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驰 《法人》2009,(1):58-59
从成立之初,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倡导与实践,为此,他们在不断地努力工作。让广告远离网络侵权",这是近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品保委)在北京举行的2008岁末媒体答谢会上提出的一个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2.
刘万忠  王婧 《法人》2006,(5):45-4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假冒产品的数量和范围也在不断增加和扩大。假货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对中国建立创新型社会、对中国的投资环境改善、对中国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对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对国家的税收、对中国市场经济诚信体系的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对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打击制售假货已成为在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呼吁政府和企业努力携手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品保委”)由此应用而生。目前,已经有一百三十多家跨国公司加入了品保委,品保委作为一个在华有着巨大投资利益的特殊群体十分关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和打假工作的进展情况。作为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刘万忠参与了品保委的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3.
, 《电子知识产权》2012,(12):18-19
2012年11月28日下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的指导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品保委)、杜比实验室、HDMI有限公司、年利达律师事务所、三星公司合作,签署"331二期企业知识产权培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韩俊副司长出席签字仪式并致辞。"331工业行业知识产权培训"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支撑机构与企业合作,在行业内"推进工业行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计划"的重要活动之一,由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与英特尔公司和海信集团合作,三家单位在2008-2011三年内,对1000名企业代表进行知识产权培训。331一期培训于2008年11月正式启动,该培  相似文献   

4.
孙璐  王延晖 《知识产权》2008,18(4):F0003-F0003
2008年6月11日,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简称“知保委”)成立大会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该委员会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向选任的专家、学者颁发了聘书,讨论了《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章程(草案)》。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赵春山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现象日趋严重.加大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力度、提高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效果,迫在眉睫.我国在注重完善知识产权犯罪刑法规定的同时,对于知识产权犯罪刑事诉讼程序的配套协调则较为忽略,影响了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力度,难以适应惩治知识产权犯罪的需要.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对知识产权刑事诉讼案件的立案、管辖、证据、审判问题要进一步的探讨,从而加强刑事程序视野下知识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郭杰 《知识产权》2008,18(5):58-58
2008年9月7日~8日,“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和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办,由中国欧盟知识产权保护项目(二期)、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QBPC)协办。与会专家和代表共计110余人,其中既有来自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20多个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以及爱尔兰最高法院、欧盟商标局的专家,也有国内外知识产权理论和实务界的著名专家。  相似文献   

7.
《法人》2015,(4):71
法学博士,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本刊顾问委员会委员,本栏目特邀主持人;兼任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名誉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咨询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约咨询专家、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2006年5月26日下午,与郑成思教授一起应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讲解《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律师》2009,(1):74-74
2008年12月2日下午.天津市律师协会与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律协报告厅举行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天津市高院孙佑海副院长、天津市律师协会会长韩刚以及法官、专家学者和市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律师委员等4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国内简讯     
中美举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磋商;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手机充电器统一标准开始强制执行;第二十一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揭晓;反恶意软件认定委员会成立  相似文献   

10.
加强知识产权权利人等市场创新主体合法权益维护,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势所趋。因知识产权的特殊性,知识产权权利人参与刑事诉讼与一般刑事案件被害人相比有所区别。在当前刑事诉讼实践中,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等权益保障尚待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深化权利义务告知,探索开展合理赔偿,引导权利人发表意见、协助取证,保障权利人自诉权,注重跟踪回访等举措,助力知识产权权利人实质性参与刑事诉讼过程,提升知识产权综合性司法保护质效。  相似文献   

11.
秋实  汤跃 《中国律师》2005,(8):82-83
2005年6月4日至5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在贵州召开研讨会及年会。会议由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贵州师范大学知识产权中心承办。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高新技术对软件及其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冲击和电子商务时代与传统知识保护有关的法律问题。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30多名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全国律协业务部副主任朱英、全国律协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董永森、副主任徐家力、贵州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陈世和等出席了开幕式。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存雄、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公证》2013,(7):52-52
2013年10月16日——10月18日.“钱塘论潮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高峰论坛”将在杭州召开,该论坛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公证协会业务指导委员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浙江省互联网协会协办.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杭州安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论坛的主题是“云时代互联网电子数据证据的运用与保障”。届时,国内外公证行业专家、知识产权研究者、互联网领袖、司法界代表、运营商巨头、学术界精英将汇聚一堂,探讨新的技术措施与在线公证如何有机结合.一方面解决互联网侵权案件中确权难、取证难的问题,同时又符合互联网用户的操作习惯。从而使电子数据证据在公证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研讨当前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中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适用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主办,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版权及邻接权教席协办的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研讨会于2006年7月10日~12日在山东省东营市举行。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蒋志培、研究室副主任罗东川等出席会议。研讨会围绕证据保全、举证责任的分配、赔偿数额确定的证据认定等突出的法律适用问题展开研讨。会议对于探索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制度,解决司法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审判》2010,(5):74-75
就本案有关问题,笔者采访了我国著名知识产权法专家,亚洲经济联合会知识产权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政法大学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冯晓青教授。  相似文献   

15.
董晶 《知识产权》2001,11(5):47-48
近年来,亚洲各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国经过探索与实践,均建立起了与其国情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健全了对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司法和社会的保护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也随之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已深入人心。笔者将对亚洲部分国家知识产权海关  相似文献   

16.
华鹏 《中国律师》2009,(12):25-30
金秋10月,丹桂飘香。“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于2009年10月24日~25日在南京隆重开幕。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江苏省司法厅副厅长兼江苏省律师协会党委书记许同禄、江苏省律师协会会长王凡、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单晓光和上海世博事务协调局法务部助理部长邱一川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孔祥俊、国家商标局副局长吕志华的代表张淑琴处长、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副司长何越峰、上海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宋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周根才等嘉宾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演讲。开幕式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轮值执委主任陶鑫良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7.
证据是法院审判刑事诉讼案件时的重要依据,刑事诉讼证据制度是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犯罪嫌疑人权利的重要途径。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诉讼证据的调查和识别进行了若干规定,这些规定初步构成了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主体。本文通过对现有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研究,结合刑事诉讼证据制度与保护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关系,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的重叠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炼红 《法学研究》2007,29(3):59-70
知识产权重叠保护现象背离了知识产权的平衡政策目标,是知识产权全面扩张的副产品。它直接导致了正外部性内在化、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破坏、知识产权垄断成本的增加。解决知识产权重叠保护问题的思路是:完善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原则上禁止知识产权的重叠保护;制定工业版权法,预防知识产权重叠保护现象的出现;明晰法律解释规则,削减知识产权重叠保护可能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WTO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生祥 《现代法学》2000,22(3):130-133
WTO在继承既有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所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的基础上,从贸易的角度构建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对各种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作了若干新的规定,并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丰富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反假冒贸易协议》(ACTA)是旨在提高全球知识产权执行标准的多边协定。本文通过保护水平和相容性两个角度比较了ACTA与我国知识产权法。就保护水平而言,ACTA的标准高于我国知识产权法,表现在ACTA将民事执法中的临时措施的适用范围从“侵权人”扩大到“司法管辖权内的第三方”,在民事诉讼中引入了“销毁侵权商品及其制造工具”的救济方式,在刑事诉讼中通过对“商业规模”的定义降低了刑事制裁的起刑点。就相容性而言,ACTA在宏观和微观领域都有与我国知识产权法不相容之处,表现在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取向、对盗版和假冒行为危害性的认识以及对ACTA的制度安排等政策导向禁令和损害赔偿等具体的制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