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尤展 《群众》2009,(7):41-42
近年来,选派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为众多大学生“村官”中的一位,戈新化在其一年多的大学生“村官”生涯中,留下了一串闪亮的足迹:2007年7月。从南京财经大学毕业后.被派往宿迁经济开发区三棵树乡杨楼居委会任党支部副书记;2007年12月,经“公推直选”当选为杨楼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2008年4月,进京参加中组部举办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座谈会”并发言;2008年10月,人选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这个全新的平台,让他在广阔的农村天地中尽情挥洒青春,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2.
韶山是中国现代史的一个窗口,因为这里曾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毛泽东,还诞生了中共在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韶山党支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我们冒着霏霏梅雨,来到开满映山红的韶山,沿着赤色的足迹,去找寻那如歌的岁月。 一进韶山冲,我们就找到韶山党支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毛福轩的儿子毛迪秋。解放后毛迪秋担任过韶山大队党支部书记、湘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还当选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现已年逾古稀的毛迪秋,腿脚不太灵便,有点心脏病,有只眼睛也已经不太顶用了。他叙述往事时激动得常喘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定价:76.00元习近平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党的总书记。他有过曲折的少年时代,有过奋斗的青年时代。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军委主席,他在党和国家各个领导层级都干过。丰富多彩的经历、重要岗位的历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对他担当重任、  相似文献   

4.
在肇庆四会贞山街道邓村片,没有人不认识程金芳——贞山敬老院院长,五保老人心目中的“大众儿子”。程金芳,1952年1月出生于四会一个落后的农村家庭,1973年12月光荣入伍,退伍后被推荐到原邓村镇官碑管理区工作,历任民兵营长、村党支部书记,后来到邓村居委会工作,1997年1月到贞山敬老院任院长。在敬老院工作期间,  相似文献   

5.
为民鼓与呼     
[人物档案]王修松,男,1953年生,中共党员,初中文化程度,枝江市问安镇朱家湾村人,系枝江市第三、第四届市人大代表。他1976年从部队复员回乡,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党支部委员、村治保主任、民兵连长,1989年至2001年任镇办造纸厂经营厂长,2001年6月起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6.
惠民 《人大建设》2003,(8):44-44
巴顺利,男,43岁,回族,中共党员。他于1978年高中毕业后在队办企业当工人,先后任技术员、副厂长、厂长。1992年任北大街村党支部书记、郑州市惠民实业总公司总经理。1999年,巴顺利当选为郑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7.
驻澳门部队珠海基地教导队教导员朱清发任指导员期间,所在连队被广州军区授予“澳门驻军威武文明模范连”荣誉称号,党支部被广州军区评为先进党支部;他任教导员两年,教导队连续两年被广州军区评为先进达标教导队。他本人2001年被广州军区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连续4年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8.
角色迷失带来“常见病”第二炮兵某旅有一指导员,有着多年基层党支部书记的任职经历。2007年10月,上级机关抽调他到一个临时单位任党支部书记,面对这项重大施工任务,这位指导员很想干出成绩,为自己的军旅生涯增光添彩、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工程还没开工,来自10多个单位的官兵就“各自为战”;开工后,“各自为战”的情况更为严重。常常让他有劲无处使,不仅影响到了他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让他从一名党支部书记变成了一名带队干活的普通干部,因为“领导不力”,工程延期了15天才完工,为此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上级的批评,而且还挨了处分。  相似文献   

9.
朱玲 《中国保安》2012,(5):29-31
2010年,刘烨从德国波恩大学修完英国语言和中世纪文学的硕士学位后回国,任众多家单位里他选择了中保华安(上海)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很快,留过学、做过外贸的他凭借敏捷的思维、良好的沟通能力在公司外企项目的安保工作中脱颖而出,成为公司的项目经理。  相似文献   

10.
韦蒙  潘玉曼 《当代广西》2010,(11):17-17
平果县属于典型的大石山区,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发展缓慢一度是平果县农业农村工作的真实写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平果县的耕种土地面积有减无增,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刨出更多的“金子”,帮助农民增收,成为平果县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13,(2):32-32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有一位老兵,他叫鲍鸿海,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参加过抗战的健在者。他1938年参加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多;欠与日军交战。后入黄埔军校第十七期,1949年任第三十军第七团团长,随鲁崇义军长在成都率部起义,1980年退休于西安铜川市一运输公司。  相似文献   

12.
《春秋》2021,(5)
正建党初期,他指导创建了山东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他和妻子将《共产党宣言》带回家乡,是为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仅存12本中唯一在农村党组织学习使用过的一本;从齐鲁大地到白山黑水,他一路播撒革命火种,秘密发展党员、建立情报站、策反伪团长,即使与党组织长期失去联系,仍然初心不改……延伯真(1896—1969),山东广饶人,1923年春在青岛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党组织在青岛发展的第一名党员。  相似文献   

