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在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取得很大发展,乡镇企业也相继崛起,农民生活水平因此而大大提高,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农村还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过程中,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又突现了出来。一是农业生产不能与市场衔接,出现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农业的增长方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小农产规模的经济,单纯农业性生产比较效益低,没有竞争力,难以进入社会化大市场;二是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与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两个历史性变革:一是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乃至知识经济的转变;二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把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摆脱国家的贫弱状态作为根本目的,运用新的视角和方法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新的科学结论,其中一个重要成果就是赋予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原理和新方法,为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增添了全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农业中介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一是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二是农村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解体;三是农业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四是农民自主经济地位的确立;五是农业专业化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农村、农业和农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突出的是确立并不断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农民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农村社会开始由大一统转向多样化,产业结构出现多层次,农民内部出现众多阶层,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与行政组织及其他各类组织之间的职能进行了重新划分,过去党组织支配人、财、物的资源优势逐步在减少,同时农村各类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疏导》1996,(3)
卷首语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企业正是承载这场深刻变革的主体。为了顺利实现两个转变,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最根...  相似文献   

6.
一、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意义1.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稳定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和处理转轨时期的社会矛盾康超光近20年的改革,中国取得了划时代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不仅体现在“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上”,更主要地是体现在由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大大促进了社会结构由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村经济,走产业化道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内容:一是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二是农业层次产业化,即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合理化。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对整个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做到最经济、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尽力实现农村经济和农村生态两个循环的良性化,农村各产业发展比例合理化,农村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协调化,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和农村市场经济,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农业内部层次产业化,是指广义的农业内部(即种植业)农、林、牧、副、渔等业…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农村经济改革的必要性;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运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其历史贡献是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的追求公有制经济纯而又纯的格局,允许其他形式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体制,初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实现了分配制度的多样化;对传统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最根本的突破,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农村实际相结合,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党的在农村政策和农村改革措施正确与否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讲学习,最根本的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邓小平理论在新的一年里应该怎样学?根据我们中星(集团)公司近年来改革实践的体会,主要应围绕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进行深化:一、要围绕“两个根本转变”提高思想认识,树立三个观念我01党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经历了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体制改…  相似文献   

11.
对成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思考伍星明,姜钧,罗金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遵循其精神,我们对成都农村经济的改革开放历程,进行了重点调...  相似文献   

12.
经过20年的改革,目前我国农村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落后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期。如何适应这两个根本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当前农村工作的紧迫...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的1999年迎来了新中国建国50周年大庆。新中国建国50年至今,可以说经历了初期曲折发展的三个历程。自1949年建国到1956年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前七年,算是第一个历程;自1957年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再经“文化大革命”到1978年,算是第二个历程;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特别自十四大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至今,可算第三个历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三个历程中,在对一些重大战略性问题决策的根本指导思想上,经历了一个由坚持实事求是到渐次脱…  相似文献   

14.
应重视和解决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的问题黄福源明确产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本要求。然而,作为农业基本生产资料的土地,其产权却一直不够明确,其表现有:一、农村集体土地权属与国有土地权属划分不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全党同志认真贯彻中央年初确定的指导方针、工作大局和工作重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改革和建设继续保持着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和流通体制等各项改革,都已顺利推出,实施比较平稳,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二是国民经济继续向宏观调控要求的目标发展。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有所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遭受严重旱、涝灾害的情况下继续全面发展,城乡市场繁荣兴旺。三是在改革大步推进和经济快…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祖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这就揭示了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必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谷物产量1997年达到44349万吨,是1978年的26546万吨的1.7倍;棉花产量1997年达到460.3万吨,是1978…  相似文献   

17.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努力,江苏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其它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凭借良好的自然条件、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向农业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成农业的第一个飞跃之后,江苏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8.
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一个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内陆农业大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四川农业、农村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这个带全局性的重大关系,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实现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推进四川农业现代化,进而促进四川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  相似文献   

19.
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实践与思考●赵树国乡镇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经济力量之一。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的新的形势发展,乡镇企业由于自身矛盾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既给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党的执政地位面临着严重挑战。如何迎接这一挑战,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一、深刻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努力探讨增强我党执政本领的新途径世界上任何一种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都不是一激而就的,而是要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完善,才能形成比较理想的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