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赵海怡 《政法论坛》2022,(4):167-178
科斯所代表的“法经济学”、波斯纳所代表的“法律的经济分析”以及卡拉布雷西所代表的“法学和经济学双向校验互动的耶鲁学派”可以并称为当代法和经济学发展的三条进路。卡拉布雷西参与学科交叉研究所秉持的交互检验的双向思维、建构综合分析框架实现学科交叉融贯的研究范式,和对“法律实践所可能包含的未经分析的有效人类经验”的尊重与坚守,在克服科斯和波斯纳理论研究范式既有缺陷的基础上,为法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改进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当代法学研究的发展和中国法治建设实践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与经济之学:法经济学与经济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中笑 《当代法学》2011,(2):105-112
在经济学与法学之间存在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二门交叉的边缘学科.从学科的角度,法经济学是运用有关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法学理论和分析各种法律现象的理论法学;经济法学是研究因为存在市场失灵而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现代法学体系中的部门法学.法经济学与经济法学虽各有研究目的和学科定位,然二者同为经济学与法学相融合的产物,亦有共...  相似文献   

3.
法学研究的经济学维度——基于法律经济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 《现代法学》2003,25(6):45-48
法律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重要表现 ,它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 ;它是法学和经济学科际整合的边缘学科。本文在阐述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理论思维后 ,提出了法律经济学运动带给我们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李树 《河北法学》2006,24(7):18-20
法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重要表现,它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它是法学和经济学科际整合的边缘学科.在阐述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思维后,通过法经济学运动的启示作用,提出以经济战略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台湾地区,近年来法律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而言,台湾法学界对法律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接受程度还十分有限。从知识产品生产的供需关系进行分析,影响法律经济学这一特定法学知识生产的“供给”因素包括了法学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法学研究历史发展的路径依赖;而“需求”一端则主要表现为当下的法学学术体制以及学术界之外的种种社会因素。随着学术研究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法律经济学方法有望在未来对台湾的法学学术研究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法经济学已经作为美国各大名牌法学院的主要课程被广泛予以接受。它不单在学术上受到欢迎,而且在美国的立法、司法实践上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虽然学术界对法和经济学的兴趣也在增大,但封法经济学的接受程度远速低于美国、加拿大等北美法学院校。鉴于此,本文以法经济学在美国的发展以及比较它在其它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剑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探讨为什麽法律的创新如法经济学能在美国等北美法学院校萌芽和成长,而不是欧洲等具有深厚法学传统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在台湾地区,近年来法律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而言,台湾法学界对法律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接受程度还十分有限。从知识产品生产的供需关系进行分析,影响法律经济学这一特定法学知识生产的"供给"因素包括了法学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法学研究历史发展的路径依赖;而"需求"一端则主要表现为当下的法学学术体制以及学术界之外的种种社会因素。随着学术研究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法律经济学方法有望在未来对台湾的法学学术研究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法律经济学作为一门“将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方法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分析”的学科,是二十世纪西方法学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国内法学学者和经济学学者都对其做过一定程度的研究,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和富有创造性的鸿篇巨著并不多见,本文拟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揭示我国法律经济学研究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探讨在我国法学研究和法学人才培养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提高法律经济学研究水平的一些规律和方法,希望能引起读者的一些共鸣。  相似文献   

