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名字     
我的名字刘三余拿“我的名字”来做文章,是觉得名字似乎并非人们通常所说的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有人说,名字是一个人一生作为、品行的昭示,并举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为例。说这是宿命论吧,但这3人的业绩、特点确实浓缩在各个人的名字中。用科学的解释.这当然纯系巧合...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在西柏坡会见一位外宾时 ,外宾问 :毛泽东 ,您怎么有毛泽东和毛润之两个名字 ?毛泽东幽默地笑道 :我还有第三个名字 ,你们不知道 ,我也不告诉你们。毛泽东的第三个名字就是毛石山。他在1923年9月28日致林伯渠等的信中说 :“此信托人带汉寄上 ,因检查极厉害 ,来信请写交毛石山 ,莫写毛泽东。”众所周知 ,毛泽东又叫毛润之 ;但他又叫毛石山 ,就鲜为人知了。毛石山这个名字有个演变过程。最初是在家里叫的小名 :石头 ,又叫石三 ,或石三伢子 ;长大后 ,它就改成了同样极富象征意义的“石山”。为什么小名要起“石山”呢?原来 ,母亲…  相似文献   

3.
张天林 《前进》2002,(3):16-16
毛泽东同志早在解放战争初期.就预言:蒋必败,我必胜,人心向背是决定性的因素三年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实践.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隆重开幕。这个盛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毛泽东对人民政协的发起、筹备和召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名字永远和人民政协联系在一起。中共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中,第一次发出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  相似文献   

5.
《传承》1997,(2)
“在需要理论的时候,小平提供了理论。在需要抉择的时候,小平做出了抉择。在需要砥砺士气的时候,小平砥砺了士气。”邓小平,一个和中国迅速发展分不开的名字,一位规划了中国崭新而切合实际的宏伟蓝图的总设计师。1960年4月10日,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中交谈满堂皆春色.笑语在耳边。1968年.周恩来和邓小平在一起喜江山如画,一时多少栋梁才。1992年10月19日,邓小平由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泽民等陪同看望中共十四大的代表深切怀念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6.
凡是读过《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等书的人,对杨奎松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1982年他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毕业后.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及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日前,利用杨奎松到大连“一校两院”大讲堂讲学的间隙,本刊独家专访了他。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是在60年代初期至中期。在这一时期.刘少奇全面主持党和政府的工作.负责制定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成功地使国民经济得到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1961年9月23—24日,毛泽东在武汉会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十分明确地讲,在中国.继承人是很清楚的.已经确定了,那就是刘少奇。但是,1966年8月5日.毛泽东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中则写道:“联系到1962年的右倾和1964年形‘左’而实右的错误倾向.岂不是可以发人深省的吗?”1967年5月,毛泽东会见外宾时又提到.七千人大会时已经看出问题来了,修正…  相似文献   

8.
本期导读     
《春秋》2014,(1):1-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在战争中创建、经过无数战斗锤炼的人民军队,面临着如何在和平年代武装训练的新问题。不打仗,兵如何练?60年代初,在一个提倡集体主义精神的年代,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军事教学训练方法在南京军区悄然兴起。这个人就是山东邹平籍的郭兴福。毛泽东称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1964年1月3日,根据毛泽东...  相似文献   

9.
张雄文 《现代领导》2014,(11):41-41
一 刘少奇在新四军的时间并不长.一年后的1942年3月就奉毛泽东之命返回延安,成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三位书记之一(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进入了中央核心领导层。但这么短的时间内,他就敏锐地看出了粟裕的出色才干。回到延安,刘少奇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其间,他对粟裕还赞不绝口.高兴地说在华中局和新四军工作时发现两个人才,“一是新四军四师政委邓子恢.他是农村工作的专家:二是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是新四军7个师中,打仗打得最多和最好的一个师长”。  相似文献   

