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关于奴隶制的历史地位问题,在史学界以及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近些年来,这一问题又进一步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世界古代史资料某些方面的缺陷特别是某些地区资料的不足,由于对古代史、民族学与考古资料缺乏综合的研究,由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虽然一般地肯定了奴隶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  相似文献   

2.
家长奴隶制是在原始社会解体过程中形成的阶级集团的最初雏形,它以历史的必然性在世界各地留下其历史的遗迹。在我国边疆地区,不少民族迄至解放时还保留着家长奴隶制或其残余形态。研究探讨家长奴隶制这一人类历史上一直通往今天的阶级压迫制度的起源,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对正确认识不久前还保留着家长奴隶制或其残余的民族来讲,也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依据我国民族学资料,对家长奴隶制进行初步探讨,试图从家长奴隶制与发达的奴隶制的比较中,说明家长奴隶制区别于发达的奴隶制的特征;从对家长奴隶制的历史渊源的追溯中,说明人对人的奴役并非起源于战争俘虏,而是由氏族部落中对收养者的奴役开始的;从对家长奴隶制发展的未来结果的探索中,说明家长奴隶制的发展并不必然导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奴隶制论断的认识不同,对古代奴隶社会的有关史料理解不一样,一些史学工作者对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的论断提出一些不同看法。认为地球上大多数民族,在他们的历史上继原始社会之后到来的是封建社会。我认为这一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奴隶制社会形态存在的普遍意义应该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篇章和诗句谈到了古老的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体育的历史面貌。西周到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由兴盛到没落时期。这个时期,古代体育初步发展。原始社会那些体育萌芽,经过夏、商两代的发展,到西周和春秋时期,已经在奴隶制的社会基础上,形成了古代体育的初级形态。这  相似文献   

5.
社会形态的研究,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奴隶制社会。早在30年代,学术界就围绕着“中国社会史”,展开了一场中国是否经历过奴隶制阶段的大论战。解放以后,虽然不再讨论中国有无奴隶制的问题,但由于对“古典奴隶制”和“东方奴隶制”的理解不同,又在“中国古代史分期”上争论不休。近年来,有人对“五种生产方式” 提出质疑,认为这是一种“未经证实的假说”,特别强调“奴隶与农奴之间往往划不清界线”,主张不必“勉强”区分,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迄今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了。在这几百万年的漫长岁月中,人类社会经历了哪些社会形态?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不同国家或民族发展的特殊性?这是本文将要阐述的主要问题。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早在1857年,马克思在研究雇佣劳动制度产生的历史这一问题时就指出:“在现实的历史上,雇佣劳动是从奴隶制和农奴制的解体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4页)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提出了原始“公有制”、“奴隶制”、“农奴制”和“雇佣劳动制度”几种社会形态。两年以后…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见解。在这些分歧中,有一些问题是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关于奴隶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为了把奴隶制研究推向深入,现就以下几个理论问题谈一点个人刍见。不妥处,请指正。 一、氏族制解体时期,农奴制因素不可能和奴隶制因素同时产生同时并存吗? 大家知道,马克思和思格斯在研究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以后,认识有了很大的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监狱职官制度是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发展和完善标志着中国古代监狱制度与刑罚制度逐渐走向文明。中国古代监狱职官制度奠基于奴隶制时期,发展和完善于封建制时期。中央和地方行政官吏统辖司法、狱政大权,此乃中国古代监狱官员制度一大特点,这对后世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一) 一八五九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首先提出关于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学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性质,我国学术界有原始社会说、奴隶社会说、封建社会说、混合阶段说、东方特有的阶级社会说、经济形式说诸种,但古代的生产方式为奴隶制社会,这已基本成为定论。我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指的是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即私有制和阶级产生阶段的社会形态,它是先于古代的,即奴隶制的社会生产形态而存在的。在这里,马克思大体上提出了五种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为了肯定奴隶制是一个单独的社会发展阶段,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指出:“奴隶制是同其他任何经济范畴一样的一个经济范畴。”“因为奴隶制是一个经济范畴,所以它总是列入各民族的社会制度中。”一八四四年,恩格斯根据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开始了二百余年的春秋时代。春秋及其以后的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时期,也是我国各民族迁徒交流、聚散离合急剧发展的时期,它以蔚为壮观的历史画卷向人们揭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社会基础,展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创建的必然性。研究春秋时期的民族关系和社会发展状况,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历史、认清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史实,从而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迁徙、…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古代壮族社会性质,学术界有经过奴隶制和未经过奴隶制二说。主张经过奴隶制的,在由奴隶制进入封建制的时间问题上又有不同意见;至于对壮族封建领主制社会结构的看法,则分歧更大,本文拟就此二问题阐明己见。时间限定于宋、元、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是因为笔者认为这一时期正好是壮族封建领主制社会从形成到衰落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从西周至战国中期(即至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为止),在今四川涪江以东,大巴山以南,三峡以西,贵州大娄山以北的区域内,有一个地方奴隶制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巴国。巴的得名,系由于其统治民族是巴族。因此在这一时期中,历史记载的巴,应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地域,即巴政权统治的地区;另一种是指民族,即巴族。唯有将这两种不同的概念分辨清楚,方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一段历史的真貌。本文的目的,在于利用文献和考古资料,对巴境内居住的各民族作一分析,以增加对西南古代史的认  相似文献   

