力国家前三名。新加坡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教育,其完善的教育体系及制度,把普通公民培养成世界上高水平、高素质的各类人才,为自身经济的腾飞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现了人与社会进步的和谐互动。本文试就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结构变革的互动情况略作阐述。一、新加坡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彻底废除思想政治教育,导致思想领域严重混乱.近十年,俄罗斯对这一政策进行调整,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7.
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过了将近70年的建立和发展,已经具有了自身的特点。研究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对于丰富社会主义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资助学生的政策体系比较完善,同时也有其独特性,如资助公平、资助形式多样且资助范围广泛、资助经费来源方式宽广以及资助政策灵活等特点。这些措施对于改进目前中国学生资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动漫强国, 观看动画是日本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日本动画在中国也广为流传, 影响很大。因此, 研究日本动画与日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是一个时代感很强的课题。本文简要回顾了日本动画发展的历史, 说明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的具体作用和其演变过程;分析了动画代表作品, 通过其内容揭示日本动画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日本动画与青少年的关系。日本动画对日本青少年的社会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表现为民族文化的传递、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表达解释和对于现实社会思潮的探讨等方面。因此, 日本动画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论国际政治社会化对国际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社会化主要是指不同民族国家由于足够的交往,形成了某种国际政治文化,而这种文化反过来又从发源地向周边其他国家扩大传播的过程.国际政治社会化是人类历史进步在国际政治层面上的基本表现,也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它首先导致了国际体系的产生,接着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而在当代国际政治中促成了许多安全共同体.笔者认为,未来世界社会时代的到来,也有待于国际政治社会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以后,美国对古巴采取敌视政策,从经济封锁、贸易禁运、政治孤立、军事入侵与威胁到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手段和利用各种机会对古巴进行打压,以颠覆古巴政权和社会主义。1960年美国开始对古巴实行全面禁运,1961年同古巴断交并支持古巴流亡分子1000多人从猪湾入侵古巴。1962年,美国利用古巴导弹危机武装封锁古巴。  相似文献   

12.
Within the political configuration of advanced Western democracies, analysts agree that technology is a significant empowering force for organiz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political parties. However, it is clear tha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deployed and employed within a larger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refore it is reasonable to expect that political culture has a mediating effect on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olitical practice. This essay presents a case study from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a nation that has a vastly different political culture from the Western nations, to examine the ways in which assumptions about technology affected both the deployment and regulation of the Internet as a political force during the 2001 general election. Contrary to assumptions and arguments that the Internet has similar qualitative impacts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this essay argues that political culture, including regul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contextualizing and limiting the effects of new media on political practic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significant 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ways in which the Internet is used in campaigns, in soliciting feedback and discussion, and in establishing a political profile.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眼于苏联社会政治在战时、战后初期和后斯大林时期的历史联系,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内在关联中揭示了苏联战后意识形态批判运动和政治清洗运动的动因、内涵和影响.苏联广大军民在战争中的见闻、经历和思考孕育了战后的改革思潮.主要目的是震慑这一思潮,联共(布)领导以反"世界主义"等名义发动了意识形态批判运动.这一思想批判运动为战后政治清洗造势并作了舆论准备;在联共(布)党内接班斗争的背景上,在国内外各种复杂因素造成的1948年"转折"的推动下,引发了一系列政治清洗.在某种程度上说,"1948年是1937年的继续".但在"清洗"机器已经开动,正当"列宁格勒案件"、"医生案件"等在扩大"清洗"时,因斯大林病逝而刹住了车.从纠正战后政治清洗起,一个"解冻"和改革的新时期到来了.  相似文献   

14.
A growing number of theorists are calling for a revival of research o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children are active in their own civic development. We advance this argument a step further by proposing a model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that reverses the roles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as conventionally understood i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dolescent children are not merely receptive to political stimulation; they possess the power to transform patterns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in ways that benefit themselves and their parents. We first challenge a series of interrelated assumptions about the nature and direction of influence in the family. We then document evidence of "trickle-up influence," in which child-initiated discussion--stimulated by a civics curriculum--prompts the parent to increase her civic competence via increased news media use, knowledge gain, and opinion formation. The parent's response reflects her desire to maintain a leadership role in the family, and more important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t reveals the intrinsic forces of family adaptation that can make the home a powerful incubator of citizenship. Political growth occurs when the family system adjusts to reestablish equilibrium in response to exogenous factors or developmental needs that propel change.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o propose a functional model of famil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We appl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rom developmental literature to illustrate how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erves the family goals of autonomy and cohesion during various stages of the family life cycle.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新加坡和爪哇的鸦片包税制为研究个案,比较分析了19世纪东南亚华侨鸦片包税制度中马来亚模式与爪哇模式的不同特点及其走向消亡过程的不同。笔者希望能以此管窥东南亚鸦片包税制度的全貌。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方法。他指出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①他还说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 ,群众喜闻乐见 ,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 ,切忌简单生硬。不讲究方式方法 ,不分对象、条件、场合 ,照本宣科 ,生搬硬套 ,老生常谈 ,空话套话连篇 ,绝对不会有成效。”②在庆祝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反贪污制度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非西方国家推进法治的过程中,腐败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而新加坡在前总理李光耀的领导下,始终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树立廉洁的形象作为其执政的两大目标。在反贪肃贪的斗争中却取得了成功。本文作者试图从其反贪污法的历史发展和内容特点的角度出发,评析其反贪污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反腐败法制之缺陷,建议引进新加坡成功经验,完善我国反腐败法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