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点] 今年35岁的杨斌,是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书记、副教授,贵州省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秘书长.虽然他只是一位年轻的人口研究学者,但他对我省人口的研究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在<中国人口科学>等刊物发表关于人口的论文40余篇,尤其是最近完成的<贵州人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研究>,就是第一本较为系统地研究我省人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2.
唐百友 《湘潮》2006,(5):41-44
自20世纪80年代起,周宏灏教授率先围绕药物反应种族差异、个体差异及其遗传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1985年至1991年,他在美国范得比尔特(Vanderbilt)大学以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模型和方法科学地证实了药物反应的种族差异,进而从药物代谢酶和受体基因多态性深入阐明了药物反应种族差异的遗传本质和分子机制,在国际同行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的研究论文因此而获得了美国HenryChristian奖,被誉为开创性的里程碑工作。1991年回国后,他继续深化这一研究,连续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三项美国医学基金项目,创建了我国迄今唯一的遗传药理学研究所,编写了3部中、英文《遗传药理学》著作与教材,在国内首次为研究生开设了遗传药理学课程,成为我国遗传药理学的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2005年,周宏灏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3.
他患血癌22年,住了几百天院,吃了近万粒药,打了几千针干扰素,他要做活得最长的白血病人……他是反腐败研究专家,22年里,他完成了700多万字的学术文章,做了几十个研究课题,最近还刚出版了一部53万字的专著——《中国:阻击腐败》。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7,(2):33-33
关于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构想源自于电脑内存发明人、系统动力学创始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佛瑞斯特在1965年写的一篇文章。在这篇题为《一种新型的公司设计》的文章中,他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非常具体地构想出未来企业的思想组织形态一层次扁平化、组织咨询化、开放性,逐渐由从属关系转向工作伙伴关系,不断学习,不断重新调整结构关系……彼得&#183;圣吉博士作为佛瑞斯特的学生,继续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来研究如何建立一种更理想的组织。后来,他写了一本名为《第五项修炼》的专著,全面阐释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5.
《理论导报》2010,(1):63-63
<正>1.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 ZQ4000/2695厂家:美国沃特斯公司)主要应用于中药复方的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农药残留量分析、精细有机合成产物分析、化工产品及助剂的分离和结构分析、爆炸残余物分析、生物大分子研究。  相似文献   

6.
他,是国内唯一完成逾万例角膜移植手术的专家,出版了国内首部《角膜移植学》专著,并主编了首部《人工晶体植入学》; 他,首次提出角膜是单纯疱疹病毒又一潜伏和复发地的学术见解; 他,65岁时站在了科技奖励大会的领奖台上,获得200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相似文献   

7.
《天津支部生活》2010,(8):32-32
他是“鱼花子”出身,一生和鱼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致力于淡水养殖鱼类遗传育种、品种创新和优良苗种规模化生产的研究,经过50余年的艰苦创业,建起了全国淡水鱼类新品种最多、专利最多、良种生产量最大的国家级水产良种场;他仅上过18天的学,却出版了多本学术专著,成为国内淡水养殖鱼遗传育种专家。  相似文献   

8.
宋要武、金东珠、尹勇晚(韩)等撰写的《中韩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已由红旗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由中韩两国20多位专家学者潜心钻研、历经两年完成的,是国内外第一本比较系统全面论述中韩公共政策的学术专著,是国际公共政策研究的拓新之作。该专著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风范之师     
俞汝勤是国内分析化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曾任湖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二届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组评审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评委会成员等。现任国际化学计量学学会核心刊物《Journal of Chemometrics》顾问、编委以及国际分析化学学报《Analytica Chimica Acta》顾问、编委。俞汝勤院士主持完成的"有机试剂用于电化学、催化动力学及光度分析的研究"和"复杂体系成分分析及波谱结构解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二等奖。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占一半以上,出版专著4本。他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赵崇南 《当代贵州》2011,(19):47-47
加强理论研究。近几年来,我团完成国家级课题4个、省级课题7个、委托课题2个、其他课题1个,组织全省讲师团系统的科研教学人员及省内专家学者编写并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贵州农村改革三十年研究》及《贵州经济社会发展60年研究》两本专著。特别是去年年底以来,我们围绕我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规划,组织撰写《贵州工业强省战略研究》专著,该书即将出版,是目前我省第一本全面系统研究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论著。同时,我们于今年4月中旬召开了工业强省战略研讨会,献计贵州工业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肖绮晖 《湘潮》2004,(3):40-44
我的案头摆着两部书,一本清新雅致——《桃蹊诗存》,一本质朴庄重——《时序逻辑程序设计与软件工程》。诗集言志感物,讲述着诗人人生经历与历史风云;专著行文严谨,记载着科学家以及他领导的研究小组近20年来的业绩与成就。而作者是同一个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唐稚松。  世上  相似文献   

