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劳动法制建设的逐步加强,各类企业(包括小企业)劳动关系正逐步纳入法律调整的轨道,但是,因立法尚不完善,以及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诸方面的问题,致使一些小企业实施劳动法规还存在许多困难,进一步思考和明确加强小企业劳动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途径,对于促进我国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很有裨益的.笔者认为,目前应注意从以下基本原则出发,逐步强化劳动法规在小企业的实施. (一)扩大法规适用范围的原则.我国建国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有些劳动法规适用范围较窄,主要是出于当时经济条件有限等客观原因.近十几年来,  相似文献   

2.
美国小企业能够获得大量政府采购支持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政府构建了一个以”小企业法”为主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从小企业获取联邦政府采购份额、设立独立服务机构、监督和评价、实施细则方面都提供了明确的法律和法规规定,确保美国政府在利用政府采购支持小企业快速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我国政府在支持中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上的法律制度存在缺失和不足,在借鉴国外做法基础上提出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谢增毅 《法学研究》2010,(2):97-109
目前我国劳动合同法和其他劳动立法统一适用于所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做法值得商榷。应充分考虑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自身特点、特殊要求以及劳动法的实施状况,对它们在劳动法上实行一定的优惠待遇。境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德国、韩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的劳动法都对小企业实行一定的豁免或差别待遇。借鉴境外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对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股份合作企业在劳动合同解除、劳动规章制定、社会保险方面实行一定的优惠待遇,以减少小企业的负担,扶持小企业的发展,并促进劳动法的真正实施。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三十年的社会变革历程中,劳动合同立法与之同行。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关键,劳动合同立法也是劳动立法的核心内容。劳动用工制度从固定工转化为劳动合同,经历了破冰、攻坚到立法的过程,在法制建设中表现为政策、规章、法规、专章立法到专项立法的行程。围绕着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协调和处理错综复杂的劳动关系,中国在劳动合同法制建设中取得了成就,也存在进一步健全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法制文摘     
国企将推行决策失误责任制特约记者翟信报道:据国家体改委和经贸委信息,为配合今年国有企业改革,国家将严格执行国有企业的“决策失误资任制’若决策者是由于主观因素、官僚主义,违背现代企业经营原则而导致决策失误,企业造成损失,决策者要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该丢官的丢官。该降级的降级.不能检讨一下了事,或换个位置到别处作官。(摘自《信息日报》)就私营企业雇工劳动部作出新规定劳动部就私营企业雇工作出新规定:一、私营企业用工主要在城镇招收并在当地劳动管理部门登记。二、私营企业不得招收在校学生和16岁以下的童工。三…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立法如何平衡劳动者与企业的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延园 《法学杂志》2007,28(3):33-36
劳动合同立法如何平衡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是贯穿整个劳动合同立法的核心问题,决定着诸多争论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最终结果.劳动关系契约化是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组织的结构和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合同立法必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寻求管制与促进的平衡,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战略性问题,大致勾勒了上海经济法规规章体系的框架。作者认为,上海地方的市场经济法规规章体系是中央立法的补充、具体化或实施细则。根据上海的特点,在市场主体立法方面,上海应大胆探索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之路,并在股份制立法、国有资产管理立法、吸引外国跨国公司、组建企业集团、促进私营企业发展、改革公用事业垄断经营等方面发挥地方法规规章的作用。在市场体系立法方面,上海在建立资金、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市场时,特别要注意投资破产的责任立法、鼓励私人投资的立法、房地产抵押贷款立法、外来就业人口管理立法。在市场秩序立法方面,上海要制定一系列促进市场形成,有利于市场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有利于对交易行为进行监督、仲裁、调控的法规规章。特别是在金融立法方面,上海要先行一步。根据上海中介机构比较多的特点,市场中介机构法律制度应作为上海地方经济法规规章体系基本框架之内容。在社会保障立法方面,上海应针对下岗职工的社会问题,重视制定有关职业教育、就业培训方面的法规规章。  相似文献   

