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海旭 《学习导报》2010,(14):49-49
说到人际关系,人们会立刻想到“搞交际”、“拉关系”等一些负面的做法。其实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需要重视人际关系。科学理解并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公共权力因素,往往在人际关系方面比普通的公众更具复杂性,人际关系冲突的情景往往也更多。现实中,领导干部人际关系冲突的情景,或者领导干部人际关系冲突的类型主要有:因职业而起的工作间人际关系冲突、因身份而起的人际关系冲突,及回归普通人“本原”状态的人际关系冲突。要化解这些人际关系冲突,最为重要的是需要领导干部的自我修炼,即确立正确的利益观、自我“公共”身份的认知,以及一定的沟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过去,人们常用“清官难断家务事”来形容难处的家庭关系;现在,许多人又用“人际关系如蛛网”来形容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学会交际、处理好人际关系是立足于社会的必要前提。因此,一些所谓“有心计”的人常常为“人际关系”而大伤脑筋,甚至把它当作一门“学问”去废寝忘食地研究,每做一件事或干一项工作,先想到的便是人际关系。权衡利弊,明哲保身的办法就是本着不得罪人的态度有弹性地去干工作。用不了几年,就会由一个棱角分明、个性突出的青年变成一个稳重老成、城府颇深的“滑头”。当然,处理好人际关…  相似文献   

4.
阮直 《学习月刊》2014,(7):18-18
我们的民族文化亲情伦理大于人际关系.家风家教源远流长。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婚姻家庭关系契约化、圣礼化的国家。我们可以没有宗教.但我们绝不忘了祖宗。孔子主张“克己复礼”的“礼”就是“周礼”.周礼中的人际关系核心就是把家庭宗教化。可见家、家风与中国人该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5.
日前,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对今年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讳言人际关系网络对于求职的影响,但此次调查显示,人际关系网络仍是大学生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有41.6%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人们为何一直讳言人际关系网络对于求职的影响呢?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动用一切手段求职,实属情非得已。如果视“人际关系网”为一种市场资源的话,这一市场资源的喻意是必须首先“拉关系”、“建关系”,其过程是否隐含着金…  相似文献   

6.
因特网正以惊人的速度,使人类进入“网络时代”。这一跨越时空的信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现代社会和生活,特别是改变了亘古以来的人际互动方式。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使人际和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日益增强,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人际信任危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中的人际关系的理论迥于西方人际关系理论,建立了以“仁”为人际关系的核心,以“礼”为人际关系的整合手段等较为完整的人际关系思想体系,这是统治中国漫长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主要指导原则和规范。其中有些积极的内容对当今网络社会人际关…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4,(17):112-114
在“人情社会”的背景下,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这八个心理定律,或许能帮你解除人际关系的困扰。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人缘”?通俗点讲,人际关系就是“人缘”。在政界,一提“人际关系”,人们往往把它同“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联系在一起,似乎当领导的压根就不该讲“人际交往”,只有埋头工作才是正道。其实不然,在社会生活中,人不是一个孤立的、不与周围发生任何关系的封闭体,  相似文献   

9.
仔细对比孔繁森、汪洋湖、郑培民、牛玉儒、方工、任长霞等一心为民好公仆的事迹,我发现他们有共同的鲜明特征———在为民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同时,对上没有媚气,对下没有官气,对家人和朋友没有俗气,人际关系是那样“简单”。他们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倡导“君子之交淡如水”,力求把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单”化。因为他们明白,唯有这种“简单”,才能使自己忠于职守,坚持原则,才能保证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这种“简单”,其实背后却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支撑这种“简单”的,是强烈的公仆意识、高尚的人格魅力、正派的官德官风…  相似文献   

10.
周利波 《廉政瞭望》2010,(16):51-51
职业心理学专家表示,职场是否成功,85%的因素在于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西南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杨东指出,以下8种不良心理可能演变成“人气杀手”。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过程中,在商品经济浪潮的不断冲击下,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人际关系的内涵逐渐丰富,层次增多,并从各个不同方位对人的生活起着不同的影响.行政领导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同样处在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中,但其人际关系较之普通百姓要复杂得多,人际关系对行政领导影响的层面和角度也广得多.上下左右的关系协调一致了,行政领导就易如反掌.反之,如果一位行政领导周围都是矛盾和冲突,就自然会处于“离心离德”、“孤家寡人”的境地,势必会削减行政领导效能.因此,每个行政领导者都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好与下级的人际关系,与同级的人际关系,与上级的人际关系这些具体而实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方和 《前线》1994,(22)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又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些都通俗形象地概括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人际关系。到了今天,历史的车轮即将进入21世纪,社会形态已演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顾个人”这种人际关系还有没有存在的现实基础呢? 笔者以为“个人顾个人”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所使然。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今天,人们还在为衣食住行而奔波忙碌。为实现温饱、小康而努力奋斗,甚至第三  相似文献   