12.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经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健,近年来在企业管理和产业经济的研究以及工商管理硕士的教学工作方面成果卓著。他是我国较早系统研究知识经济的学者,在这一领域出版了两本专著《知识化进程中的产业变革》、《新经济·新富源》,发表了20余篇文章,完成了三项课题。其博士论文《产业升级论》主要研究知识经济的特征、产业演变规律及我国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结构战略。研究成果引起社会、同行广泛关注。其主持的《新世纪经济学课程建设》研究获北京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专家认为该…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人才开发的世纪,开启了以人才资源为时代动力的新纪元.薛永武的专著<人才开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耗时八年完成,是继他1995年<新世纪人才学>之后推出的又一部人才开发研究的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是一部运用唯物史观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中国民族革命史专著。是恽代英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反映了恽代英长期从事革命实践所形成的理论体系。他充分肯定了革命的重要性和生产力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作用。为党史和革命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05,(10)
2005年2月26日,一代名医郭春园走完了82年的人生之路。他带走了自己的生命和为人民服务的双手,留下了一枝“共产党员”的徽章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郭春园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极端热忱,在医疗岗位上工作了60多个春秋,用自己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救治了成千上万的患者。为了方便病人就医,他降低自己的挂号费,每天超负荷工作。为了保证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他坚持在X光下正骨时不戴含铅防护手套。为了发展祖国的医学研宄和医疗卫生事业,他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中医骨科专著《平乐郭氏正骨法》,先后为国家创办了三所医院,井且把13种祖传秘…  相似文献   

16.
[人物档案]古德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采矿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开创和发展了振动出矿技术与矿床连续开采技术新领域及其有关理论体系,发明了颠振型振动出矿机,研制出多种新型振动设备,创新了多种采矿方法,创造了多项新工艺;在研制连续作业机组与采场连续工艺方面有重大突破,使我国地下金属矿连续开采技术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成果奖20多项。发表《振动出矿原理》等80多篇论文,出版《振动出矿技术》和《岩石冲击动力学》两本专著。国家和人民给他崇高的荣誉,他被国家计委、财政部授予"国家七五科技攻关突出贡献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7.
李言实 《探索》2001,(4):144-145
建党80周年前夕,读到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全国出版社向党的80周年诞辰献礼的100种图书的专著<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战略研究>.这部由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周勇、苏伟两位教授主编的著作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角度,来研究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创造性理论与实践的一部专著,从书名到内容,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是一部运用唯物史观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中国民族革命史专著。是恽代英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反映了恽代英长期从事革命实践所形成的理论体系。他充分肯定了革命的重要性和生产力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作用。为党史和革命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被炮弹炸掉了右臂,仍痴心于兵器工业;66岁担纲设计我国三代主战坦克,为省时间,吃了15年盒饭;设计成功后,不求回报,主动婉拒名利。祝榆生的一生,是真正把一切奉献给党的一生。因炮弹试射失掉右臂,却不改对兵器工业的满腔热爱;66岁从零开始设计我国三代主战坦克,却比年轻人还有创新钻研的劲头;80岁高龄仍亲赴坦克试验一线……谈起不久前过世的我军三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无人不为之动容。一世赤子心,殷殷兵工情,这位国之栋梁把毕生献给了党和兵器工业,他的执着信念和  相似文献   

20.
陈迩冬(1913.1-1990.11),原名陈钟瑶,桂林市人。生前是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中国作协会员、人民文学出版社高级编辑。曾出版过诗集《最初的失败》、历史剧《战台湾》、传记《李秀成之死》、短篇小说集《九纹龙》等;特别是在古典文学整理和研究方面硕果累累,先后出版了《古诗十九首新译》和《苏轼诗选》、《苏轼词选》、《韩愈诗选》等选注本,撰写了《宋词纵谈》、《闲话三分》两部专著,还与人合作选编了《史记选注》、《康有为诗文选》、《中国近代文论选》等,在我国古典文学研究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不仅思想进步,学识渊博,而且交游广泛,珍重友情,现年85岁高龄的广西文史馆馆员,我市老诗人陈开瑞就是他的莫逆之交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