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是以右室心肌被纤维脂肪取代为特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通常表现为局限性右室病变。亦可弥漫性进展,侵犯左室,最终导致左心功能不全。近年来,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导致心源性猝死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法医实际工作中,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综述了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的发病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是以右室心肌被纤维脂肪取代为特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通常表现为局限性右室病变。亦可弥漫性进展,侵犯左室。最终导致左心功能不全。近年来,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导致心源性猝死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法医实际工作中。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综述了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的发病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新命名的原发性心肌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过去研究报道的病因发病机制有炎症、免疫、退行性变及个体发育不良等几种学说,但新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与凋亡和基因突变有关。ARVC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多有家庭病史和遗传倾向,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年轻人较常见的猝死原因之一。心脏病变的特征是右心室心肌局灶性或大片被脂肪和纤维脂肪组织所取代,正常心肌被分隔成岛状或块状,散在分布于纤维脂肪组织间,右心室壁变薄、右心室腔扩张。鉴别诊断主要是扩张型心肌病和脂肪心等。尸检时除应全面系统地解剖外,心脏需多部位,特别是右心室取材做病理切片检查。  相似文献   

4.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原发性心肌病,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心肌细胞变性退化被纤维脂肪组织所替代,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ARVC是目前青年人及运动员猝死的主要死因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1000-1/5000,男性较女性多见.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ARVC与基因突变相关,尤其是编码桥粒蛋白基因,但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  相似文献   

5.
1案例 1.1案情及病情经过 某女.13岁.于某年12月17日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泻,日约2~3次,呈稀糊状,无黏液脓血,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当时未就诊。  相似文献   

6.
Wang QW  Liu L 《法医学杂志》2004,20(1):35-36,39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是以右心室心肌被脂肪或纤维脂肪组织取代为特征的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心肌病。目前已公认是年轻人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ARVC最显著的病理学特征是弥散性或节段性的右心室游离壁心肌的缺失及纤维脂肪组织的替代,从组织形态学可将ARVC分为两型:(1)单纯脂肪型;(2)纤维脂肪型。与纤维脂肪组织取代右心室心肌有关的发病机制:(1)细胞凋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理论;(2)炎症理论;(3)心肌发育不良理论;(4)肌细胞转分化理论。  相似文献   

7.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孔某,男,试管婴儿,双胞胎之一,胎龄27~(+3)周,出生后即气促、发绀,双下肢大片皮肤青紫,呼吸45次/min,律不齐,轻度三凹征,双肺呼吸音低,血氧饱和度70%~75%。Apgar评分:1 min 8分,5 min 9分。经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等治疗后,发绀缓解,仍气促。心脏B超示: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左心室壁明显增厚,左心室偏小,左心房大。后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术后予  相似文献   

8.
1案例 1.1简要案情 孔某,男,试管婴儿,双胞胎之一,胎龄27+3周,出生后即气促、发绀,双下肢大片皮肤青紫,呼吸45次/min,律不齐,轻度三凹征,双肺呼吸音低,血氧饱和度70%-75%,  相似文献   

9.
1案例 某男,20岁,某技校在读学生,平素体健(生前为校足球队运动员)。死亡当天晚上18:30许与同学一起吃夜宵时喝了2瓶啤酒,21:30左右到某歌厅唱歌至23:00许。后到某广场散步时突然向后倒下、昏迷,急送当地医院途中死亡。  相似文献   

10.
1案例资料某日上午10时30分许,张某(男,31岁)在去洗澡路上与他人发生争执、纠扯。到浴池后自觉不适,自行骑车回家(三楼)后,突感胸痛难忍,急服三七伤药片不缓解,随之四肢抽搐、颜面青紫死亡。当日下午行病理解剖。尸检:尸长171cm,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态偏瘦,全身僵直。头颅未见异常。颜面苍白。左眼上睑青紫,右眉弓有1cm×0.5cm表皮剥脱伤痕,球睑结膜苍白。鼻腔内附血迹。右口角有血迹。指甲青紫。右锁骨下见4cm×2cm的肌层出血。胸骨及肋骨未见骨折。胸腹腔未见积血。心包呈饱满状,心包腔内充满积血和凝血块,量约260ml。心脏体积12cm×9cm…  相似文献   

