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0年冬,湖南华容县生产队长贺凤生到北京向毛泽东告御状。贺凤生的父亲贺晓秋当年曾同毛泽东一起参加了韶山地区农民运动。毛泽东亲切地接见了贺凤生。贺凤生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一见毛泽东就把憋了一肚子的话全倒了出来:“主席,您晓得农村现在的情况吗?晓得下面刮‘五风’吗?晓得现在有些干部作风坏吗?您想不想听听这些情况?”毛泽东高兴地说:“好哇,我正需要听听这方面的情况,越具体越好,要真实情况,不要掺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只有贺晓秋的儿子才有这么好的礼物送给我。”贺凤生不假思索地掏出一摞子大跃进集体食堂油印餐票递给毛泽东,…  相似文献   

2.
1925年底,毛泽东悄然回到了韶山。是否真是因病请假,史家至今认为是个谜。事实是他并没有休息。在韶山的半年多时间里,他走亲会友,访贫问苦,发动农民。韶山人在毛泽东的调摆下,终于走出狭小的天地,把眼光从劳作的土地上抬起,集合到了“革命”、“造反”的旗帜下。毛泽东在这里放了一把“火”,泥脚杆子们用这把“火”去“烧荒”……  相似文献   

3.
博采之窗     
毛泽东是湖南湘潭韶山人,他的饮食习惯,一辈子都保持了一个农民的朴实和简单,很富有地方特色,基本上没有超出湘菜口味。现在韶山、长沙、上海、北京等地许多餐馆推出的“毛家菜”,有的菜的原料虽曾是毛泽东吃过的,但价格却很贵,菜名也神乎其神,这是对毛泽东简朴饮食的异化,我们必须恢复它的本来面目,看看毛泽东所吃过的菜和他的饮食习惯。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是在韶山、  相似文献   

4.
《湘潮》2015,(6)
<正>韶山冲的木匠张有成,年纪比毛泽东略大。毛泽东在儿时常和他一起放牛、砍柴、玩耍,建立了深厚友谊。张有成住在韶山通往湘乡的山坳上。毛泽东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期间,遭到国民党枪兵追捕,匆忙之际,他跑到张有成家躲了起来。枪兵寻到张有成家时,他不慌不忙,应付自如。他告诉枪兵,刚才看见一个穿蓝长衫、蓄西式头的人,从山埂上往湘乡那边跑了。枪兵问他:"你怎么不抓住他?"张有成说:"一个教书先生,我干嘛  相似文献   

5.
吴义国 《湘潮》2021,(3):55-55
“韶山五杰”是指毛福轩、钟志申、庞叔侃、李耿侯、毛新梅5人。他们是第一届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最早的5位成员。1925年2月6日,毛泽东和妻子杨开慧带着毛岸英、毛岸青回到故乡韶山。在组织农民协会的运动中,毛泽东发现毛新梅、庞叔侃、钟志申、李耿侯等人政治热情和阶级觉悟高,在与从安源煤矿回乡的共产党员毛福轩商量后,决定吸收这些优秀的骨干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韶山建立党的支部,领导韶山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6.
1925年2月初,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韶山养病.在养病的六个月里,他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在韶山成立了“雪耻会”和中共韶山支部,开展平祟、阻禁斗争.韶山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地主豪绅的恐慌和仇视,湘潭西二区上七都都总、团防局长成胥生派人向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告密,要求派兵逮捕毛泽东.赵恒惕早就视毛泽东为眼中钉,连忙密令湘潭县团防局会同成胥生逮捕毛泽东.  相似文献   

7.
钟志申(1893—1928),湖南湘潭县人。童年和毛泽东一起在私塾读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月,钟志申陪同毛泽东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马日事变"后在湖南从事地下工作。1928年初,由于叛徒出卖而不幸被捕,同年3月12日在长沙英勇就义,时年35岁。  相似文献   

8.
文运昌是毛泽东的表哥,尽管文运昌大毛泽东9岁,不过两人长得特别像,如果稍微不注意,就会把他们认错。1925年毛泽东以养病为名,悄悄回到湖南韶山,积极组织农民运动。听说毛泽东回至4韶山,反动军阀立即派兵来抓,结果在文运昌机智勇敢的掩护下,  相似文献   

9.
正大革命时期,青年毛泽东为了用大量的事实驳斥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种种责难,于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不畏难苦,风尘仆仆,亲赴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醒陵、长沙5县城乡考察。1月5日他来到家乡韶山,乡亲们敲锣打鼓把他迎进毛震公祠,接着他作了激动人心的演讲。毛泽东这次离开韶山后,继续投身在革命的洪流中,挑起中国革命的重担,决心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改造中国  相似文献   

10.
博览之窗     
毛泽东的 游泳情绪 按常理,生长在山区的人一般不擅游泳,但在湘中韶山长大的毛泽东却与游泳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便是游泳。北戴河、长江、湘江、邕江和韶山水库等地都留下了他劈波斩浪的英姿。说来也巧,“毛泽东”、“毛润之”当中的“泽”字和“润”字竟都与水有关联,更给这位“泽润东方”的伟人平添了几分神奇色彩。郭沫若参观毛泽东旧居时曾说:“毛主席是少年游小塘,青年游湘江,老年游长江”。得益于水的滋润和启迪,毛泽东创作了《沁园春·长沙》、《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等名作。毛泽东酷爱游泳,还因为游泳是他表达生  相似文献   

