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王成郑良 《瞭望》2016,(29):44-44
在福州市强制戒毒所,《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见到了17岁的吸毒少女小雅。2012年,读初一的小雅辍学后,在一位学姐“吸一口就能忘掉所有烦恼”的怂恿下,好奇吸了第一口冰毒,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2.
毒品,这个世界级的恶魔,在中华大地销声匿迹30多年后,自80年代以来又死灰复燃,且呈蔓延之势。1991年至1996年,我国共破获毒品违法犯罪案件23.3万起,查获毒品违法犯罪人员32.4万名,逮捕毒品犯罪分子6.5万人,依法判处刑罚的4.9万人;共建立强制戒毒所628所,强制戒毒37万人次。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毒品在我国发展蔓延的势头。  相似文献   

3.
刘汉杰 《党政论坛》2014,(18):34-35
一个编剧因为吸一种俗称“冰毒”的毒品被抓。于是就有人出来替他说话,说“冰毒”是一种软性毒品,对人没有危害。更有人进而说,毒品的危害是被夸大的,其实吸毒就跟人跑步、看世界杯比赛一样,后者也会让人觉得爽,因此上瘾的。那么“冰毒”究竟是什么东西?它的毒害究竟有多大?  相似文献   

4.
王京  胡健 《瞭望》1999,(32)
你可能是深谋远虑的商界巨头,也可能是优雅贤淑的大家闺秀,然而只要沾惹上了毒品,你的人生将会彻底地改变:什么理想、爱情。尊严、风度,所有崇高的概念,对你不再有一丁点吸引力。你的全部追求就是:在毒嫣发作时,立即吸上一小口。为了这一小口毒品,你可以偷、抢、骗、卖淫、杀人--总之,你可能犯下自己平常甚至连想都不苟想的罪行。吸毒会毫不犹豫地让o摧毁人世间任何美好的事物。吸毒者,让人气愤,可他们又6可怜的受害者,陷入毒魔的利爪<无力自拔。是孤立他们,将他们推户地狱;还是营救他们,将他们从毒@的血盆大口中拖拽出来…  相似文献   

5.
复吸,已成为人类与毒品作长期、艰苦斗争的难点,居高不下的复吸率困扰着世界各国的禁毒官员和专家,已成为人类能否最终战胜毒品的关键所在。本文拟就复吸的本质和现状,造成复吸的原因,以及社会整合在预防复吸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探讨,以寻求对策。一、更吸是禁毒斗争的关键性难点,是严峻的社会问题复吸,是指一个吸毒者(药物依赖者)在脱瘾治疗成功后,又开始重新使用脱瘾前所依赖的毒品或其它毒品(药物)的行为。有关资料显示,吸毒者在离开治疗单位后的操守率令人失望,一般操守率低于10%,即有90%以上的戒毒者重新复吸。居高不…  相似文献   

6.
王茂松 《学理论》2010,(27):170-171
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是一种体现国家意志的执法活动,作为一种单方面权威性的活动,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根本保障,具有强制性。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是一种行政赋权行为,确保了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活动都是合法进行的,一切行政执法活动都有法的依据。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兼有法律性和行政性的统一,对吸毒成瘾人员进行强制隔离戒毒,体现了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行为是一种行政制裁行为。  相似文献   

7.
张维 《学理论》2013,(8):63-64,105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毒品贸易和毒品种类的增加,吸毒人数逐年剧增,其中,女性吸毒者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的吸毒群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特殊性,毒品不仅对女性吸毒者个人带来伤害,更对其家庭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女性较之男性,天性情感丰富,心思细腻,心理特征明显,复吸率居高不下,成为阻碍戒毒工作进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禁毒工作的法律,《禁毒法》中新的戒毒模式比起原有的戒毒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戒毒制度更加人性化、科学化、法制化。禁毒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建立集强制脱毒、身心康复、融入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戒毒工作新模式,确保在解决戒毒人员复吸问题上取得明显成效,更加有效地推动禁毒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张庆 《瞭望》1997,(44)
加强青少年禁毒教育迫在眉睫———访国家禁毒委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张庆前不久,青年摇滚歌星罗琦在南京被强制戒毒,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青少年禁毒教育问题一时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问:目前青少年吸...  相似文献   

