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碳复写笔迹的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交往中,无碳复写纸以其使用方便、适宜电脑打印、字迹清晰、复写份数多、不污染手指及其他文具纸张、色料保存时间长等优点在银行、税务、保险、通讯等领域都有比较广泛的运用。由于无碳复写纸在民事、经济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无碳复写纸对证据进行伪造,投机取巧,扰乱了社会正常、公平的交易秩序。  相似文献   

2.
笔迹鉴定意见作为诉讼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证据类别之一,因其对鉴定人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倚重,证据科学可靠性易受质疑。量化检验范式引入笔迹鉴定具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试图撷取、梳理国内外理论实践对量化检验在笔迹鉴定中的成果,分析当下量化检验在笔迹鉴定运用中艰难性,从而探讨将定量检验和传统的定性检验有机融合的具体模式,以期为探索笔迹鉴定意见争议的庭审质证机制、笔迹鉴定争议解决模式与路径提供有益之借鉴,从而减少争议和重新鉴定的可能性,提升笔迹鉴定意见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经济的日益发展,在日常工作、生活和交往等活动中,人们往往要把自己各种形式的签名在文书中使用。签名笔迹真伪的鉴定目前占笔迹鉴定的很大部分,而其自身的特殊性也成为笔迹鉴定的难点。文章通过分析签名笔迹的特点,结合笔迹鉴定得几点体验总结出笔迹鉴定的注意问题,以期对笔迹鉴定实务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笔迹是书写运动的轨迹,在观察静态特征的同时运用其动态特征,无疑可以提高笔迹鉴定的水平。但如何获取字迹的书写压力、书写速度和加速度等动态特征,目前还是个难题。笔迹心理学中笔迹线条主动触觉的分析是将笔迹书写时的压力与速度贯穿于字迹观察分析的始终,将其运用于笔迹鉴定,可在传统的笔迹鉴定二维平面字迹特征的视觉观察分析模式基础上,将视觉观察与触觉体验相结合,形成字迹形态二维平面特征与书写时笔向下的力度,和沿笔画书写的速度相结合的四维特征观察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5.
1997年11月23日深夜1时,湖北省某地石桥村村民肖某某(女)及其儿子曾某某被杀死在自家床上.母子俩头部、面部、身上共有40多处锐器伤和钝器伤,未发现被盗及强奸迹象.但在死者家厨房的泥土地面上发现有罪犯用单刃刀具刻写的26个自左向右、弧形排列的文字:某某某你的儿子曾某某强奸了我们黑社会老大的女儿要你死”.侦察部门以文字为线索,收集笔迹样本,结果发现死者的邻居曾某某行为可疑,笔者深入现场,  相似文献   

6.
随着伪装笔迹鉴定需求的增大及错误的增多,其科学性也备受争议,而本文作者一直坚信伪装笔迹的鉴定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的,解决此问题是解决其他技术问题的先决条件.文中围绕伪装笔迹必然能够反映书写人固有书写习惯这个核心,从其特点及鉴定条件等方面来探讨其鉴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龙勉 《刑事技术》2005,(3):58-59
1案件简介某月27日6时30分,一男子到某火车站售票厅小件寄存处寄存一黑色提包。同日9时至12时,该寄存处4次接到电话,称提包内有炸药,并要求将包转交站长。12时15分,公安机关接报案后开展工作,在提包内发现了一封恐吓信、两包鼠药和一个用报纸包裹的闹钟。恐吓信的主要内容是:要求某火车站站长在27日12时之前将叁万元现金存到建设银行户名为“陈某”的龙卡帐户上,否则将在火车站及旅客列车上投毒和爆炸。末尾署名“陈某”。时值“春运”来临,案情影响重大。2文件检验技术的作用2.1为犯罪嫌疑人准确“画像”12月28日,文检技术人员开始接触恐吓…  相似文献   

