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翠 《学理论》2014,(23):288-289
当前对幸福观的研究是个热点,但针对与女大学生幸福观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女大学生是一特殊群体,接受过高等教育,是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她们的幸福观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正确幸福观的形成对她们自身的全面发展也是至关重要。当前,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女大学生的幸福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出现了偏颇。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4)
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总体较高,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家庭、道德、金钱、个人奋斗等要素。他们的幸福观受到了宗教信仰、人际交往、教育、社会不良价值观、对幸福的认知误区等因素的影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确立,促进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与认同,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丰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幸福的情感体验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端阳 《学理论》2013,(8):261-262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具有增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吸引力、丰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创新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模式、提升大学生在幸福观教育中的主体性等功用,通过构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网络平台,提高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优化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等途径来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4.
吴海燕 《学理论》2013,(32):384-385,392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建设"幸福中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大学生在幸福观方面存在着对幸福内涵的理解有失偏颇,缺乏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需要以社会实践为依托,通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化学校文化环境来提升大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幸福是人们美好的向往,是人生中永恒不变的主题。[1]幸福观的培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幸福观、思想政治教育观为理论依据。首先,以大学生幸福观培育的内涵为基础,并探讨其意义;其次,总结了大学生幸福观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升大学生幸福观培育的四方面路径。  相似文献   

6.
幸福既是人们永远不变的一个追求,也是人们都很关注的一个话题。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基础,调查和研究大学生关于幸福观等问题的认知情况,了解和把握影响大学生幸福满意度的诸多因素,并积极探索帮助当代大学生培养和树立正确幸福观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存在着一些偏差,淡化了幸福观的社会价值性,当前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科学的幸福观,对幸福观问题进行文献综述,对幸福的内涵、幸福观的构成要素、幸福观影响因子等进行探究,特别突出了价值观在幸福观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玉涵 《学理论》2014,(1):104-107
幸福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在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人们对幸福的看法各不相同。幸福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总体评价,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的体现。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和物欲的急剧膨胀,当下的人们越来越感到迷茫。大学生是主流价值观的塑造者和载体,正确的幸福观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将会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其中有一部分大学生不但没有树立更为坚定的人生意义,相反,常将"郁闷"挂于嘴边,将"空虚"表现为常态,幸福观显露出的缺陷与不足,实在令人担忧。以广西大学学生为例,通过对大学生幸福观情况的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的幸福观,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为他们寻找自己的幸福之路找到一个突破口、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幸福感现状不容乐观,其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心态问题。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正确幸福观,如何从心理的角度对其进行健康的教育,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的幸福感现状,及其心理影响因素,并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培育探讨。  相似文献   

10.
调查研究当前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并找出影响因素,针对高校女大学生提出如何改进其学习生活环境的建议。并提出着重对高校女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安全意识教育、道德伦理教育和性教育,以培养出品学兼优且有较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新时代女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幸福观是主体基于"幸福"问题而形成的认知、理解、判断和抉择,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伴随着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观冲突,主流幸福观导向出现偏差和缺位,主体幸福观存在普遍扭曲和缺失状况。现代人的幸福观呈现多元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标签化"的生活幸福观、"趋利化"的事业幸福观、"功利化"的人际交往幸福观三个方面。当代国人欲走出幸福观异化困境,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导向,以确立正确的幸福观;强化主体幸福观的教育和引导,以形成合理的幸福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2.
张宇萍 《学理论》2014,(3):295-296
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而正确的幸福观是实现幸福人生的重要保证。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培养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有助于他们福而思进、立志勤学,既可以增强他们为个人的幸福事业而奋斗的信心,也可以提高中华民族创造与感受幸福生活的能力。因此,幸福观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幸福观日益受到重视的社会背景下,在借鉴有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学生幸福观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贺智慧 《学理论》2013,(7):20-21
幸福观直接影响并指导着人生的实践。幸福观教育是使人们树立科学的幸福观的关键。旨在探究幸福观教育对和谐社会的作用,即在内容上对和谐社会建设起着导向作用,在机制上对社会有协调矛盾的作用,在心理层面上对人们具有心理调控的作用,还在方法上使和谐社会建设具体化、生活化。  相似文献   

14.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幸福观是理论逻辑、时代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有机统一。理论逻辑维度,习近平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赓续与发展,是对历代共产党人幸福观的坚持与深化,是对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吸纳与超越;时代逻辑维度,习近平幸福观把准了幸福的时代脉搏,解答了幸福的时代课题,指明了幸福的时代方向;价值逻辑维度,习近平幸福观以个体幸福为第一要旨,以人民幸福为核心要义,以人类幸福为愿景旨归。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1,(3)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延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回答了"为谁奋斗,如何奋斗"的重要问题。发挥其当代价值满足了应对复杂多变社会环境的需求,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幸福生活提供了合理渠道。面对新的时代背景,通过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对青年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发挥奋斗幸福观的作用,对实现中国梦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倩 《侨园》2022,(Z1):82-83
<正>新时代奋斗幸福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站在人民的角度,以劳动创造为途径,以理想信念为源动力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它对于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奋斗幸福观以及培育民族复兴担当使命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历年新年贺词的讲话中言简意赅揭示了奋斗与幸福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意蕴深远、  相似文献   

17.
蔡建满 《学理论》2013,(17):380-381
现今的高职学生幸福感淡化,缺乏幸福感,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高职学院"两课"教师应当结合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实际的状况,将"幸福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幸福感,帮助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1)
对幸福的渴望是千百年来人们奋争不息的动力源泉。中国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体现出了集体主义的特点,同时也受到了中国文化价值观中两大幸福观的指引。本文从对中国人幸福感影响较大和具有指引作用的三大幸福观——集体主义幸福观、追求理性之乐的幸福观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幸福观三个方面入手,具体探讨了三大幸福观对中国人幸福感的影响,期望人们能够在正确幸福观的指引下获得深刻而持久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关于"幸福"的中西方哲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幸福的探讨最早源于哲学领域.在西方哲学视阈下,幸福观按不同时期和内涵分为感性主义幸福观、理性主义幸福现、基督教幸福观.在我国传统哲学中,儒家、道家以及后来引入的佛教分别提出了儒家幸福观、道家幸福观和佛教幸福观.对比中西方幸福论的发展与异同,追根溯源寻找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时幸福的认识历程,将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入理解幸福.  相似文献   

20.
舒永正 《学理论》2013,(22):41-42
幸福观和人性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对人性的认识不同,其幸福观之间也必然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马克思和边沁的幸福观上,他们立足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幸福观。马克思立足于人性的社会性、发展性和具体性之上,得出了现实的幸福观,幸福就是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最终达到人的全面解放。而边沁则立足于启蒙思想的人性观,把人性视为一种自然性、永恒性和抽象性的东西,所以认为人的幸福就是快乐,快乐即幸福,人都是趋乐避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