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远生 《新湘评论》2006,(10):16-20
长征时,红军曾有3支部队转战三湘四水,足迹遍及42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在湖南境内书写了战略转移的壮丽篇章。 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进长征,去领略红军长征在湖南创造的奇迹!  相似文献   

2.
长征时,红军曾有3支部队转战三湘四水,足迹遍及42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在湖南境内书写了战略转移的壮丽篇章。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进长征,去领略红军长征在湖南创造的奇迹!  相似文献   

3.
黄新 《湘潮》2011,(4):12-15
杨得志从上井冈山到长征前,在赣、闽、湘、粤等省边界(主要是赣南、闽西)征战了整整7个年头。在此期间,他与彭德怀共同经历过硝烟弥漫的战斗洗礼,共同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结下了情同手足的友情。  相似文献   

4.
正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在《北京日报》撰文指出,关于红军长征的里程,过去比较多的是讲二万五千里,但这并不是所有红军长征的总里程。据军史资料统计,除了中央红军的长征外,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历时11个月,转战8省,行程2万余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历时19个月,转战6省,有的还三过雪山草地,行程1万多里。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历时10个  相似文献   

5.
《湘潮》1986,(8)
一九三○年九月,立三“左”倾机会主义中央指令红七军“攻下柳州、桂林,在广东小北江建立根据地”,阻止广东军阀向北支援,以实现其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的计划。这个根本无法实现的计划驱使红七军转战于桂黔湘粤赣五省边境地区达九个月,行程七千里。本文仅就红七军转战途中,从一九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进入湖南通道的坪坦  相似文献   

6.
1933年5月中旬.任弼时被调离苏区中央局。6月中旬,他到达湖南和江西交界的湘赣苏区担任省委书记,同年12月.接替蔡会文兼任省军区政治委员。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省军区政治委员.他在从1933年6月到达湘赣苏区至1934年8月奉命撤离、先遣长征的14个月里,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7.
李耀农 《湘潮》2015,(7):142-144
蔡会文,1908年出生于湖南攸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秋收起义。1930年8月任红一军团红三军政委,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前三次反"围剿"作战。1932年1月后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湘赣军区总指挥兼政委、红八军政委。1934年任赣南军区司令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突围转战湘粤赣边,任湘粤赣边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1936年春在桂东作战英勇牺牲,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烈士壮歌。  相似文献   

8.
林木 《党史博览》2006,(10):28-29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战史上,曾有四支红军队伍进行了长征,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其中,最早到达陕北的是红二十五军。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从江西出发,在历时一年的艰苦转战中,长驱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途中,曾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罗山县出发,历时10个月,转战近万里,于1935年9月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陕甘红军会师,并组成红十五军团。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四川甘孜。…  相似文献   

9.
卢振国 《党史博览》2005,(11):24-26
1934年8月,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由中共中央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治委员王震率领,从江西遂川突围西征,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转战,冲破敌军重重封锁线,行程2500公里,于10月24日在黔东地区与贺龙部红二军团胜利会师。红六军团先期突围西征,拉开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  相似文献   

10.
《湘潮》1986,(10)
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红军转战湖南四十二个县、市,得到了湖南地下党、游击队和人民的大力支援,突破了敌人的层层封锁线,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重兵的追剿,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开辟了继续西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正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份为14个。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1年,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等11个省。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11个月,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等8个省。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等4个省。红25军长征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  相似文献   

12.
刘静 《世纪风采》2013,(5):14-16
罗荣桓与谭政都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他们曾共同参加秋收起义、上井冈山、转战赣南、参加长征;抗战时期,他们分别担任前方与后方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同在东北野战军工作,一个是政治委员,一个是政治部主任;解放后,他们又先后担任共和国第一、二任解放军政治部主任。在长期的战斗和工作中,两人密切配合、互相关心,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13.
两年前,以赵伯栋为首的湖南省人民警察学校党委果断决策,构建以公安大百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学和高新校办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办学模式,创建湖南湘警实验学校。很快,这座占地进百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学校在长沙市东郊破土动L。只用Tg个月时间,便交付使用、实现招生。如今,位于长沙市东郊的湖南湘汗实验学校,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一批批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学子和一批批经验丰富的教师。办学半年后,就获得省内社会办学的最高荣誉:被评为全省社会办学优秀学校。有人说这是“湘警奇迹”;有人说这是“湘警现象”。日前…  相似文献   

14.
正1933年5月中旬,任弼时被调离苏区中央局。6月中旬,他到达湖南和江西交界的湘赣苏区担任省委书记,同年12月,接替蔡会文兼任省军区政治委员。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省军区政治委员,他在从1933年6月到达湘赣苏区至1934年8月奉命撤离、先遣长征的14个月里,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全面展建设巩固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工作,为积极策应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游平伟 《当代贵州》2012,(23):18-19
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黔北重镇遵义。中央红军在黔北转战近3个月,加之此前红三军(后改为红二军团)曾转战务川县,红六军团曾转战余庆县,红二、红六军团再度转战余庆县,红军及其游击队的足迹遍及黔北各县。在中央关于创建黔北苏区根据地的决策指引下,党和红军领导黔北人民开展了创建黔北苏区根据地的斗争。  相似文献   

16.
红军长征,在中国历史上是亘古未有的伟大创举。湖南慈利籍的蹇先任和蹇先佛姐妹俩带着两个幼子,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战胜了千难万险,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创造出了红军长征中的奇迹!周恩来总理曾赞誉她们是“长征路上的英雄花”。  相似文献   

17.
<正>红军长征期间,毛泽东同志与党中央、军委纵队转战贵州达4个多月之久,足迹遍及现在贵州7个市(州) 20多个县(市、区),推动召开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参与决策并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战役取得胜利,途经剑河县时为少数民族群众赠送毛衣等传为佳话。本文根据有关资料整理毛泽东同志长征在贵州的几件大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正张正坤是从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前身)出来的将领。原红二、六军团的老将军一提到张正坤,无不赞扬他在长征时立下的不朽功绩。1935年11月,张正坤奉命率红十八师留守湘鄂川黔根据地,孤军浴血奋战两个月,转战4省15个县,行程近4000华里,其间2500多名指战员血洒疆场,牵制敌军10万之众,掩护红二、六军团突围长征。萧克、王震因此夸赞他"带出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英雄部队"。  相似文献   

19.
《支部生活》2005,(8):31-31
贵州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中央红军长征历时一年零九天,在贵州转战的时间长达五个月零八天。红军在贵州的足迹,遍及全省88个县(市)中的67个县(市),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遗址。目前已整理出的163处红色旅游资源中,近期可以开发的就有60余处。尤其是遵义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强渡乌江、娄山关战役、四渡赤水等旧址,  相似文献   

20.
今年2月19日,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无限悲痛。他的英名、业绩、思想、风范将永载史册,世世代代铭刻在人民心中。三湘儿女永远忘不了他留在湖南的足迹。邓小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两次经过湖南。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先后9次到湖南。本文介绍其中的几次。湘桂粤边迂回十个月,转战七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