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德秋 《半月谈》2003,(16):58-59
从去年开始,四川省广安市把帮扶贫困村脱贫作为“为民办10件实事”的主要内容,并明确每一位市级领导负责一个村,定点联系帮扶。一年来,市级领导联系帮扶的农户全面实现脱贫。我所联系的贫困村——岳池县龙华山村,不仅一年脱贫,而且步入了先进村的行列。  相似文献   

2.
正在海南省保亭县东南部加茂镇的共村,驻村干部隋耀达以第一书记的身份,两年来决战贫苦山区,带领全村于2016年整村脱贫。隋耀达成了保亭县共村脱贫路上的"守望者"。共村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是个大山环抱的村子,住着178户667位村民,其中有54户为贫困户,贫困人口191人,是海南省妇联定点帮扶贫困村。这个海南岛中南部深处的村庄,由于位置偏僻、条件艰苦,一直是贫困村。"班子无斗志,干群如散沙,  相似文献   

3.
都安瑶族自治县贫困村"第一书记"进村入户放下"架子"、谋划发展多想"法子"、扶贫解困多出"点子",通过引进资金帮扶、业务知识帮助、产业发展帮带,积极带领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全县"第一书记"已为所帮扶贫困村争取帮扶资金400多万元,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踊跃参加各类培训,提升增收能力,使贫困村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在海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暨乡村振兴推进大会上,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派员进驻的儋州市雅星镇陀骂村驻村工作队荣获"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过去,陀骂村耕地资源稀缺、产业结构单一,是雅星镇十二五规划整村推进贫困村。作为陀骂村定点帮扶单位,自2016年以来,海南高速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立扶贫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深入乡村调研,制定详细方案,确保尽锐出战、精准帮扶。  相似文献   

5.
赵燕凌 《当代广西》2004,(21):38-39
来宾市近年积极创新定点扶贫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以往扶贫工作流于形式的现象,把扶贫工作做实做细,无论从帮扶对子的选配到帮扶干部的选派,还是从捕捉、筛选影响贫困村全局发展的主要矛盾到各方面力量的整合等,都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 从而使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从6月10日召开的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云南暨上海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上获悉,“十一五”期间,我省对口帮扶城市上海市将再投入资金5亿元,帮助我省800至1000个贫困村整体摆脱贫困,实现温饱。据了解,上海市与云南建立对口帮扶关系的10年间,已累计在我省文山壮  相似文献   

7.
政务要闻     
正6月11日副市长张鸣出席市科委扶贫集团召开的定点扶贫万州2014年工作会议。今年该集团将实施94个扶贫项目,定点帮扶万州区9个贫困村达到我市"七有四通三解决"脱贫标准。同日,副市长张鸣出席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扶持肉牛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中国肉牛之都的建议》重点建议督办会。6月12日市长黄奇帆在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强调,两江新区经过4年开发  相似文献   

8.
桂林国家高新区在与龙胜县马蹄乡里市村开展对口扶贫并派驻第一书记以来,充分发挥自身高新产业优势,做到高科技项目、高技术人才、高新产业资源三个无缝帮扶,积极促进贫困村的发展。一是高科技项目无缝对接,实现"跨步走"。高新区将航天育种、罗汉果深加工、生态茶等最先进的农业高科技项目引入贫困村,以高新产业项目的低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来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使贫困村一步实现从"刀耕火种"向"太空  相似文献   

9.
正"要不是助推员的帮扶,我的驻村工作不会这么快上手!也不可能赢得老乡们的信任!"梧州市民政局新派驻到藤县藤洲镇贫困村的第一书记聂天辉感慨地说。作为新任贫困村第一书记,聂天辉对驻村工作一度迷惘,不知如何开展。自从有上一批驻村第一书记叶健媛担当他的助推员之后,叶健媛悉心帮扶他了解驻村情况,传授其开展群众工作的"应知应会",并和他一起跑项目、拉资金,聂天辉的驻村扶贫工作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相似文献   

10.
去年是农工党成都市委会定点帮扶都江堰市沿江卫生院20周年。作者用优美的散文体完成了这篇农工党成都市委会定点帮扶沿江卫生院工作纪实。农工党成都市委会坚持不懈地帮扶沿江卫生院,使当地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创了定点帮扶乡镇卫生院的新模式。本文用大量事例诠释了20年来农工党成都市委会砥砺奋进、敢为人先、只争朝夕的精神,详细介绍了市委会开创的物质帮扶、技术帮扶、管理帮扶、教育帮扶的"四轮驱动"帮扶方法,展示出市委会的帮扶工作从输血到造血,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的奋斗历程。农工党成都市委会定点帮扶沿江卫生院是农工党全党帮扶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作者把丰富详实的材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用饱含深情的笔触,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农工党地方组织不忘合作初心、凝心聚力扶贫攻坚的动人画卷。  相似文献   