10.
毒品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害 ,我们人类的共同敌人。近20年来 ,由于受周边国际环境的影响 ,在50年代就成了国际有名的“无毒国”的中国 ,禁绝已久的毒害问题不仅死灰复燃 ,而且已泛滥成灾 ,特别是沿边沿海地区及大中城市都成为毒害重灾区 ,并有继续向内地蔓延的趋势。吸毒人员已由过去的中老年人到青少年蔓延 ,这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和严重恶果。广西作为西南地区沿边又沿海的自治区 ,毒害的严重性不言而喻。为了解戒毒劳教人员情况 ,不断总结劳教戒毒工作的经验教训 ,进一步提高改造技术 ,最大限度地降底复吸率 ,我们…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6)
受国际毒潮泛滥和国内消极因素影响,当前我国禁吸戒毒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新的挑战。特别是居高不下的复吸率给社会安定带来极大隐患,滋生出许多社会问题。建立一个符合矫治吸毒者、旨在降低复吸率的戒毒康复模式,对挽救吸毒者本人、降低社会危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吸毒者复吸心理原因的分析,提出降低复吸率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重庆高悬禁毒之剑黄济人走进重庆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直扑眼帘的是一把高悬在崖壁的硕大无比的利剑。剑柄之中,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剑刃之上,镌刻着“禁贩、禁种、禁吸”六个大字。毒品向山城蔓延重庆市渝中区一家夜总会的老板,经营有方,颇结人缘,三年前他去...  相似文献   

13.
海外中国人大多通晓中文,而究竟什么是中文,却有不同的理解。记者前几年到北美采访华人社会,接触很多从珠三角出去的侨胞,包括同乡会会长等侨领、经营有方的小商人等,问他们会讲中文吗?回答是会,结果开口都是粤语。幸亏记者初通粤语,采访在比比划划、咿咿呀呀中勉强进行。  相似文献   

14.
华盛顿专电 现在美国人消费的各种毒品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5%。贩毒、吸毒以及由此引发的街头枪战和其他各种犯罪活动,已经成为美国的头号内政问题。据盖洛普民意测验所8月14日发表的一项抽样调查报告说,美国1/3的青少年和1/4的成年人都认为毒品是美国当前最大的社会问题,3/5的青少年认为吸毒是他们这一代人面临的最大问题。调查发现,3/4以上的美国人希望政府制定严厉的禁毒措施。  相似文献   

15.
国债·金融意识·国债市场本刊记者国债:熟悉的“陌生人”今年,国家将发行1000亿国库券。国债,似乎谁都知道,但有多少人能说清它是什么?为什么要发行?它给国家带来什么?它给百姓带来什么?国债市场形势如何?本刊记者采写的这组专题报道,将尽我们所知,逐一细...  相似文献   

16.
盛梦露  田鹏 《党政论坛》2014,(22):12-13
财新记者:这一次的改革方案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郑秉文(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已经经历了两轮改革,一次是1994年,一次是2008年,但都没到位,第二轮甚至一点实质性进展都没有。这一轮改革要把第一轮改革遗留下来的“尾巴”解决掉,同时避免第二轮改革时出现的社会恐慌。  相似文献   

17.
刘墉 《党政论坛》2010,(16):16-16
我们要活出闪亮的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思想。爱因斯坦第一次到纽约的时候,有记者考他:“请问伟大的科学家,音速是多少?”爱因斯坦想都不想,说:“我不知道!”记者都愣住了,这么伟大的科学家,怎么连音速都不知道昵?“我为什么会知道呢?一查书就知道了,犯不着费这个脑筋。”爱因斯坦干脆地回答。  相似文献   

18.
李利 《瞭望》2000,(32)
上证综指于7月19日首次上摸2000点,7月26日首次收盘在2000点以上,之后继续维持在2000点以上。作为一个点位,2000点也许并不意味着什么。但是,股市持续半年多的稳步上扬,以及政策不间断的实质性利好的频出,似乎都意味着中国证券市场正悄然发生着一系列的重要变化,中国的证券市场是否正在步入一个新阶段?证券市场的完善还需迈过哪些“坎”?类似问题在股市迈上一个新的高点之后,愈发突显。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针对上述问题发表了如下见解: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正处…  相似文献   

19.
从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成功实现 大江截流,到今天已三年出头。这一被称为 “千年大计、国运所系”的跨世纪特大型工 程,在新的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进展到了 哪个阶段?它的质量有保障吗?三峡工程究 竟要花多少钱?建成后它的电力会不会滞 销?它在什么时候能够发挥抗洪作用?三峡工程蓄水后会不会诱发地震?等等,都是国人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刊记者从三峡工程第一线发回的这一组专题报道,对上述问题作了比较详细地回答。  相似文献   

20.
《理论视野》2013,(11):87-88
《人民日报》2013年11月4日刊登该报记者喻思娈的报道指出,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以表彰他们在预测希格斯玻色子上的工作。那么,希格斯玻色子是什么,找到它为何如此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