13.
一、古老的宗族奴隶制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国各族人民的祖先在亚洲东部广阔的土地上战天斗地,经历了五十多万年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到公元前四十世纪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就确立了父权制,开始了向文明时代的过渡。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朝,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殷商(公元前十六———十一世纪)到西周,奴隶制得到充分发展。春秋到战国初期(公元前八世纪——四世纪),奴隶制走向崩溃。我国是古代世界中奴隶制产生最早,经历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傩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类有漫长的发展和流变过程的传统文化现象。它基本上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一种以驱疫逐鬼,请神求愿,祈福保生为主要目的的原始宗教文化行为,其在周代(公元前11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很发达了。  相似文献   

15.
彝族是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个比较发展的民族。她早就发展了自己的文字,有其独自的文化体系;她很早就进入了奴隶社会,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制度——宗法奴隶制。但这个古代就较为发展的民族,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期停滞不前。迄至解放,各彝族地区的发展也极不平衡;一些地方还停留在千年前的状况,甚或是“倒退”的。如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大题目,现就最主要之点,谈四个问题。一、学派盛衰的历史总结中国古代哲学是世界三大哲学传统(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西方哲学)中的一个。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对它加以科学的  相似文献   

17.
王船山在其庞大的伦理思想体系中,深刻地阐明了政治与道德的关系.系统地论述了政治道德的内容,提出了以德为本的大政方针,探索了从政人员的一系列行为规范,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政治道德学说,从而继承发展了我国古代的传统伦理观念,为我们留下了一宗极为宝贵的精神遗产。认真研究王船山的政治道德观,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有一定借鉴作用的。本文拟就这方面的内容,作些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18.
关于道德的起源、道德的本质的问题,这是道德思想研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基本倾向是对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都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没有真正地找到道德起源的依据。而王船山在这方面却作了比较接近科学的探索。 首先,王船山从考察我国历史发展入手,得出道德关系、礼乐教化同社会其他制度一样,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关于商周土地所有制问题,学术界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商周时期土地所有制形式,主要为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有人则主张商周时期为土地国有制;也有人认为,商代为奴隶制社会,而西周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因此西周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我个人同意商周土地国有制的意见。不过我认为,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是属于古代东方奴隶制类型的土地国有制。中国古代的奴隶制度,不同于西方希腊罗马古典奴隶制,它属于古代东方奴隶制类型,  相似文献   

20.
(一) 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年),鲁国(一说宋国)人,春秋战国之际的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战国之际,是我国社会由早期奴隶制向发达奴隶制发展的历史剧变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不仅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存在着矛盾,农民、手工业者与奴隶主阶级之间存在着矛盾,而且奴隶主阶级内部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