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恒斌 《工会博览》2005,(21):70-71
人们经常把法官比做天平,用公正之心平衡世间善恶。但对于法官来说,天平的两端除了善与恶、强与弱,还承载着什么?汗水、泪水、责任、法律的精神、社会的信任……她体重只有80多斤,身患低血糖、颈椎病、肠胃炎、神经衰弱等病症,但连续10  相似文献   

2.
武健 《法制博览》2011,(4):13-13
朱熹被一些人视为东方圣人。这位朱子老师对“善良”这门学问做过深刻研究,如何才能善呢?朱子说,天理为善,人欲为恶。所以要存天理,灭人欲,否则便是禽兽。这位朱圣人当年在浙江任高等法院院长的时候,和台州州长唐仲友,为争夺一个漂亮妓女的芳心,进行PK。结果朱圣人不幸落败。  相似文献   

3.
关于武则天要谋皇后之位,史书上有一个惊人情节:武则天亲手扼杀自己的幼女,嫁祸于王皇后,使高宗恶之,忿然罢黜,皇后的位子便自然封给了武则天。  相似文献   

4.
心在高处     
乔键 《工会博览》2005,(7):78-78
从事教育工会工作已经两年有余。对之 有了几分了解,几分熟悉,也有了几分收获。 但在新的5年轮回中为教育工会尽自己微 薄之力时,如何摆好自己的位置?特别是心 的位置。这里的心,不是新旧的新,而是人心 的心。那么我想:把心置于高处,是我们在任 何境地里,无论是顺境、逆境、恶境、绝境中, 都能把握自己、面对人生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青丝 《法制博览》2010,(10):39-39
清末谴责小说《老残游记》里提出了一个很新奇的观点,“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作者刘鹗提到的“清官”,指的是野心和权欲无限膨胀,要做官且急于做大官,从而不择手段的人。他们与赃官的区别,在于“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所以刘鹗认为,这些人在刚正清廉、不谋私利的面具下,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涉黑犯罪数量不大,但涉恶犯罪问题较为突出。“边缘少年”和“问题少年”是涉黑涉恶犯罪的高危人群,涉黑恶犯罪有向中小学校园渗透的趋势。城乡结合部、新兴城镇和治安秩序差的农村地区是未成年人涉黑恶犯罪易发的区域。黑社会亚文化、网络文化和同龄群交往对未成年人涉黑涉恶犯罪的影响较大。未成年人涉黑涉恶犯罪有“自立犯罪帮伙”、“主动加入犯罪帮伙”和“被动加入犯罪帮伙”三种模式。根据未成年人涉黑涉恶犯罪的特征和模式分析,应采取针对性的社会管理、教育方式、警务改革、完善法律制度等措施,以防控未成年人涉黑涉恶犯罪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郎咸平 《法制博览》2010,(12):35-35
茫然之一:就知道赚钱中国人有个毛病:就知道赚钱,为了这个目标可以不择手段。比如,面对“毒奶粉”事件,你一夜之间发现,那些“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广告全是骗人的!  相似文献   

8.
正处于身体发育最佳时机的青少年,需要吃好一点,穿好一些,这本无可非议,但有的青少年喜欢贪小利,有机会就顺手牵羊,将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每得到一次,就获得一次满足,占有欲望一步步膨胀,结果得寸进尺,一发不可收.从小贪小利,势必使这些青少年变得贪婪起来,不择手段地向父母一味索取,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将贪婪的双手伸向他人,就会到社会上去寻找目标,最终触犯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  相似文献   

9.
《工会博览》2013,(35):38-38
顾名思义,投机主义就是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择手段,不按规则办事,视规则为腐儒之论,其最高追求是实现自己的目标,以结果来衡量一切。在职场上,同样存在这种投机主义现象。比如,工作上我们总会遇到些急功近利的同事,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惜巧言令色或者阿谀奉承,甚至通过牺牲他人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对于这种现象,作为职工一员您怎么看?  相似文献   

10.
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步入具有"两升一拓"时代特征的合作共赢新时代,即所维护的核心利益从捍卫主权、推动发展升级为促进合作共赢,所追求和倡导的核心理念从伸张正义、搁置争议升级为主张正确义利观;所惠及的范围从第三世界国家、周边地区拓展到全球共同发展。由此而来的,中国周边外交通过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其"亲、诚、惠、容"的理念、"树典范"的定位、"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野和"点面线片相结合"的实践内涵,优先推动周边共建睦邻友好、互利共赢典范。但是,中国周边外交面临着大国零和博弈、恶邻以小恶缠、周边存疑平衡的综合困境以及"繁荣稳定中断"、"恶邻挟强自重"、"大国意外对决"的灾难性风险。而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有护霸之心、无超越之备,有激化矛盾之策、无管控风险之力,有肇事逞威之能、无正视事实之心,其后果正在逐步加大三大灾难性风险。中国要与周边走通、走宽共建睦邻友好、互利共赢典范新路,必须促进各方实现"管控超越"、"制度超越"两大共同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