11.
正为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巫溪县人大常委会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做好"监督员",当好"领头雁",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到2017年底,巫溪县150个贫困村要全部销号、8.6万贫困人口要"脱贫摘帽"。巫溪县人大常委会在帮扶中凝神聚力当好"领头雁",在工作中依法依规当好"监督员",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作为县属5家单位对口帮扶峰灵镇脱贫攻坚工作的牵头单位,如何当好头雁?  相似文献   

12.
正民生问题始终是委员们聚焦的热点,就业和脱贫攻坚更是他们关注的话题。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1月27日下午,自治区政协召开了"就业脱贫委员行动"座谈会,向广大委员发出倡议,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就业帮扶。会上,企业家委员纷纷承诺,要以实际行动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就业帮扶,助推我区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年,我决心积极响应自治区政  相似文献   

13.
正郭孟德,河池市天峨县公安局驻岜暮乡板么村第一书记。从2013年被选派到贫困村扶贫至今,他先后辗转3个贫困村,总共帮扶了375户贫困户1516人,为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培育倾尽心血。在他的努力下,3个贫困村都已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因扶贫成绩显著,2019年4月,在"百年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7,(35)
正10月27日,碧桂园捐资约5亿元帮扶广东清远市英德市脱贫攻坚,振兴贫困村。英德位于粤北山区,有78个省定贫困村,居全省第二,贫困面广、脱贫难度较大。按照计划,碧桂园将协助所有贫困村实现"一年脱贫三年振兴",并助力英德4万多贫困人口明年全部脱贫奔小康。  相似文献   

15.
正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作为后盾帮扶单位,扭住龙州县下冻镇洞埠村坡姆屯的党建和产业两个关键,以党建激发党员责任感和参与感,通过资金、技术帮扶等方式,推动贫困村特色产业从无到有,激发群众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盛夏,崇左市龙州县下冻镇洞埠村坡姆屯公共蚕房内,蚕宝宝在蚕床上"大快朵颐",上方倒悬的方格蔟装着一个个雪亮的蚕茧,村民周彩葵正忙着收蚕茧。这是周彩葵今年养的第5批蚕,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上半年仍有1万多元收入。  相似文献   

16.
从1994年起,江苏省句容市委对全市20个贫困村采取了“四个一”帮扶措施(即一个市属部门帮扶、一个青年干部挂职、一名乡镇党委领导走村、一家乡镇企业挂钩),经过三年的帮扶,20个贫困村已全面摆脱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1993年的842元上升到1996年的2500多元。这些贫困村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概念后,精准扶贫逐渐成为指导中国农村扶贫的基本方针,成为贫困户摆脱贫困,贫困村摘掉"贫困帽子"的关键。本文在对贫困村进行整体观察,对建卡贫困户进行入户访谈、问卷调查、分层座谈、结对帮扶的基础上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文汇村的贫困现象进行剖析,对贫困人口的脱贫路径进行思考,以推动贫困者的脱  相似文献   

18.
2014年,海南省、市县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驻琼军警部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5000多名干部进驻18个市县300个贫困行政村,开展以帮思想、帮门路、帮资金、帮技术、帮党建为主要内容的定点扶贫工作.一年里,省级定点扶贫单位共自筹和引进资金1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89个,涵盖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各类培训、劳务输出等,受益群众97525人.  相似文献   

19.
目标任务。围绕贫困村结对挂钩帮扶、贫困户社会爱心帮扶全覆盖的总体要求,完善工作体系,创新参与机制,落实支持政策,进一步发挥好集团扶贫、区县对口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和机制优势,大力倡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扶贫,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向贫困地区汇聚,帮助贫困户"解八难",即稳定增收、便捷出行、安全饮水、住房搬迁、素质提升、看病就医、子女上学、公共服务;帮助贫困村"建八有",即每个贫困村有一个特色主导产业、一条硬(油)化村社公路、一个便民服务中心、一套落实社保政策到户的具体措施、一个整洁的村容村貌、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一支稳定的驻村工作队、一个有效的结对帮扶机制。工作措施。主动作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工程。积极引导,加快推进整村整片扶贫。统筹协调,扎实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大力扶持,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发挥优势,着力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创新方式,不断开创社会扶贫新局面、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作配合。改进管理服务。加强检查通报。  相似文献   

20.
定点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的由来建国以来,农村地区作为党和政府卫生工作的重点,在20世纪60年代已基本形成了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即村卫生所为前哨,乡镇卫生院为枢纽,县级医疗机构为中心,以县为单元组成的完整的医疗预防体系。这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