11.
韶山出了个毛泽东,韶山也因为毛泽东而名扬天下。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怀着对毛泽东的敬仰来到韶山。韶山这个小小的山沟里迎来了四海佳宾、五洲贵客。曾几何时,由于对毛泽东的神化,韶山也笼罩着一圈神秘的光环。如今,伟人长逝,唯有风物依然。神秘的光环摘去了,伟人走向人间,韶山也回归了大自然。然而,韶山这个偏僻的山村,为什么走出了毛泽东这样一位历史伟人?人们不禁设问,不禁探求。“山川资俊杰,时势造英雄”。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参观韶山时挥毫题写的这两句诗,也许能给人以启示。亲爱的读者,让我们一起和着那古老的韶乐,沿着那古老的韶河,去追溯它的远古,去寻找它的过去,撩开它神秘的面纱,再现它纯真壮美的景观……  相似文献   

12.
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怀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志向离开了故乡韶山到外地求学。1918年,“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毛泽东开始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之中,从此,他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从1918年到1976年的58年时间里,毛泽东怀着浓烈的眷恋之情,六次踏上养育他的故土韶山,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留下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1919年10月,毛母病危,毛泽东闻讯后立即从长沙赶回韶山此间,正当毛泽东忙于驱张运动之时,接到了大弟毛泽民从韶山寄来的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毛泽东立即带着小弟毛泽单,直奔韶山…  相似文献   

13.
文萃苑     
《先锋队》1999,(11)
毛泽东的“原配”夫人罗氏《西行漫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毛泽东说:“我对女人不感兴趣。我14岁的时候,父母给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我并不认为他是我的妻子。”《韶山毛氏族谱》记载,和毛泽东有一次婚姻的那个女子姓罗,韶山人。1889年出生,1910年去世。毛氏宗族1911年和1941年两次修纂族谱,都把罗氏列为毛泽东的原配。后一次把杨开慧列为继配,把贺子珍列为再娶。罗氏在毛家地位是得到认可的。毛、罗两家是世交,上两辈就有亲戚关系。罗氏祖母毛氏是毛泽东祖父的妹妹…  相似文献   

14.
《新湘评论》2021,(2):F0002-F0002
1925年,毛泽东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他在自家横屋里的四方桌以打牌为掩护,召开小型会议,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号召他们团结起来,向土豪劣绅开展斗争,先后创办20多所农民夜校,建立农民协会,成立雪耻会,开展平粜阻禁等。同年6月,毛泽东在卧室阁楼主持毛新枚、李耿侯、钟志申、庞叔侃等4人的入党仪式,建立中...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研究,不是停留在书斋里,而是以活生生的现实为依据进行的,这就使他的研究结论必然超越教条主义者,甚至为他们所不容。1927年1月4日起,毛泽东以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身份,在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监察委员戴述人等陪同下,长衫草履,徒步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农民运动。历时32天,行程700公里。回到武汉后,他很快将考察所见所思,写成了2万多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上报中共中央并中共湖南区委。毛泽东在这个报告中,热情称颂农民运动“好得很”,驳斥了党内外怀疑和指责农民运动的论调。中…  相似文献   

16.
张兴德 《党史博采》2022,(11):27-29
<正>(一)毛泽东1925年秋写的《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诗词中的上乘之作。其情绪之乐观通达;思想哲理之深刻;艺术上的含蓄蕴藉;意境之浩渺辽阔;文词之优美新丽,在古今诗词中并不多见。1925年毛泽东因病回到家乡韶山,一边休养治病,一边发动、组织群众开展革命活动。他在韶山的工作卓有成效,引起反动军阀和地主们的警觉。这年8月,湖南军阀赵恒惕阴谋下令逮捕毛泽东。毛泽东紧急离开家乡,去长沙向长沙区委汇报工作情况,并经长沙去广州工作。就是在长沙停留期间,他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词。此词正式发表于1957年1月创刊的《诗刊》,让我们先来看全词:  相似文献   

17.
“住不下到我那边房子去住,那里能架铺”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 第二天清早,毛泽东看到了正在禾场上忙着干农活的农民李文贵。李文贵做梦也没有想到毛泽东会这么早突然出现在自己家门口,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急急忙忙从家里拖出几条板凳,让毛泽东等人在禾场上坐下了。毛泽东坐在地坪里的长凳上,笑容满面地和他拉起了家常。  相似文献   

18.
毛福轩,1897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早年跟随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1922年,毛福轩和毛泽民一起受党组织派遣到安源煤矿从事工人运动,同年底在安源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初,毛福轩与毛泽东先后回到韶山从事农民运动。同年6月,在毛泽东主持下,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党支部成立,毛福轩任支部书记。1927年初,毛泽东回到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毛福轩向毛泽东汇报了湘潭等地的农民运动情况,并自始至终陪同和协助毛泽东走遍考察的5个县。正是这次考察,毛泽东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8年春,毛福轩被党调往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出版…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二七年 1月4日开始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离开长沙抵湘潭。 1月5日自湘潭到韶山。 1月10日离开韶山到湘乡。 1月15日从湘乡到衡山。 1月21日山衡山返回长沙。 1月27日又从长沙去醴陵。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与湘乡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韶山毛氏二修族谱》清楚地记载着韶山毛氏的开山鼻祖毛太华是从湘乡迁去的。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曾对他的秘书谭政说过:“我也是半个湘乡人。”延安时期,毛泽东与斯诺谈话时,无限眷念湘乡外婆家,深情地回忆了在湘乡东山学校求学的情景。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篇文章里,毛泽东多次提及考察湘乡农民运动的情况。建国以后,毛泽东与湘乡的亲朋故旧有着密切的交往。绯紫桥(今菲梓桥)在现在的湘乡火车站附近。然而,谁会知道,毛泽东的祖先500年前是居住在这里的呢?毛泽东的20代祖先叫毛太华,是韶山毛氏的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