13.
梅塘村老协会会长、原村党支部书记蔡昌床:我1970至1990年任村党支部书记,是看着蔡天守长大的。从一个农村小孩成长为村书记、著名企业家、对慈善事业有突出贡献的人,蔡天守的成长过程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4.
马秋国 《乡音》2011,(10):36
在青龙满族自治县娄杖子镇后牛山村,一提起村支书潘祖奎,村民们都说,"他是带领我们脱贫致富的好支书。"而潘祖奎却直言:"让村民们富起来是我的职责。"潘祖奎现为县政协委员,他曾是青龙矿业局职工,任过副矿长。2003年企业改制,他下岗后创办了大奎矿业有限公司。2008年12月,时年32岁的他当选为后牛山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用一个多月的时间逐户走访调  相似文献   

15.
“我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幸福”,“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雷锋精神,是我们的军魂、国魂、民族魂。雷锋助人为乐,帮困扶贫的形象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雷锋精神鼓舞着我,伴随着我的成长历程。上世纪60年代我在部队工作,有的战士家中遇到困难,我就以连队党支部名义把信和钱寄到他的家中;80年代我转业到锦州电业局任工会主席,在基层单位家访时,发现生活困难的职工,我立即从衣兜里掏钱以工会名义救济他们。有的老职工接到“母病危速归”的电报后,我送他上火车时,一边安慰他,一边递给他50元钱让他应急时用。一个农村来…  相似文献   

16.
李连成同志是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他任职10年来,忠实履行职责,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模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了一个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好形象。群众不富心里不安 过去西辛庄很穷,李连成家更穷,最穷时,他连给孩子看病的两元钱都拿不出来。1991年8月,他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一直琢磨怎样让全村人都富起来,最后决定发挥自己的种菜特长,带领群众发展蔬菜生产,他承诺,谁搞蔬菜大棚,他帮助借钱、跑贷款,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从而使全村的蔬菜大棚两年发展到40…  相似文献   

17.
一个穷村,一年时间就走上小康之路,似乎令人不可信,然而这确是事实,这一变化,是一位分流回村的机关干部带来的。 1984年,任山西天镇县东沙河村支部书记 8年的张存德升官了,担任东沙河和孙家店乡党委书记, 1991年又任天镇县农业局党支部书记, 1999年 9月他又带头分流回村,兼任了东沙河村党支部书记。 张存德走过了村支书——国家干部——村支书的道路。他回村近一年的实践,做了些什么 ?从中给人们一些什么启示呢 ?短暂的一年 去年 9月,张存德为适应机构改革的需要,怀着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受县委的指派,毅然回到老…  相似文献   

18.
在枣阳市资山镇,有这样一位人大代表:任村支部书记十年未领一分钱工资,却从家中拿出3000多元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在他的带领下,十年发展村组企业21家,开发多种经营基地2500亩;村党支部被枣阳市委授予"红旗党支部"称号;他廉洁奉公的事迹在资山镇广为流传。他就是枣阳市三届人大代表——资山镇资山村党支部书记张长顺。"村办企业产值不过500万、利税不过50万,我不领工资"。从1988年就任党支部书记至今,张长顺没领一分钱工资,他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在发展村办企业上。如今,虽然村里办起了化工厂、米面综合加工厂、家具厂、铁犁厂、油厂,有了200多亩已投产的桔园和2000多亩的板栗,村办企业产值早过了500万,可领工资的诺言却没兑现。直到现在,未领的工资和他个人为集体垫付的水费、电费,仍有12000多元。  相似文献   

19.
他刚毅厚道,是个军人出身的硬汉.却有着“母亲”般的情与爱。他“比爸爸还好”、“比儿子还亲”。他就是河南省鹤壁市社会福利院党支部书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春。 2002年春天,赵春任市社会福利院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就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对职工进行政治,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培养敬业精神。一段时间后,福利院的工作作风明显改变,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20.
[代表简历]潘介云,出生于上海市青浦区莲盛镇任屯村(现为金泽镇莲盛社区任屯村)。1971年至1979年3月在任屯村务农;1979年4月以来曾在任屯农机厂从事机修、农修工作,担任过任屯制冷设备厂厂长,上海莲盛轻工机械厂厂长、书记,莲盛文化中心站书记。1992年2月至今相继担任了任屯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现为任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潘介云1998年至2000年度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2000年被评为青浦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佳优秀组织者;2002年11月被选为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2004年至2005年被评为青浦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青浦区勤廉双优好干部。2007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