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创造》2013,(8):82
1、铁元素食物铁元素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老年人耳鸣、耳聋的发生,平时要注意补充铁元素。铁元素主要来源于食物中,海蜇皮、黑木耳、黑豆、虾皮、紫菜等食物富含丰富的铁元素,45岁以上的人群要适当多吃这些食物。  相似文献   

2.
笔迹鉴定的依据是笔迹特征,可分为笔迹形象特征和笔迹形态特征.笔迹形象特征有具体的形状、大小、方向等外部形象,笔迹形态特征更注重笔迹内在的形状和姿态.笔迹特征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字形、笔顺等外部形状比较明显的笔迹特征上,而笔迹的笔意、笔画形态等笔迹形态特征却很难改变、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针对API X80管线钢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落锤性能较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管线钢在落锤撕裂试样断口处存在大量的异常球形析出物,这些析出物为Mo、Ti、Ni等合金元素的碳化物,尺寸约为几个微米,不但削弱了这些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弥散强化作用,而且降低了管线钢的落锤撕裂性能.结合热处理实验,探讨了这些异常长大碳化物的生成机理,即钢板的冷却速度影响碳的扩散,并最终对碳化物的形成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减少析出物较好的办法是终轧后空冷至碳化物形成温区的上限附近,然后再强制水冷,保证钢板快速通过碳化物形成区间,从而抑制碳化物的异常长大行为.  相似文献   

4.
快乐公交     
在欧洲乘坐公交车是件令人愉快的事,尤其是在奥地利、法国、德国等这些旅游大国。安全、舒适、方便、快捷、守时,以及不乏让人感动的细心关怀……这些组成快乐公交的元素随处随时可见。  相似文献   

5.
文化互动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冲突与融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吸收.大理白族在其民族文化生成和发展的进程中,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周边主要民族的本土文化发生了碰撞和互动,并造就了其融合汉族、纳西族、彝族等众多民族文化元素的习俗,这些习俗包括了岁时节日、居住习俗、婚俗、葬俗等方面,而这种文化互动的发生又是由白族生活的自然环境、面对的社会历史因素和该民族自身的选择和创造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实践论》和《矛盾论》作为毛泽东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包括传统哲学、古典文学以及前人的历史教训和生活经验等。在“两论”文本中,毛泽东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出发,通过灵活运用典故,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选择、批判与继承。这就使得“两论”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合理转化为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总的来说,“两论”是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传统文化也在毛泽东思想中焕发了生机。应该讲,毛泽东在“两论”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正确扬弃,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重要作用,而且具有深厚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个人身份的界定特征。文化涵盖了个人家庭和社区传统、信仰和价值观中所传承的一切方面。同时,文化也指的是人们交流所使用的语言以及人们拜神祈祷的场所。文化是所有这些元素的集合,同时,文化因这些元素的相辅相成而构成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苏珊娜与长老"是西方裸体画中被反复表现过的一个题材,本文通过分析其中几个基本元素:沐浴、裸女与偷窥,考察这些元素背后的男权文化意识.文章强调的是,观看传统中把妇女定位于被看者、置于男性凝视的主控操纵,强化了男性权力,剥夺了女性的主体性.而女性艺术家的另类表达,可以看作是对这个传统的抗争.反思视觉艺术的传统,挑战其权威,目的是使妇女的身体和性别在艺术中拥有一个新的位置,这不仅是一个艺术问题,而且是整个社会和文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牛小流 《今日广西》2008,(15):57-58
家居更新换代的步伐正日益加快,而生产厂家亦顺应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今年,哪些元素又将成为家居的流行趋势呢?从第十九届国际名家具展的家居流行趋势发布看,今年时装和家居的跨界融合将更为明显,而家具的形状虽更为怪异但却便捷实用,金属色、彩虹色等亮彩组合将得到广泛运用与体现;此外,环保理念也将进一步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0.
卢燕 《人民论坛》2014,(11):103-105
乡村人民调解在灵活、便捷化解民间纠纷的同时,全面、深入地参与乡村事务,是乡村治理中最活跃的元素之一.但是,受社会组织、村民素质、资源供给的制约,乡村人民调解的社会功能并未完全实现.当前,乡村人民调解存在吸引力式微、形式化倾向和评价机制矛盾的问题.应基于乡村社会的现实和需要,在适度承认城、乡人民调解差异前提下,逐步改进并有效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烟蒂是在各种犯罪现场中出现率较高的一类物证。文章主要应用扫描电镜、数码电子显微镜、游标卡尺等仪器设备,对34种不同品牌香烟的过滤嘴长度、水松纸外部图案和颜色、装饰环形状和相对位置、内部丝束形态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过滤嘴表面及内部特征差异很大。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检验,能够有效地鉴别香烟的品牌.从而为侦查工作提供吸烟人个体信息。  相似文献   