13.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文化绝不可能凭空产生,必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这种文化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构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注重“贵和尚中”团结协调的人际关系、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实质上是一种和谐的调和文化。  相似文献   

14.
殿斌 《纪检与监察》2003,(10):30-30
仔细对比孔繁森、汪洋湖、郑培民等一心为民的好公仆的事迹,我们会发现他们有着共同的鲜明特征——“简单”,或者说都有着化繁为“简”的功力。他们对上没有媚气,对下没有官气,对家人和朋友没有俗气,他们的人际关系是那样的“简单”。因为他们明白,惟有“简单”。才能使自己忠于职守,坚持原则,才能保证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这种“简单”着实可贵。  相似文献   

15.
近来,“说服力”这个词以较高的频率出现在党的有关宣传工作的文件中和一些领导同志的讲话里。何谓“说服力”?怎样才有说服力?谁说服谁?在反复强调增强“说服力”的时候,很有必要静思细想一下,不然,它便又会成为空洞的口号和一面砍的“斧子”。 其实人类社会自从有了语言文字之后,在人际关系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就有了说服活动。领袖人物要领导群伦,聚  相似文献   

16.
王希庭 《奋斗》2008,(2):26-2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的新要求。这一要求彰显了党中央的人本情怀。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既对企业管理工作的管理内容和方向有了指引,也对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现实、更高的要求。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7.
第六章 人际关系的世界 邓小平作为领袖人物,一生中接触的人数以万计。 邓小平的女儿邓林说:“不爱串门,不拉关系;除了 几个极个别的老战友、老邻居,他谁家都不去。”但这并 不影响邓小平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邓小平自有他做人处世的原则,有他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独特魅力。 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 邓小平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这在对待他的“上级” 毛泽东问题上表现得很鲜明。 在中国历史上,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大人物”的态度,往往看他对另一个人生前身后的评价有什么不同,是“鞭尸”还是始终如一,由此判断一个人的品质。 毛泽东在上世纪50年代末号召学习海瑞精神时说,海瑞敢于进陈,不怕杀头,他被关到监牢里,但当海瑞听说嘉靖皇帝去世时,抱头大哭。这说明海瑞对嘉靖皇帝始终如一。毛泽东对海瑞这一点特别推崇,他号召学习海瑞精神。在毛泽东生前,邓小平对他十分尊敬。他关心毛泽东,尊重毛泽东,是毛泽东的优秀学生和得力部下。  相似文献   

18.
职场面具     
“小时候,我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我笑着笑着就哭了。”这句话道出了不少职场人的无奈。“一些职场人就像戴了面具一样。”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杨东说,“他们一边忙工作,一边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同事勾心斗角,与领导虚与委蛇,心变得很累,轻则出现失眠、紧张和职业倦怠等现象,重则导致抑郁、焦虑和强迫等心理障碍。”他呼吁,上班族要摘下“面具”,活出自我,用感性思维感受人际关系的纯真。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党员之间、党员干部之间、党群之间、干群之间,在我们的队伍内部,塑造新型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我们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之更加纯洁,更加壮大。战争年代,进城以后,改革开放以来,三代领导者对此都作过不少论述。毛泽东同志讲过:“君子之交,坦荡如水。”这很有代表性,很值得我们深思。这是领导者对人际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也是弘扬正气,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党员队伍自身好形象的必需。  人际关系十分重要,它体现了队伍的整体素质,影响着队伍的战斗力。古今…  相似文献   

20.
以往学术界大多关注“人情”机制建构人际关系的作用。浙东J村“人情”的经验材料考察说明,当“人情”费用高涨且村庄出现明显的经济分层时,“人情”这种交往机制反而会起到排斥交往的反作用,促使村庄中经济上的分层与社会交往的分层一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