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庆晨 《党课》2011,(3):127-128
“维稳”这个词,应该算是个新词。它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还觉得很有些新鲜感。维护、维持稳定,多好啊!可是,随着“维稳”出现的频率日增,不但觉得“维稳”不再具有新意,还对有些地方“维稳”的做法产生了疑问,尤其是对那个“维”字。  相似文献   

2.
迫于“一票否决”的政绩考核指标的压力,基层领导干部往往采取高度依赖压力体制、强力堵压、运动式治理等方式进行维稳,从而使基层维稳陷入“越维稳越不稳”的现实困境,.由此,积极探索破解基层维稳困境的良方显得尤为迫切。这些破解良方大致包括:以尊重民众利益诉求推进社会公平建设、以建构人性化的维稳新思维提高干群沟通能力、以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引导基层群众自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村一级组织处在最基层,直接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重要责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落脚点。2010年初,湖南省汉寿县委、县政府针对综治维稳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村为主”的综治维稳工作新思路,把任务明确到村,责任落实到村,矛盾化解在村,奖惩兑现到村,在全县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综治维稳工作机制,扭转了农村综治维稳工作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4.
宋志坚 《唯实》2010,(4):94-95
有海外华人回到国内,在某市发现“新生事物”一“维稳办”与“维稳中心”,便在他的博客写下了自己的困惑:其一,何谓“维稳办”?此惑已经有人替他解了,“维稳办”就是“维护稳定”的办公室;其二,既然有了“维稳办”,何以还要“维稳中心”,此二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此惑似乎依然未解。前些年,不少政府职能部门都有与其职能相关的“中心”,类似“二政府”,靠着政府职能部门的牌子去“创收”。“维稳办”既是政府的临时机构,“维稳中心”很可能就是他们“创收”的“中心”。这也只是“可能”,如今搞了“阳光工资”,按理是不能再用任何名目去“创收”的。  相似文献   

5.
做好维稳信访工作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做好维稳信访工作,关系到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理顺情绪,是做好维稳信访工作的重点,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是各级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维稳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时代性。邓小平关于维稳重要性、维稳的政治保障、维稳应处理好几大关系、维稳手段以及稍除不稳定因素等思想是其维稳思想的主要内容。当前,深入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维稳思想,对于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长治久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月刊》2010,(17):28-29
一、亟需降低的维稳成本 近年来,各地维稳投入急剧上升.维稳成本相当高昂.在一些地方甚至已经到了不计代价、不惜血本的程度。据估计.广州市2007年社会维稳支出高达44亿元.远远超过当年社会保障就业资金的35.2亿元。其他一些地方的情况也与之类似,甚至更为严重。这说明维稳工作的各种投入.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一项占相当比重的常规性支出。如果以全国计.  相似文献   

8.
项赠  郭文亮 《求实》2013,(7):50-53
社会稳则天下安,天下安则百业兴。针对当前中国维稳不容乐观的现状,运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析视角,对"权力维稳"和"权利维稳"两种维稳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当前官员重"权力维稳"、轻"权利维稳"的原因,从"权力维稳"转变为"权利维稳"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维稳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首要任务。但由于以往在维稳思路、维稳方式和维稳机制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维稳压力越来越大,维稳成本越来越高,维稳结果是"越维越不稳"。因此,迫切需要对原有的维稳思路、维稳方式和维稳机制进行变革和调整,尤其是要把民众迅速扩大的参与愿望纳入到制度化的政治参与轨道,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建立健全官民之间的政治沟通与合作治理机制,才是实现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潘长海 《奋斗》2008,(11):56-57
加强维稳创安工作,维护农村稳定,根本在于是否有高素质的维稳创安队伍,关键在于措施是否完善,前提在于落实是否到位。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木兰县确定了“以提高队伍素质为根本,以完善措施为关键,推动维稳、创安工作全面上水平”的总体工作思路,并且强化了抓落实的力度,使维稳创安工作走出了打不绝,防不严,管不好的怪圈,实现了历史性的新的跨越。2007年末,木兰县被哈市评为维护社会稳定先进县、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县、综治达标优秀县、市级“平安县”,2008年初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平安县”。目前正向国家级平安县努力着。  相似文献   

