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民之友》2020,(2):17-17
“脱贫攻坚”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点。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省人大代表尹双凤、孙清良、段贵建、尹峰结合各自工作实践建言献策。尹双凤:建设高校服务脱贫攻坚试验示范区,充分发挥湖南省高校资源多的优势,建设一批“高校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区”,探索“脱贫减贫”转向“乡村振兴”的理论路径和长效机制,开发一批可推广的适宜性技术,总结推广一批可复制的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2.
《人民之友》2024,(1):70-71
<正>2023年,湖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保民生,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下简称“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2023年前三季度,湖南脱贫地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8%,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坚决扛牢有效衔接工作政治责任。省委、省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强化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各级有效衔接工作责任,坚决克服“翻篇”思想。坚持对标对表。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  相似文献   

3.
2020年是实现全面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执政党兑现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之年。脱贫攻坚是执政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民生发展彰显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强劲优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制度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支撑,需要构建精...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并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诲的改革作出部署。这份充满改革创新气息的报告,字里行间传递出诸多改革新指向。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基础上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更高目标。习近平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国情农情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不断推进“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这种将历史、理论、实践融会贯通的治理逻辑贯穿于新时代“三农”工作全过程,使我国乡村建设迎来大有作为的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它也必将指引我国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贯彻执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贏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相似文献   

7.
本文全面和系统地梳理了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和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相关的重要论述,结合习近平在地方长期从政实践中就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所发表的一系列言论、观点,明确指出习近平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重要论述形成扎根于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和中央两个方面的从政实践经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习近平对全面推进依法治...  相似文献   

8.
<正>农办科〔2022〕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畜牧兽医、农垦、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为引导涉农职业院校面向乡村振兴需求培养人才,及时宣传推介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中涌现出的名课名师典范,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首届涉农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名课名师”资助项目工作,按程序确定徐迪娟《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与装备》等100组为首届涉农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名课名师”资助项目,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热点     
《新民周刊》2022,(1):32-33
A中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2022年"三农问题"定调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2022年"三农"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以来,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成绩来之不易。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三农"工作、稳定"三农"这个基本盘,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中央针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先后提出了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三大政策范式。从政策逻辑上讲,农业强国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国家表现,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球表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表征。现阶段,农业强国的政策范式并未超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范畴。建设农业强国的底层逻辑在于处理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相对性关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均衡协调发展;建设农业强国的底盘支撑在于深化农政改革,尽快拿出市场建制、城乡布局、治理体制等方面的“最小一揽子”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2.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的本领问题作出一系列指示要求。他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明确要求要提高工作本领。他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作风问题。"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都对党员干部的本领问题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洁 《新民周刊》2022,(33):56-59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多年来,上海对云南全方位、多层次协作帮扶,助推云南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全过程。8月的独龙江畔,大山依偎着大山,白云追逐着白云,苍翠森林中掩映着一栋栋悬挂五星红旗的居民楼,75岁的独龙族“文面”奶奶李文仕坐在自家小院前的沙发上,和被评为“最美生态护林员”的女儿李玉花一起,热情地接待从上海远道而来的客人。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il要讲话,明确提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对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地方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中精准发力,彰显人民情怀。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任务,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基于中国共产党治党史的形成逻辑、全面从严治党概念要素的内涵逻辑、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和治国理政布局体系的结构逻辑,共同构建了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完整认知逻辑。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健全需要分布在不同层面的支撑要素进行奠基与护航,在此过程中,要消除这些支撑要素的差异,按照一定的运行样态与运行模式实现最大程度的协同配合,形成整体支撑效应。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应围绕主体责任体系、制度体系、结构体系、监督体系、方法体系等在内的实践进路展开。  相似文献   

17.
各省(区、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交通运输厅(局、委),各铁路局集团公司: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拓宽扶贫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乡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是解决乡村问题的根本性途径,乡村振兴必须以组织振兴为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适应新形势,致力于基层党组织的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从改革初期的破旧立新,到党的十四大之后的制度构建,到新世纪之初的不断完善,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在40多年的历程中,基层党组织在政治、思想、组织、制度、作风、纪律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当前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1月2日)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开局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亲临湖南考察调研,给湖南锚定新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