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唐三角 《党课》2010,(22):86-88
重庆,中国的火锅之都。 在这样一个城市里,火锅是老百姓的家常便饭。重庆人对于火锅的挑剔,是从小就被培养出来的。无数在外地赫赫有名的火锅品牌都在这里折戟沉沙。在这样的城市里,白手起家创出自己的火锅品牌,自然不是易事。  相似文献   

2.
近日,一位火锅连锁店经理告诉记者:火锅其实就是由众多调味品、添加剂杂烩成的化学锅。浓汤火锅汤味之所以浓郁,是因为里面加了飘香  相似文献   

3.
由四川热盆景酒店有限公司经营的热盆景火锅,创建于八十年代初期,当时位于新南门大桥左侧。后因服从市政府折迁需要曾一度歇业,九十年代,选另址经营,2001年红星路四段88号的新店开业。仅过不到一年,又于青羊大道A段l号建成金沙分店。由于创意独特,注重在“美味美景”上下功夫,经过多年的辛勤打造,终于在众多火锅店中脱颖而出,影响扩展至省外乃至国外,成为火锅业中一大著名品牌,被四川省餐饮娱乐协会授予“四川知名风味火锅”称号。 热盆景火锅的菜品,首先是以味美取胜。由于在正宗川派火锅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其味具有一辣、二鲜、三香、四回味的鲜明特色,堪称川派火锅之杰构。热盆景火锅的汤卤调  相似文献   

4.
“重庆是中国火锅之都,但中国火锅行业上市第一股却是内蒙古的‘小肥羊’。”重庆奇火锅快乐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勇不无遗憾地说。  相似文献   

5.
《党课》2020,(3):109-109
有人说,热爱美食的人都热爱生活。火锅之“火”,火在味道、氛围、生活。围坐在火锅旁,升起的是烟火气也是一种和谐的氛围。如今,火锅不仅是各类食材“济济一锅”的合聚,也是一群人“热腾腾”的写照。在冬日的凛冽寒风中,一句“火锅走起”,唤醒的不只是味蕾,还可能是心情。  相似文献   

6.
常延廷 《奋斗》2002,(10):42-43
天天旺餐饮公司下辖火锅超市和美食广场两家餐饮企业。火锅超市营业面积1200平方米,顾客在这里排队候餐已习以为常;美食广场营业面积3800平方米,60间包房,可容纳1000人同时用餐,且天天爆满。在前不久结束的“首届哈尔滨市风味特色十佳名店”评选中,火锅超市与美食广场分别在两个评选系列里荣登榜首。  相似文献   

7.
27年前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请荣毅仁等工商界五老吃火锅。这顿火锅宴,吃的是极普通的北京涮羊肉,可这顿火锅并不平常。火锅宴设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请客的主人是邓小平,客人是赫赫有名的五位原工商业者——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古耕虞和周叔弢,陪宴的有国务院的副总理,中央统战部的部长。这顿火锅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很重要的一次宴请。说是宴请,也不过是宴席便饭,简约朴素,但意义深远,那热腾腾的喷香气息,迄今犹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刚结束,邓小平就在考虑调动更多的积极性,团结更多的人,一心一意为实现党的经济建设目标而…  相似文献   

8.
2011年7月26日,央视《消费主张》走进成都的“重庆老堂客”火锅店,披露火锅店重复使用老油作为火锅油底料。事件一出激起千层浪,8月12日下午,300多家火锅店老板齐聚金牛宾馆参加成都餐饮同业公会联合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共同召开的火锅业食品安全工作会议。300家火锅企业签署《成都市餐饮企业食品安全责任书》,并签下餐饮企业餐厨垃圾处理协议。  相似文献   

9.
从毛肚火锅说起 马识途先生在《重返红岩随笔》中说“……就低桌子,坐高凳子,脚踏桌横子,赤着膊,豪吃豪饮豪言豪叫,才真叫吃重庆火锅。”(《红岩春秋》1996年第一期)。笔者以70多年的“川耗子”、“老重庆”,又以闯荡江湖,吃了不少大馆小摊的体验,举双手赞同马老是深得川味正宗的美食家。火锅不仅品个麻、辣、烫的味,还该有个麻、辣、烫的格调,情景交融,舒心畅怀方能大快朵颐。据说重庆火锅起源于河边苦力饭摊,进入馆子是从江北开始的。据我所知,20年代初江北县城水沟街“划得来”酒馆,僻街小店卖“冷单碗(酒)”生意清淡,后来添火锅,生意火红名噪。那时我在髫龄,寒家尚温饱,不屑进冷酒店,却又食指动口流涎,好在居于毗邻,得以悄悄嘱店主弄了全套餐具、食物到家中,初尝美味。  相似文献   

