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又“出事”了,时值中国的羊年春节。“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1日9时,在完成了16天的太空之旅返回地球途中突然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对于“哥伦比亚”号的失事,上至各国政要,下至普通百姓,对这一不幸事件,都寄予了极大的哀悼和同情。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没有国界, “哥伦比亚”号失事是全人类的损失。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向美国总统布什发去慰问电,表示深切慰问,并“相信人类探索宇宙科学的努力不会因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专电 美籍华人杨小燕女士不仅是以高超的牌艺饮誉世界的“桥牌皇后”,还是一位精明能干的企业家。我很想听听她作为一名女企业家在美国经营一个公司有何感想,不久前对她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航天大国纷纷调整航天计划,争夺太空位和主导权近一年来,人类航天事业取得众多突破,成就巨大。首先就是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飞行,可谓一飞震惊全球; 其次是美国“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冲撞”彗星成功和欧美对火星和金星探测的此起彼伏;当然还有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重返太空,欧洲阿丽亚娜火箭发射表现神  相似文献   

4.
开罗专电 一月三日,美国第六舰队“珊瑚海”号航空母舰从那不勒斯驶向地中海,激起一九八六年海上第一阵冲击波。四日,美国宣布:在美国弗吉尼亚基地的军舰“衣阿华”号和另一艘航空母舰“亚美利加”号已待命驶往地中海。目标:利比亚;借口:利比亚主使恐怖分子于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袭击了罗马和维也纳国际机场的以色列航空公司办事处。  相似文献   

5.
华盛顿专电 一位喜欢说幽默俏皮话的美国朋友,最近同记者谈到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爆炸、七名机组人员全部牺牲时,煞有介事地说,你可知道,还有第八名牺牲者,他的名字叫“美国航天计划”!美国的航天计划难道经过这样一次灾难,就此夭折,一蹶不振?这未免言过其实。美国一家杂志不久前刊登了一篇文章,认为“挑战者”号爆炸事件,使美国航天计划遭受了一次“蒙头转向”的打击和挫折。这个评价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6.
美国航母基地 美国现役航母分别编在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里。大西洋舰队的“华盛顿”号、“尼米兹”号、“艾森豪威尔”号、“罗斯福”号、“杜鲁门”号、“企业”号和“肯尼迪”号7艘航母以美国本土东部海岸的诺福克海军基地为母港,活动于大西洋、北冰洋、加勒比海和地中海等地。  相似文献   

7.
外戚的宿命     
秦代以前基本不存在外戚问题。当时诸侯国君只和同等级的国君家族通婚,国君的正妻是另一国国君的姐妹或女儿,“外戚”都远在国外,影响力微乎其微。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但他有没有设立皇后,皇后姓甚名谁?史书和考古中部没有发现一星半点的线索,外戚问题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8.
丁雨晴 《党政论坛》2009,(14):34-34
新“北斗”助中国核弹破美反导网 据加拿大《战略数据链》杂志等媒体报道,近日美国对中国批量部署新型“东风——31h”战略导弹表现出极大担忧。这是因为“东风——31h”导弹由“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制导,二者结合使美国反导网失去了效力。  相似文献   

9.
远洋 《瞭望》1995,(39)
推行“务实外交”是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当局推进“分裂分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剖析“务实外交”的来龙去脉,揭露其危害性和欺骗性就成为我们同李登辉的分裂祖国图谋的一场严肃斗争.从“弹性外交”到“务实外交”“务实外交”的形成和发展同国际形势的演变和台湾岛内政治局势的变化密切相关.1971年9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组织中驱逐出去,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从此,台湾当局失去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资格.1979年1月中国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美国  相似文献   

10.
王乾荣 《民主》2004,(8):42-42
常香玉去世后,一些报道说她“被誉为豫剧皇后”,有的悼念文章也这样称呼常老。我打小喜欢常香玉唱的豫剧,也看过不少关于她的报道,只知道人们称常香玉为“豫剧演员”、“豫剧表演艺术家”,甚至“一代豫剧大师”,却没听说过什么“豫剧皇后”之类。把这个显赫而霸气的称谓加到常香玉头上,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把杰出的或得过什么奖项的演员封为“皇帝”或“皇后”,是近些年摩登起来的。皇帝是君主专制国家的最高头头,而皇后是国家的“第一夫人”。娱乐记者或评论家的意思,或许是以此比喻、赞颂演员的艺术成就和地位,可这也暴露了他们语言的贫乏和他们潜意识里的腐朽。  相似文献   

11.
焦点人物     
《瞭望》2004,(23)
中国戏剧界本周痛失巨擘,被誉为中国“豫剧皇后”的常香玉驾鹤西去。 常香玉1923年秋天出生在河南巩县一个贫苦人家,从艺170多年来,她在艺术上一直表现着炽热的追求,达到了很高的美学境界和艺术造诣,已形成众所公认的“常派”风格, 有人曾称常香玉的一生是“捐赠”  相似文献   