8.
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过去劳动关系的行政调整是与高度集中的劳动行政管理一致的,劳动法一直没有提高到经济所需要的基本法上来,大量的是以政策、法规等低档次的约束规范来调整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建国以来颁布了大量的劳动政策、法规,需要一部《劳动法》来统领,构成我国完整的劳动法体系。西方社会自由经济向垄断经济发展过程中,导致了劳资关系的紧张与激化,它们劳动立法的背景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以及国家协调社会劳动关系的结果,侧重点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我国《劳动法》的功能具有双重性。一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为创建市场经济新机制提供法律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部适合国情,适应深化改革需要的《劳动法》。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劳动权与股东权冲突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当前劳动权与股东权冲突的法律思考●谢青如何协调、处理股东权与劳动权之间的冲突是摆在股份合作制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有着不同于其它企业(如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因而在国有小企业改造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时产生的矛盾冲突就更为激...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乐 《行政与法》2010,(5):116-118
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价值目标是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但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过程中,企业的抵制、规避行为,配套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地方政府、工会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导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果不容乐观。为此,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促进企业自觉维护职工权益,并完善《劳动合同法》的相关配套制度,落实政府与工会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劳动法历史沿革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的政治、经济秩序的建立,劳动关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为调整这些劳动关系及与其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我国在不同时期都制定、颁布了大量劳动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它们构成了我国劳动立法体系. 建国以来我国劳动立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1949年至1956年间,这一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虽不能将我国当前“经济下行”的发展现状完全归因于劳动立法,却也并非与其毫不相干.以劳动法律规制目标的理性为切入点,汲取现有立法仅着眼于劳工薪酬意义上的就业目标实现的经验教训,可洞悉疏离于劳工非薪酬意义上(尤其是精神意义上的)的就业目标及企业持续之经济目标实现的弊害.通过企业等团体组织凝聚力的保持与固化、企业等团体组织与劳工个体创新力的保持与加强、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目标以及企业经济目标与就业目标的协调等,特别是劳动者精神就业目标对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可以使所创制的劳动法律制度在兼顾劳动者与企业利益的同时实现企业发展所需科技及创新力的落实、提高,它是“经济上行”发展的精神性制度.  相似文献   

13.
私营企业立法之前,实际部门及理论界常并用私营企业和私人企业两个概念。我国五十年代的立法使用的私营企业,现行立法也使用这一概念而未用私人企业。对此,笔者认为,使用私人企业一词或许更为准确,其原因有二:首先,从我国立法实践看,近几年制定的企业法都不是按企业的经营形式而是按企业所有制的性质分别立法的。例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暂行条例》、《关于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若干政策问题的暂行规定》,《中外合资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  相似文献   

14.
析外商独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中的侵占罪行贾宇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外商独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有了较快发展,同时也给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在这些企业内部,某些经手、管理财物的人员,盗窃、骗取、侵吞、挪用企业财产,侵犯企业所有人的财...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政策法规概要(一)法规和政策制订的指导思想90年代,基于国内外市场竞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多学科合作的需要,政府对科技研究与开发和相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介入程度加深。政府介入方式是通过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财政金融、税务、知识产权、研发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安排和支持。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制订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分别是:──目标市场化,管理企业化,成果商品化和扩散国际化。──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突出产业重点,优化科技资源配…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法制建设与劳动法体系在法制建设中,每一法律部门的形成和建立都不是封闭的、孤立的,而是社会关系对法律调整的观客要求。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我国制定和颁布过一些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工作有法可依。但这些法规主要是应急性的,而且不能形成完整体系。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完善我国劳动立法体系的问题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劳动管理工作中,过去比较强调行政手段而忽视法律手段。但是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国家都以法治为根本,以立法、守法、执法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调整“官”与“民”及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推动社会进步。我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几年里,大力抓了法制建设。立法方面已制定400余件法律和法律问题的决定,与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部门规章也基本制定,可以说法律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建国四十年来,我国的劳动保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为我国劳动保护立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迄今为止,我国仍没有一部完整的、统一的、综合性的劳动保护基本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劳动保护工作迫切需要法律加以指导和保证。笔者试提出构想以供立法者参考。我国的劳动保护立法总的说来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该体现国家对职工安全健康的关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劳动保护工作的方针,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是国家的基本政策。第二,应该协凋好劳动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的工作关系。劳动部门综合管理劳动保护工作;企业主管部门对本行业,本系统企业的劳动保护工作依法实行行政管理,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第三,协凋企业厂长和职工的关系。规定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劳动保护工作全面负责,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工伤保险立法始于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53年修改,以下简称《条例》).工伤保险制度实施41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立法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故建议: 1.国家对企业工伤保险应进行统一立法.我国目前工伤保险方面的主要法律依据,仍然是50年代《条例》的有关条款,多年来未对《条例》进行重大修改,其内容与现实情况已很不适应,故应使我国工伤保险立法逐步形成相对独立、内容完备的法规体系. 2.应依法扩大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范围.老的《条例》及有关规定虽然涉及人员较广,但实际上实行的只有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等  相似文献   

20.
为调整劳动关系,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分别颁布了《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部和最高法院又出台了《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各地也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法规。可以说,劳动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有着繁多的法律、法规条文及司法解释。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