9.
蒋兆康  田培炎 《中外法学》1992,(1):43-48,29
<正> 法律经济学是法哲学研究及其在它指导下的部门法研究的一块新垦地,是一门科际整合的边缘学科。。一方面,它以人类社会的法律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法律的形成、结构、过程、效力、效率及改革,故成为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或法理学的一大流派;另一方面,由于它以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作为其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故又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当法学陷入严重困惑和纷争的时候,法律经济学的开拓者们以他们特有的哲学敏感,在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的现代化必须立基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科学化,而刑事诉讼研究者确立科学的法学研究方法论则是后者的基石。法学研究方法论是关于法学研究方法和思路的总体性抽象说明,它的重点在于解释说明研究过程中研究者的哲学观念和基础认知,更多的反映了研究者预设的主观价值判断和基本的学术立场。需要在区分法学研究方法论与法学研究方法、法律(学)方法论三个概念的基础上,认知法学研究方法论的特殊价值。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应以法律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为借鉴,从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的认识论基础和研究的学术认知立场三个层面入手,培塑本学科的法学研究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林少伟  林斯韦 《法学》2018,(1):79-94
法学实证研究的测评普遍存在结论互相矛盾、忽略学科异质性的测评困境。困境因测量失范而生,概念先定、叙述杂糅是其具体表现。受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和顾颉刚的"古史层累说"启发,商法学实证研究的测评应采取"先测量、后定性、再测量"的新路径,从材料、问题、方法三层面测评2000年至2015年法学核心期刊的商法研究论文,归纳出商法学实证研究的现实定义,以助商法学实证研究共识的形成。测评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商法学实证研究广受经济学影响,并伴有管理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影子。商法学实证研究现实定义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机理,是由商法学者知识结构的缺陷、核心期刊追逐热点共同造成。未来,中国商法学实证研究应当面向更密切的学科互动、更恰当的学术评价体系以及本体意识的觉醒等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2.
引论法律经济学,又称经济学法学或经济分析法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方法论来研究法律的成长、结构、效率及创新的边缘学科。它既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和法理学——法哲学的重要新兴流派,也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与法学对现实性的共同寻求,以及法学研究对于科学性的诉求都为法学和经济学的交叉提供了必然性。本文从法经济的基本假定与信条以及法经济研究方法的思想和面临的争议等方面介绍了法经济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与十年前相比,法学研究已经或正在逐渐摆脱传统和习惯所设置的狭小、封闭的学术圈子:一批青年学者渐露头角,他们广阔的视野和锐意进取的学术精神使我们有理由好未来的法学研究寄予厚望,显示不同流派的国外法学著述和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被更多地移译和展示出来,为当代法学研究培植了充足的沃土和养份;法学新学科的研究正在不断的拓宽、拓深,从而为法学研究营造了新的天地和领域;等等。然而,希望与危机并存。如果将法学同哲学、史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相比,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基本的事实,在其他学  相似文献   

15.
蔡宝刚 《法学》2004,(6):11-2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法学理论中的永恒主题 ,以往的解析由于过多注重于抽象层面而使之始终显得扑朔迷离。新制度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的实证方法 ,从制度的构架、关联、绩效和变迁的视角 ,对法律与道德的共存、互动、作用和选择等关系进行制度分析 ,以求为解读该难题提供了一种崭新而又形象的理论智识和分析方法 ,并对我国当今的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分析法学是经济学和法学两大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经济分析法学的核心思想是“效益”。在经济法学家看来,效益原则是经济分析法学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原则,法律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价值极大化的方式分配和使用资源,或者是通过法律的参与使社会财富达到极大化的效益目标。当代环境  相似文献   

17.
略论刑事诉讼实证研究方法——以经济学实证方法为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成就了经济学这一社会科学中被认为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的地位。而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学科的发展。从方法论入手,检讨现有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从实证经济学方法的科学性中寻求灵感,是提升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科学性的一条捷径。从注释方法到比较方法再到实证主义,从对策研究走向解释现象,是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走向多元和成熟的表现,而价值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的分野,是增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客观性的必然要求。更为重要的是,从方法论层面对于刑事诉讼实证研究方法进行正本清源式的剖析,才能避免实证方法的庸俗化。  相似文献   

18.
法律经济学或经济分析法学逐渐成为一种国际性法学思潮,我国法律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也必将受益于法律经济学的发展。文章围绕法律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历程,分析了经济学"公平分析"与"效率分析"、"均衡分析"和"不均衡分析"、"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对于法律制度研究的工具意义,指出我国法律院校学生教学中开设经济学相关课程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应用法学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思考我国认证制度,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认证制度进行比较,得出我国认证制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法律科学会有诺贝尔奖吗?托马斯·S.尤伦教授的论文从这个问题出发,阐述了法学学术研究的当前状态和其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在法学研究中存在一些科学方法的基本素,但一些重的、定义性的基本素被遗漏了:一个被广泛认同的理论核心或范式和普遍公认的经验或实验证实的标准与方法,这些体现科学之特性的素是作为科学的法学所应该具有的.尽管如此,法学研究已经长期存在对经验工作的关注,而且不久之前,法学研究中的理论和经验方面的工作已经增加.新近的法学理论化涉及法律的后果,其价值会通过经验和实验工作而被人们所认识.法学学术研究正在发生着清晰的变革,这种变革使得法学研究更像科学.此文是美国新时期经验主义法学的代表作,对今天中国的法学研究不无裨益.尤伦教授1946年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分别获得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文学士学位、英国牛津大学文科硕士学位、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Swanlund教席教授、法学教授.尤伦教授是美国法经济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有“法经济学的祖父”之称,是美国法经济学研究的最早倡导者、推动者和积极参加者之一.其声名远播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中国等国家,是一位享誉国际学术界的著名法学家.尤伦教授著述丰厚,其著述在法经济学学科的引证率位居英文文献前十名,代表作有《法和经济学》、《认知、理性与法律》和《环境政策的基础》,其中,《法和经济学》一书已被翻译成中文、日文、西班牙文、韩文、法文和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