12.
一、中情局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香港《广角镜》月刊 7月号文章】题 :中情局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被中央情报局列为“重点国家”可绝对不是什么好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的不断增强 ,美国国内的保守势力和所谓的政治“精英” ,日益把中国视为对美国霸权利益的巨大挑战者和最大的潜在敌人。随着中国在美国外交政策中重要性的不断上升 ,中央情报局对中国开展的秘密活动也日益活跃和频繁 ,中国已经成为其重点目标。《十条诫令》并不算什么中央情报局针对中国的秘密情报活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 ,实际上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13.
徐德金 《侨园》2002,(3):45
“添添”和“美香”不断追逐着,有时在地上打滚撒欢,有时在树上耳鬓厮磨。1月12日,华盛顿国家动物园举办“大熊猫日”,“添添”和“美香”出足了风头。大熊猫: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大“卖点”这对来自中国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客居美国已经一年了。它们是2000年12月6日搭乘美国联邦特快专递公司“大熊猫一号”专机抵达华盛顿的,去年1月10日正式与游客见面。它们的到来,使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充满了欢声笑语。“添添”和“美香”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美国国家动物学协会对大熊猫研究与保护的合作项目,租借给华盛顿国家动物园10年。“它们不仅增加了体重,还长了肌肉,它们的身材非常标准。”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大熊猫馆馆长对媒体说。这位馆长称,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2,(44)
“如果出现一个超高效率、生 产力超强、国际地位空前 提升、前途无量的中国,我们对出现这样的局面作好准备了吗?”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美国《新闻周刊》2002年秋冬号特刊上发表的一篇题为《一个更为强大的中国是否是西方的福音?》的文章中如此问道。他还写道:“所有迹象都表明,亚洲,尤其是中国,正处于一个上升期。” 几乎是在《新闻周刊》刊登保罗·肯尼迪文章的同时,日本《外交论坛》月刊10月号也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的座谈纪要。“面对中国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的现实,日本人还没有做好心理淮备。”参与这个座谈的外务省亚太局官员佐藤重和说:“中国在最近10年里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日本不知道该如何定位蒸蒸日  相似文献   

15.
有人喜欢用“风’或“旋风”来形容由于某事或某人造成的热潮。中国两个巡回展览最近两年多内在美国展出,观众总计已达两百多万人次,的确在美国刮起了一股小小的“中国风”。不少美国朋友盛赞这两个展览是顶呱呱的“中国人民的使者”。 上海博物馆主办的“六千年的中国艺术展览”和中国科学技术馆主办的“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英文名是“中国七千年的发现”),是一九八三年五月分别在美国旧金山和芝加哥开幕的。艺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后,美国发起“反恐”战争,关塔那摩基地成了关押“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成员的地方,关塔那摩也因此备受世人关注。 古巴人把自己领土上的这块美国飞地当作“插在心脏上的一把匕首”。1898年,美国以其停泊在哈瓦那港口的美国军舰“缅因号”被炸为由向西班牙宣战,堂而皇之地进入古巴并将其变成殖民地。  相似文献   

17.
继90年代初国际上某些别有用心的火炮制出“中国威胁论”之后,最近又出笼了另一种奇谈怪论,即所谓“中国无足轻重论”。该论调的始作确者,是西方有名的保守派国际问题学者、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西格尔。西格尔不时抛出极端观点攻击中国。在近日出版的美国《外交》杂志9一10月号上,他发表了题为《中国重要吗郊的长篇文章,妄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充其量也是个“小角色”,在军事上是个“二流国家”,政治上的影响和权威显然“微不足道”。一言以蔽之,“中国是多么地无足轻重”。西格尔的文章,从材料的选择;到结论的导向,通篇贯2穿着一…  相似文献   

18.
马晨 《侨园》2006,(5):34-35
5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遭遇的第一场最残酷、最艰苦的战争。美国对新中国实施“禁运”,并发动了“绞杀战”,妄图从物资上扼杀中国人民志愿军。然而,“大海之子”霍英东在朝鲜战争期间为新中国运输“禁运”物资长达三年之久,期间霍英东船队的主力之一“黑猫”号数百次出海,运输“禁运”物资数万吨,不料却在1952年11月20日遭遇港英水警和工商署缉私船精心组织的武力追捕,船被撞毁并有一名员工罹难,当时成为轰动香港的重要新闻。  相似文献   

19.
台湾旅美学者余英时先生,近来对两岸关系频频撰文,论说之谬,可谓奇谈怪论。他在今年3月29日抛出的《飞弹下的选举——民主与民族主义之间》(载台湾《中国时报》)中,把台湾地区领导人更替,说成是“民主制度”战胜了祖国大陆的“民族主义”,把中国人民要求强大和统一,说成是“向美国为首的西方公开挑衅”。更有甚者,他居然把我们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说成是在制造一个“纳粹式的民族主义运动”;作为一个自称熟读中国历史的学者,他称“中国,这两个字究竟有什么具体内容,恐怕今天谁也说不清楚”。他的这些怪论一出,即遭海内外中国人的批驳,台湾《海峡评论》5月号发表评论说,余氏“为美国霸权主义辩护”,为台湾当局领导人“卖国言论护航”,并斥为“曲学阿世,莫此为甚,实士林之耻”。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对中国进行遏制 ,美国近年来在继续强化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的同时 ,积极加强对东南亚地区的军事渗透 ,扩大军事同盟 ,以实现对中国的“合围”。美国在太平洋巳建成了一个多层次、大纵深的基地网。其“第一线基地网” ,由北起日本 ,经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东南亚至印度洋的4个基地群所组成 ,而其中的3个已对中国沿海形成了“合围”的态势。东北亚基地群以第7舰队司令部所在地、“小鹰”号航母战斗群的母港日本横须贺为核心 ,辐射至佐世保及韩国釜山、浦项、镇海和那坝等港口和海军航空站 ,形成了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的主要基地群。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