12.
生物特征的自动识别系统包括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两部分。生理特征是相对稳定的物理特征,如:指纹,手的几何形状、视网膜、虹膜和面貌特征。这些特征基本不变,除非个别损伤。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来自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它扎根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历史,它以各种文化符号或者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和事物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而中国的受众也通过这些符号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所以,中国传统视觉元素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不可分割的。在一片全球化浪潮中,我们只有高举民族大旗才能有所识别进而有所突破,而对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精确的文化精神解读成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成功结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沐泽 《台声》2006,(9):58-58
总有一种声音,是你永远忘不了的。像多年老友,真诚、感人、偶然相遇,却能勾起无限回忆与悸动。睽违3年,台湾歌手邰正宵推出全新的创作专辑《蓝色贝壳》,该专辑特别集结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美国、新加坡的幕后菁英共同制作,邀集知名创作人如姚若龙、陈小霞、娃娃等加入,更在现代的曲风中加入许多中国传统乐器,让该专辑有更丰富的音乐元素与东方风情。之所以选用这么多民族音乐元素,跟邰正这几年的经历颇有关联,他在几年之间走遍了云南、内蒙古、哈尔滨等边疆地区,深入民间发掘了很多有价值的音乐元素,他称这些是“宝藏”,并认为还有可以…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由于作案人大多是对纸制文件上的字迹进行消退和变造,因此,国内外文件检验专家主要研究如何对其进行显现的方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塑料制品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性能不同、用途广泛,在工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中大量应用,如电视机、手机、计算器、仪表等家用电器,这些物品上均铸塑有产品名称、产地、品牌、数字编号等,作案人将其偷盗后往往将有关字迹锉除掉,为了侦破和证明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09,(1):87-88
陈字飞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撰文认为,城市社会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有机体形式。其构成机理、生态质量、运行效率等因素,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形象品位、社会状况、发展水平和精神气质。而最终决定这一生命体系的,则是最深层的文化机理,是人们创造和适应的文化元素。由这些文化元素所标示的发展前景,是建设健康和谐的新型城市社会必须确立的,即提升文化活力,培育文化精神,完善文化制度。  相似文献   

17.
赵智  廖明辉 《重庆行政》2021,(4):109-111
作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举措,飞地经济是各地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促进区域互补共进的重要尝试.然而,由于缺乏适宜的先例遵循,重庆飞地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的深入,如何凝聚更多重庆元素、探索重庆飞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等新问题日渐凸显.在助力重庆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之时,进一步研究、解答这些问题并给出对策思路,就显得尤为迫切而紧要.  相似文献   

18.
坪岭古民居     
郑智敏 《当代广西》2009,(16):55-55
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坪岭村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古民居群落。据了解,这些古民居是村民几百年来先后兴建的。古民居的建筑样式体现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并包含丰富多彩的民族建筑元素,如木雕、壁画和屋顶雕塑等。精美的雕花艺术透着明、清、民国时期的文化韵味。  相似文献   

19.
物质是有品位的,金子和钻石很宝贵,因为它们的品位高。人是有品位的,一个人伟大,也是因为他的高品位。物质和人有品位,由物质和人组成的城市自然也有品位。城市是对环境的选择和塑造,城市品位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和,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风光、生态状况、法律制度、社会秩序、经济活动、文化传统都是构成城市品位的基本元素。而在这些元素中,最活跃的变量元素是文化。人是文  相似文献   

20.
何新莲 《当代广西》2008,(22):21-21
作为“民歌十年”的总结,“大地习歌·2008”着力创作独具民族特色的壮族大歌《父母恩情广》、苗族大歌《蝴蝶双飞跳坡场》、侗族大歌《侗族蝉歌》、瑶族大歌《蝴蝶歌》,这些原生态野味与现代时尚元素巧妙结合的民族歌舞,体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民歌,带着浓郁的异域风情,也给今年的民歌节增添了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