10.
<正>烧煮时间不宜过长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脾胃病科金小晶主任介绍说,一般来说,口腔、食道和胃黏膜只能耐受50℃左右的温度,反复烧煮的火锅最高可达到120℃甚至更高。此外,火锅烧煮超过一个小时,汤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如果反复刺激胃肠,使得胃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分泌,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发生慢性胃肠炎等疾病。生熟有序,淀粉先行建议吃火锅时做到生熟有序,  相似文献   

11.
<正>从"火锅皇后"到"创客""领筹人""世界众筹金融小镇镇长",何永智看到了众筹市场的未来,她说:"大数据、大市场、大金融,能让整个行业飞起来!"62岁的何永智从没想到,2015年,她突然有了三个时髦的头衔:"创客"、"领筹人"和"世界众筹小镇镇长"。在此之前,她被人们称为"中国火锅皇后"。从路边的小店,做到全国拥有近300家加盟店、97家直营店的餐饮公司,何永智用33年打造出"小天鹅火锅"的品牌。可是,一直在传统餐饮行业摸爬滚打的她,突然变身"网络达人",摇一摇、发红包、刷朋友圈,还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2.
改编自四川作家的著名小说、四川峨眉电影集团参与投资、剧中四川火锅、麻将面具、鸿门宴里的江湖菜这些大量展现巴蜀风土人情的细节……  相似文献   

13.
我家住在洞庭湖滨的一个偏僻乡村里,那里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农家来了贵客,大都是从村里捉只鸡,到湖汉捕两条鱼,然后燃起火锅炉,做成火锅菜,虽然菜不多,倒也显得热乎乎的。说起来也许有人不会相信,30多年前我家因经济困难,连泥制的火锅炉也舍不得买。要是家里来了贵客,需要上火锅菜,就到买了泥制火锅炉的邻居家去借用。但是经常找邻居家借用火锅炉,总有点难为清,不是一个办法。有年六年三十那天,父亲带着我到小镇上去打年货。说是打年货,其实就是买点酱油、粉丝和鞭炮什么的。父亲领着我在小镇的商店里穿来穿去,突然在…  相似文献   

14.
正生活是随机的,网络更随机,有些火了的事或人,完全没有规律可循,也找不到理由。近日,一个成都小伙就是如此。左看右看,他成为网络舆论焦点的唯一理由,似乎只有之前花150万出国留学,但放弃澳大利亚的工作机会,回成都炒火锅料创业。很多网友惋惜留言:败家子,一百多万浪费了;就是炒个火锅  相似文献   

15.
每天到了吃饭时间,部分学生宿舍里炊烟袅袅,菜肴飘香,莘莘学子煎、炒、炖、烧竞相施展烹饪手艺。这在许多高校已是见怪不怪的现象了。 以我校为例,据1994年11月初统计,我院学生宿舍内一间寝室最多的酒精火锅多达6个,少的也有1~2个,几乎没有寝室是“空白”。全院三千多学生,使用酒精火锅多达800~900百个,可容纳3500学生就餐的食堂,每天只消耗蔬菜400多斤左右,营业额不到  相似文献   

16.
朱筱英疾步跨入家门,匆匆走到正在淘米的妻子面前,将手中沉甸甸的食品袋高高举起,一脸的青春和阳光:“来来来,我来做火锅!”每逢喜事,他总是要亲自动手做他最拿手的什锦火锅。这是1979年6月15日,朱筱英和他的助手们研制的1000线用户电报自动交换机在北京正式开通。由此,我国的用户电报通信由人工转入全自动  相似文献   

17.
服务窗     
四种植物帮助室内保湿;黄金鲫鱼;五花八门的火锅;六招对抗电脑辐射;国人37岁开始考虑养老;  相似文献   

18.
陶灵 《红岩春秋》2020,(5):79-79
重庆火锅最早出现在街头餐馆的时候,木桌上放一个小炉子,上面架一只小铁锅,食客抬着手臂才能在料汤中夹菜吃。后来,一些火锅店的老板把两条板凳重叠放置,客人坐得高,夹菜就不用抬手了。可这样桌子又矮了,客人需要躬着背夹菜,但都丝毫不影响"好吃佬儿"对火锅的喜爱。20世纪80年代初,重庆火锅店兴起在木桌中间挖洞,洞口与铁锅一般大小.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知大家发现没?来四川旅游,到成都玩耍的人,手机"咔咔咔"地拍照,发在朋友圈里最多的不是风景,而是各式不重样的美食。这些好吃的不只是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钟水饺等传统美味,还有双流兔头、宜宾燃面、跷脚牛肉等东南西北各地美食,在成都都能"一网打尽"。羊年春节到,大家不如来一次舌尖上的四川游吧!铜火锅,朱元璋传下的老火锅冬天吃啥最暖和?火锅!一桌人围炉拥坐,边吃边唱歌,一冬寒意都会  相似文献   

20.
何永智  谭竹 《当代党员》2008,(10):53-53
我从1982年开始做火锅生意。最初的店面只有16平方米,3张桌子。店小,但我热情服务,诚信经营,回头客很多,生意很快红火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