8.
韩彬 《法制与社会》2013,(29):128-129
笔迹检验是经济案件侦破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作用在于揭露与证实犯罪,提供侦查线索和诉讼证据,划定侦查范围,指明侦破方向。随着反贪污贿赂形势的发展,犯罪嫌疑人采用伪造票证,涂改单据,篡改合同,摹仿他人签字等手段进行经济犯罪的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量的贪污贿赂案件的证据材料需要进行鉴定后才能作为证据使用。经济犯罪案件一般来说嫌疑范围比较广,涉及的人员比较复杂,因而侦破难度也较大。但只要详细了解案情,认真搞好调查工作,把作案的时间,地点,手段和犯罪嫌疑人接触条件摸清楚,并可能把犯罪嫌疑人的书写习惯和其他人员准确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9.
孙晓武 《法制与社会》2014,(16):247-248
笔迹鉴定是司法案件侦破、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司法实践操作中,由于委托机关办案人员缺乏对文检专业知识的认识,在收集文检样本材料的程序及方法上,往往重视不够而降低了样本材料的鉴定可靠性。为此,本文将结合文检专业工作实践,从笔迹鉴定样本材料规范性收集上展开论述,以提高最终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1300多年前,在藏族地区有种叫“ ”的文字,这种文字来源于阿拉伯文字,由于这种文字太简单,很多意思表达不出来,不便交流,松赞干布时期,派桑博扎等人到印度学习文字。桑博扎学习了当地十几种文字,回来后桑博扎在“ ”文字的基础上结合印度文字,发明了现在的藏族文字。作为三大佛教语系之一的藏文,它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藏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凌宏  张江 《刑事技术》2010,(6):60-60
笔迹检验是确认文件是否存在添改事实的方法之一,通常这种方法多适用于添改人与原文件书写人并非同一人、且添改文字较多、具备一定检验条件的情况。然而,在笔者参与鉴定的一起添改变造文件案件的检验鉴定中,却是通过对一“横笔笔画”的准确鉴定确认了原文件书写人添改变造文件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笔迹鉴定相关理论问题的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加以指导。笔迹鉴定的内涵问题、所解决的"同一"问题、科学依据问题和鉴定结论的科学表述等均属笔迹鉴定的理论研究范畴,深入研究这些理论问题,对提高笔迹鉴定质量,保证笔迹鉴定结论科学可靠性与可信性的高度统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的深入开展,执法程序逐步规范,对证据的采信要求越来越高,笔迹鉴定作为法定证据,在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中,其重要价值得到了近一步体现.特别是笔迹鉴定结论科学性、客观性较强的特点,不但为侦查提供了可靠的线索和准确的方向,而且还有效地防范和应对犯罪嫌疑人不供或翻供现象,对增强公诉效果,认定犯罪事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勇 《天津检察》2007,(4):63-63
最近,我受理了一起笔迹鉴定申请,鉴定的对象是一张“中国农业银行转帐支票存根”,检验鉴定要求是:该“中国农业银行转帐支票存根”用途栏内“刘某某”的签名字迹是否为嫌疑人刘某某所写。经检验发现:“刘某某”的签名字迹运笔,字形、布局、手法均为反常,与刘某某的样本字迹比对发现,两者书写风格、书写水平及单字的写法、连笔动作、笔划搭配比例等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庭科学的迅猛发展,国家更新了一批鉴定标准和技术规范,但由于我国司法体制的独特性,相关标准在适用时依然会造成困惑。立足标准的适用性并运用比较法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欧洲和美国笔迹鉴定相关标准分别进行介绍,并进一步与我国笔迹鉴定标准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标准制定组织所制定的鉴定标准在基本架构、标准内容、结论表述方式等方面均有不同。针对上述比较发现的不同,以小窥大,分析差异的产生原因,同时注意到国内笔迹鉴定标准在内容和体系上亦有不同,对此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笔迹鉴定现状提出建议,以期为笔迹鉴定实践及未来标准修订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6.
孙津洲 《天津检察》2007,(1):58-58,61
当今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已在各个领域广泛运用,但该项技术在司法鉴定领域的运用还有待于探索、开发。为此,笔者拟从笔迹鉴定,印章鉴定、污损文件鉴定、印刷文件鉴定四个方面对计算机技术在文件检验鉴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由于签名笔迹字数少、可摹仿性强的特点,长期以来,摹仿签名笔迹鉴定始终是笔迹鉴定的难点。笔者从不同类型的摹仿方法出发,讨论不同方法下摹仿签名笔迹的特点,总结其特征规律。同时要重视笔迹鉴定过程中了解相关案情,为识别是否存在摹仿现象提供线索。在此基础之上,对比摹仿签名笔迹特征的变化规律,并从摹仿签名笔迹特征反映构成方面系统性地进行鉴定,鉴别是否存在摹仿签名的情况。通过撰写此文,以期对摹仿签名笔迹鉴定实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我摹仿笔迹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治辉 《政法学刊》2002,19(4):56-58
自我摹仿笔迹是一种新出现特殊的摹仿笔迹,由于其自摹仿的特殊性而使得鉴定人容易产生识别与判断的错误。为了完善摹仿笔迹鉴定的理论以及正确的鉴定自我摹仿笔迹,应结合案例与实验,弄清自我摹仿笔迹的形成机制、特点,改进识别的方法、完善鉴定规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申请笔迹鉴定的民事案件数量不断增加,类型日渐丰富.摹仿笔迹在民事案件中始终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尤其在涉及到经济利益和劳动争议的案件中,不少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承担风险,摹仿他人的签名字迹,制作非法合同或协议.近期笔者参与办理了三起摹仿签名笔迹的鉴定,经过分析和总结,获得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遗嘱笔迹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案例分析、比较研究而获得不同种类遗嘱笔迹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鉴定的难点,并提出伪装书写遗嘱笔迹、受客观条件影响变化的遗嘱笔迹识别以及同一认定鉴定的方法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