11.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女,31岁。某年3月被诊断患有肺结核病,随后定期到医院检查及药物治疗。7月底复查提示基本康复,终止治疗,但仍有咳嗽、咳痰。8月中旬某日19时许与家人等外出用餐(未饮酒),20时许回家。次日凌晨3时被发现倒于客厅,120急救到现场检体已经死亡。一起用餐的人员无中毒等异常情况。1.2尸体检验女性尸体,身长161cm。右面颊在4cm×3cm范  相似文献   

12.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翟某,女,36岁,已婚。某年4月20日中午,到其情人张某(男,23岁,未婚)打工处约会,期间两人发生剧烈争吵,下午1时左右,两人在野外发生性关系之后,在往回走的过程中,翟某突然人事不知,被送往医院(约10min)后经医生检查已死亡。其中午未进食,仅喝了1瓶自带饮料。次日下午进行尸检。  相似文献   

13.
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由情绪或躯体应激诱发的非典型性心肌病,以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影像学检查与心电图呈一过性改变为特点,严重者可发生猝死,其症状与急性心肌梗死相似,确切病理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述,以期为法医病理学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正> 案例报告例1 男,21岁,既往病史:12岁时开始感到胸闷、心悸,并于劳动后加重,约三个月前因症状加重曾住院治疗。临床诊断:1. 风湿性心脏病,2. 先天性心脏病待排除。14天后症状缓解出院。同年12月18日因又扒窃作案,在群众扭送派出所途中突然倒地死亡。  相似文献   

15.
用实验的方法造成大白鼠急性应激性心肌病,观察其病理形态的变化,显示心肌收缩带变和HBFP染色缺血性改变,GBHA染色显示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沉着增多,认为这些方法对应激性心肌病和早期心肌缺血性损害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创伤性休克致死误诊为原发性肥厚性心肌病1例汪定光,曹心阶,贵术金,王东死者王某,男,38岁。1994年4月13日下午,王某团伙同他人诈骗金项链嫌疑而被人抓获,次日下午8时许被扭送某派出所受审,其间遭一根七股铝芯胶线多次抽打和皮鞋足踢等,王某被打倒在地...  相似文献   

17.
1958年,DonaldTears首次描述了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其后40年来,虽有许多有关HCM的临床、超声心动电图和病理学的研究屡见报道,但对其。已脏传导系统的研究尚少,我们遇到6例HCM摔死者,现对其尸检材料的研究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6例选自近4年来法医破案P检材料。全部尸检在死后低温保存36小时内进行。尸体解剖检查除心脏外未见有其它病变。切取心脏在心室组织4块(左前壁、外侧壁、室间隔上1/3部和中部各1块);窦房结(SAN)、房室结(AVN)、房室束(HB)和左右束支(LBB、RBB)共6块(SA…  相似文献   

18.
王锐  王朝晖  方弘 《法医学杂志》2011,27(5):400-400
1案例 孙某,女,23岁,就读于甲市医学院,事发前在乙市医院实习。某年1月22日孙某放寒假从甲市坐火车回家,到站后便无音讯,后家人报警。同年2月9日有人在丙市海边发现孙某,警方将其接回家。因其被营救时身体极度虚弱,神志不清,住院治疗半个多月后,身体逐渐恢复正常,意识清楚,精神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是常见病之一,其患病率较高(79年全国普查统计为3%~9%),目前患病率有明显增高,但绝大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约占1%~2%,继发性高血压中肾疾病引起肾性高血压较常见,其中外伤致肾性高血压却较少见。现将笔者从事法医鉴定工作10年中遇到的首次外伤致肾性高血压案例介绍如下。1 案 例 某男,34岁,2001年10月14日在其家中被他人用尖  相似文献   

20.
1案例某男 ,26岁 ,某日因与他人发生纠纷被对方用长尖刀刺伤左腹股沟部 ,伤后出血不止 ,在当地诊所作简单缝合治疗。8天后发现局部有一大小3cm×3cm搏动性包块 ,2月后在某大医院检查诊断“损伤性股动脉瘤”行动脉瘤切除和股动脉修复手术 ,术中因瘤体靠近驱干 ,手术暴露不良止血困难 ,出血较多引起失血性休克 ,经输血4000ml,抢救脱险后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2讨论损伤性动脉瘤常因枪弹伤 ,锐器刺伤引起动脉壁细小裂口 ,或因暴力所致局部严重挫伤及肢体过度伸展所致的动脉细小撕裂伤等因素引起 ,当动脉切伤或撕裂伤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