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长廷以“宪法”为主轴的有关“宪法一中”、“宪法共识”、“宪法各表”等两岸政治关系论述既有许多值得肯定之处,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局限。其值得肯定之处主要表现在:是民进党阵营中相对务实、理性的政治主张;是他长期以来深度思考的心得汇整;是试图打开民共僵局的积极尝试;是化解台湾内部蓝绿对抗的有益探索;是摆脱绿营“逢中必反”思维的建设性主张。其问题与局限主要表现在:并未接受“一中”框架;并未放弃“台独”立场;带有折衷主义和模糊主义的双重色彩;论述逻辑有欠严谨和规范。今后谢长廷先生有待于从内容和逻辑两个方面对其论述加以进一步修正或完善,使其论述早日成为一个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所裨益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1996—2005年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不平凡的10年,贯穿这10年发展的主线是两岸围绕要不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进行复杂而激烈的“统独”大对决,10年的较量测试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各方的底线和能量,大陆牢牢掌握打击、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战略优势和有利条件,美国插手台湾问题的程度加深,“台独”走向衰落。这10年是两岸关系发展无法回避的必经阶段;对大陆而言,“促统”越不过“反独”的阶段;对台湾而言,  相似文献   

3.
有钱能使鬼推磨,已经落伍;有钱能使磨推鬼,正在时髦。 前一阵子,某乳品企业“爆”出“新闻”,又把人们吓了个胆战心惊。一时间,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后来,终于真相“小白”,原来是该企业遭遇了竞争对手的“恶搞”。  相似文献   

4.
赵玉芹 《工会博览》2009,(10):31-31
近两年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小屯矿工会按照峰峰集团公司工会提出创建“四会五家”的新任务、新要求,面对冀中能源大集团组建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紧密结合矿党政中心工作和工会实际,坚持抓好自身建设,不断强化自主管理,努力提高工作整体水平,继2008年4月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之后,2009年1月又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荣誉称号,成为整个集团为数极少的连续荣获两个国家级荣誉的基层单位。同时,也被冀中能源集团工会评为“模范职工之家”。  相似文献   

5.
现在当公务员有“终南捷径”吗? 答:有!捷径有三,最优者为“官二代”、“官三代”,家中父母辈、爷爷奶奶辈吃“官家饭”,带“长”字者尤佳;次优者为富家子孙,家中有的是钱,也自可换来“顶戴花翎”;末优者为“杨家女儿”,颇有姿色,傍上了某长,也就能“从领导的床上坐到主席台前”。并且此i捷径,绝不看资质高低、有无真材实料等。  相似文献   

6.
2003年的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在趋于越来越复杂的同时继续沿着两个轨迹发展,一方面在祖国大陆推动和台湾社会各界配合下,两岸交流成就非凡,实现两岸“三通”成为两岸的基本共识;一方面由于陈水扁提出“2004.年3月进行防卫性公投”、“2006年12月完成台独制宪”、“2008年5月实  相似文献   

7.
“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反映,深刻体现了贯穿这一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和新时代发展的实践逻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自信自立是这一思想的鲜明特质,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反映,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守正创新是这一思想的理论品格,是立足现实,坚持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知与行辩证统一的必然结论;问题导向是这一思想的实践品质,标注了这一思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系统观念是对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原理的实践概括,体现了这一思想的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胸怀天下是态度境界,也是我们认识中国和世界关系的“世界”观,体现了这一思想的进境和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8.
《工会博览》2008,(19):46-46
为了发挥人才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市糖业烟酒公司在2005年提出了“人才强企”战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第一资源”的理念,在积极引进企业急需人才的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坚持把对内挖潜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  相似文献   

9.
记者近日从市总工会获悉,今年本市共推荐“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2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奖单位14家,其中班组7个,企事业单位7个,评选比例与去年基本一致。在32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推荐者中,企业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19人,占59%;科教人员6人,占19%;企业负责人2人,占6%;农民工2人,占6%;工会干部2人,占6%;其他3人,占9%。在各类人员比例分配时,反映出向企业一线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倾斜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台湾地区30余年的所谓“民主化”实践,形成了两党轮替的制度环境和两党主导的政治结构,并在历次选举中多次上演。在这样的政治语境中,“第三势力”发展空间受限逐渐成为一种普遍认知乃至思维定式。近年来岛内中间选民显著成长,国、民两大党实力对比失衡,“第三势力”自主性增强,为“第三势力”发挥影响力、谋求新突破带来新机遇。2022年“九合一”选举中,以台湾民众党为代表的新兴“第三势力”夺得新竹市,并在台北市长选举中表现不俗,显示在一定选民结构、选举环境和选战策略的耦合下,“第三势力”具备打破岛内政治环境结构性限制的空间和实力;尤其是与传统“第三势力”的式微相比,实现地方执政且赢得14席县市议员更凸显了民众党的一枝独秀。当然,选举结果与民众党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政党成立时间尚短、基层经营不足、选举经验缺乏等,并不足以掩盖其发展势头。2024年“大选”和“立委”选举,是岛内政治格局重新洗牌和检验“第三势力”实力的重要节点,以民众党为代表的“第三势力”能否争取中间选民凝聚基本盘,提高民意支持度向选票的转化率,以及根据国民两大党的选举布局和竞逐态势制定正确的选战策略,将决定其未来一段时间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