11.
在法治建设成为时代潮流的当下,兵团履行维稳戍边职责未实现法定化是兵团履行维稳戍边职责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基本法治困境。法治是兵团维稳戍边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维稳戍边政策的落实、兵团履行维稳戍边使命的主体身份地位、职责、权限、法律责任等,兵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构建一体化的维稳戍边体制、机制方面都需要法治的保障。实现兵团履行维稳戍边职责法定化这一目标需要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明确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也需要兵团加强自身维稳戍边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鞍山市铁东区常青街道办事处辖5个社区,总人口34831人,地区人口稠密,流动人口较多。2009年底以来,该办事处在全市率先进行试点,在街道设立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在社区设立综治维稳工作站,探索建立社会平安维稳第一道防线。通过近一年来的运行,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3,(4)
乡村治理者在维稳中的自主空间小,服从性强,压力感大。农村常见的维稳有三类:常规性维稳、非常时期的预防性维稳以及重大纠纷中的维稳,但在这些场合中,尚未发现维稳者为了达到目的而随意压制民众利益表达,将利益表达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情形;同时,由于受到上级和外界因素影响,维稳者常持有弱者心态。乡村维稳最主要的问题是治理者在维稳中刻意放弃适用法律,转而寻求有利于秩序控制和应对考核的其他手段,重在解决问题而非依法治理,重在维稳机制的硬件建设而非全面发展,另外,维稳也未能与依法治国的推进结合起来,为此应从多方面着手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说:“屯垦兴,则西域兴;屯垦废,则西域乱。”维稳戍边离不开人才,而青年人才是维稳戍边事业的生力军,是兵团最具有创造性、可塑性的核心力量,青年人才队伍的多寡直接影响着维稳戍职能的发挥。通过对兵团13个师1272份有效问卷调查的研究,结合兵团的实践进行分析,准确把脉兵团青年后备人才引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各级党委制定青年后备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加强新疆乌鲁木齐市社区维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稳定是城市稳定的基础。当前,影响新疆乌鲁木齐市社区稳定的诸多因素依然存在,乌鲁木齐市社区维稳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完善社区功能定位、完善社区用人制度、加强社区服务群众的能力、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等方面探索乌鲁木齐市社区维稳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朱四倍 《学习月刊》2010,(13):40-41
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指出:维权是维稳的前提和基础。强调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意见》中的“维权是维稳的前提和基础”观点引发了舆论的关注和热议.认为这一提法为消除维稳乱象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国外敌对势力、国内分裂势力以及宗教极端势力争夺的要地。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关于维稳综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基本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缺乏具体性、针对性、实践性并有影响力的作品。本文将梳理目前国内外学界对于新疆维稳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概括归纳目前的理论现状为维稳综治工作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高昂维稳成本为何难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与当代》2009,(8):60-60
笑蜀在6月26日的《东方早报》上撰文指出:在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之外,我们又多了一个不断攀高的维稳成本。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全国维稳成本统计。但仅就部分地区的情况来看,维稳支出每年以两位数增长,维稳经费相当于甚至超过政府的民生支出,似已成为普遍现象。例如,上海金山区1996-2006年政法总投入12.460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6%,年均增幅17.34%。再如,广州市2007年社会维稳支出444L元,比社会保障就业资金35.2亿元还要多出许多,为此遭致市人大代表的强烈质疑。  相似文献   

19.
金捷  谢可可 《学习月刊》2010,(14):43-43
面对严峻的拆迁维稳工作形势,武汉市江汉区花楼街党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抓住基层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主线,不断深化四项工程.大力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克难攻坚,迎难而上,连续作战,全员上阵,全心服务,全力维稳,维护了辖区稳定。  相似文献   

20.
兵团党委党校长期以来,跟踪研究有关兵团屯垦戍边的实践性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兵团更好发挥维稳戍边特殊作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智力支撑,也为努力形成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新优势提供了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