10.
游慧冰 《现代领导》2014,(11):42-42
文强1907年出生在湖南长沙两麓(今望城县金良乡)一地主官僚家庭。姑母文七妹是毛泽东的母亲,文强自小称呼毛泽东为“毛大哥”,与毛家小弟毛泽覃是同学.两人关系最好。毛泽东比文强大14岁,爱跟文强开玩笑,文强生性倔强.常与毛泽东争辩。  相似文献   

11.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一个端着钢枪、头戴棉帽的憨实小伙子——雷锋,走进了千家万户,他的名字也传遍共和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2.
古小月,是一个近年被全国影视观众所熟知的名字,因为他和我们所敬仰的伟人——伟大领袖毛主席联系在一起。是他,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伟人形象,从而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尊敬和喜爱。今年7月,由于要筹拍一部1958年毛泽东在河南的电视剧,古小月来河南体验生活。记者与省武警总队刘川平副总队长一起,陪同古小月先生走遍了毛泽东在郑州时去过的邙山、花园口、黄河迎宾馆等地。古小月很敬业,大热的天他一直穿着毛主席标志性的中山装,细心体会着主席当年的言谈举止,  相似文献   

13.
<正>他像春风一样温暖,凝聚着无限正能量。他的名字是——雷锋。60年前,毛泽东主席题词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从此,学习雷锋活动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60年来,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凝聚着社会进步的正能量,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相似文献   

14.
在辞旧迎新的世纪之交,回眸二十世纪中国百年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最耀眼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毛泽东了。记得曾读过两句颇富哲理的诗:有的人还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已经死了,但他还活着。作为二十世纪改变中国面貌的领袖和世界伟人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15.
《创造》1994,(1)
邢贲思谈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名字连同他的彪炳功勋已铭刻在无数崇敬者心中;而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注定也要受到时代眼光的审视和持久评说,尤其象毛泽东这样一位功绩巨大且犯过错误的人物。在中国,研究毛泽东思想与评述毛泽东功过...  相似文献   

16.
199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祥和的日子里.回顾40多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胜利前进的历程.我们深深地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毛泽东同志一贯十分重视民族工作,他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根据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特点.为我们党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其中包括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等等。这些政策.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开展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17.
新政协筹备工作,开天辟地,每天都偶列新鲜事.短一件事都果重大新闻。大家都注重遵守纪律、任何人对外决不随便说话。50年过去了,往事已成了历史。我当时任筹备会秘书处副处长,亲身经历了终身难忘的场面和故事,今天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永世难忘。首先难忘的是正式会议开幕时,在中南海怀仁堂签到处激动人心的场面。当时毛泽东已从香山双清别墅迁入中南海丰泽园。他步行到怀仁堂。在签到处用毛笔在宣纸簿上工整地签下名字。宋庆龄也由罗淑章陪同到达怀仁堂,她穿着灰色旗袍,含笑问大家打招呼,在签到簿上亲笔写片“宋庆龄”三个大字…  相似文献   

18.
聚生  张冰 《现代领导》2009,(11):38-39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毛泽东在会见李宗仁的特使刘仲容时曾经谈到广西的问题.毛泽东当时用称赞的口气说:“这几年,广西没有南京政府的财政支持,不仅撑得住局面.还被人称赞为全国的模范省。我看李宗仁是个有本事的人。”  相似文献   

19.
王东溟 《春秋》2013,(5):4-6
1957年3月18日晚7点多钟.毛泽东在珍珠泉礼堂为山东省直机关党员干部作了《思想问题》的报告。后来,中央有关部门把这次讲话的一部分和毛泽东在南京党员干部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经过整理,以《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为题,编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毛泽东在作报告时深入浅出,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手势形象,风趣幽默,博得大家的阵阵掌声,引起全场阵阵笑声,给在场的干部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文载 《现代领导》2011,(1):39-39
谁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有人说是黄炎培。1949年3月,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20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第二三天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炎培高呼:“人民革命万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