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山 《求索》2011,(10):14-16
银团贷款,亦称辛迪加贷款(syndicated loan),是由获准经营贷款业务的一家或数家银行牵头,多家金融机构参加,采用同一贷款协议,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融资的贷款方式。目前银团贷款已成为国际上最主要的项目融资方式。随着国内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主动控制风险,降低资本占用,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改善收入结构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银团贷款近年来业务量激增。但从内外部发展条件看,我国银团贷款未来发展面临一定挑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银团贷款市场发展状况,并通过分析国内外银团贷款制度的差异,提出了进一步深化银团合作,完善国内银团市场建设,促进我国银团贷款业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入世后国外一些先进的房地产经营理念的传输,一种新型的房地产金融工具———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已逐步受到国内金融界和房地产行业的密切关注。预计,随着入世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开放,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将会被引入,并成为促进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新的催化剂。笔者才疏学浅,粗略谈谈对我国发展房地产抵押货款证券化的几点认识。一、房地产抵押货款证券化的概念和主要方式何谓抵押证券化?对此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进行科学概括和定义。“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 ,它加速了金融体系从银行本位向市场本位的转化 ,极大地提高了金融运作的效率。本文在指出目前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市场缺陷是制约证券化效率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 ,探讨了提高资产证券化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据Thomson Financial Data,Loanware,摩根大通的统计,2000年全球资本市场发行中,银团贷款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级资本市场,总规模达到了23 090亿美元。可以看出,银团贷款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主要融资方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5.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法律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是国际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而资产证券化法律关系主体和资产证券化交易流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问题。特殊目的载体(SPV)是资产证券化法律关系主体中的关键主体,在目前它有合伙式、信托式和公司式三种组织形式。在我国现有法律环境下实行公司制和信托制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在资产证券化交易流程方面我国也存在着法律障碍。但是,面对国际资本市场明显的证券化趋势,我国应该有所作为,应在相关法律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资产成本,改善资本结构,有利于资产负债管理,是在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国有资产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式。本文综述地分析了很多省份发展国有资产证券化的模式,结合沈阳市国有资产证券化现状提出了发展资产证券化的主要路径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大连市商业银行于2007年2月17日更名为大连银行。2007年3月22日,大连银行获准筹建天津分行。大连银行由此成为我国第三家由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起来跨省设立分行的全国性银行总部。4月3日,大连银行成立庆典暨“五点一线”银团贷款授信签  相似文献   

8.
《今日上海》2010,(3):49-49
进入2010年,上海又一出国资重组大戏将扛开帷幕。去年市国企以增发、配股等方式完成或启动现金融资781.05亿元,已约有270.54亿元国资实现证券化,资本证券化率达25.4%,提升了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土地证券化与城市土地储备资金筹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方式在国外已相对成熟,美国和日本的土地信托及土地债券都在本国的土地银行运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我国一方面由于土地储备制度本身运行时间较短,仍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加之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导致在现阶段无论运用土地物权证券化方式还是债权证券化方式筹集土地储备资金都存在较多障碍。  相似文献   

10.
彭文峰 《求索》2011,(12):32-33,4
文章以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为理论框架,构建资产证券化监管博弈分析模型,并依据模型对资产证券化监管进行博弈分析,认为可以通过完善资产证券化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建立健全资产证券化运作机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自律能力,来促进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保险证券化产品在国际保险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保险证券化在中国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既有开展的现实必要,也有来自保险业的内在动力。但由于我国法律环境、保险证券化产品自身的潜在风险、定价的困难、投资者约束、债券市场环境等因素,现阶段在我国全面开展保险证券化的时机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12.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证券化是近20年来国际金融界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带来了银行乃至整个金融服务业的革命,如今已成为主流融资技术之一。近年来,针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现实问题,国内学者和金融工作者对资产证券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浅析汇率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何菊香汇率和股票价格本来分属于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两个不同的范畴,然而随着国际投资证券化和多样化,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汇率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作用日渐清晰且强烈。尤其对机构投资者而言,通过证券多样化进入外国股市即...  相似文献   

14.
商业工作党委紧紧围绕上海建设“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战略目标,努力加快现代商业的发展,以建立和推进经营者竞争上岗机制为突破口,使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在建设现代化上海商业的艰辛创业中磨练成长,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具有生机与活力的发掘、培养、使用、储备人才工作,为保持上海商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商业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于2005年——2008年开展了第一次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11家金融机构(包括国开行、建行和工行等)依托于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颁布的《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框架发起了17单资产证券化项目,总发行规模592亿元(不包括次级规模).  相似文献   

16.
胡玲丽  张继恒 《前沿》2008,(3):33-35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它通过巧妙的设计,将流动性差的资产转换为流动性好的债券,借以融通资金。“如果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这是流传于美国华尔街的一句名言。如今,这个被学术界呼吁了多年、金融界盼望了多年的创新业务——资产证券化终于在我国走向了前台。本文肯定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意义,并针对其在我国发展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资产证券化--我国银行业新的融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进 《理论月刊》2002,(10):48-49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创新性的融资方式,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本文通过借鉴资产证券化技术在国际上的应用及发展来探讨我国银行业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机构的独立性风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目的机构是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关键性主体,整个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都是围绕着特殊目的机构这个中心来展开的。特殊目的机构作为证券化的中介和核心机构,在证券化过程中好比一道坚实的“防火墙”,将投资者和其他风险有效的隔离开来,它充分体现了资产证券化运作中的“风险隔离”原理。但是,在特定的情形下,当特殊目的机构的独立性不充分时或者在资产转移的过程中存在不公正的现象时,创始机构的债权人可能会否认特殊目的机构的独立法人人格或者否认这种资产转移的合法性,突破特殊目的机构和创始机构的风险隔离设计,将证券化的资产纳入创始机构的资产范围,影响特殊目的机构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9.
梁昊然 《求索》2013,(2):190-192
文章以我国推行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制度建构为切入点.对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交易结构进行全面梳理,围绕特殊目的再保险机构的设立、风险隔离机制的实现对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制度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借镜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制度推进应以试点探索为起点逐步展开.须在特殊目的再保险机构的设立、经营行为限制、治理结构的规范及信息披露义务方面针对既有制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为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在我国的推行提供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朱军 《公安研究》2014,(9):22-28
2013年公安部对葛兰素史克高管涉嫌严重商业贿赂犯罪进行立案调查引发了全社会对跨国公司在华商业贿赂行为的高度关注。为此,需要全面分析跨国公司在华商业贿赂行为的危害,探究其行为滋生的土壤,进一步完善反跨国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建立国际协作机制,强化跨国公司内部控制与自律,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规范政府行为。在严厉打击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犯罪行为的同时,为国内外企业营造合法经商的商业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