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产阶级革命家洪学智是我军杰出的领导者,具有卓越的军事、政治和后勤才能,对我军的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和后勤工作均有重要建树。他长期领导我军的后勤工作,并始终以政治工作统领后勤业务工作,是军队后勤政治工作的思想者与实践者。他的思想与实践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无产阶级革命家洪学智是我军杰出的领导者,具有卓越的军事、政治和后勤才能,对我军的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和后勤工作均有重要建树.他长期领导我军的后勤工作,并始终以政治工作统领后勤业务工作,是军队后勤政治工作的思想者与实践者.他的思想与实践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魏远彬  朱园园 《世纪桥》2009,(13):21-22
无产阶级革命家洪学智是我军后勤工作的杰出领导者。他在长期领导我军后勤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事后勤观。他的军事后勤观紧密结合国家和军队发展实际,具有典型的求实性与创新性,对我军的现代化后勤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当前我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至成上将是我军后勤事业的开拓者和重要领导人。井冈山时期,他便开始从事军队后勤保障工作,推动创办红军后勤学校、开设军工厂、设立军供站、筹措红军长征粮款。辽沈战役和抗美援朝中,直接组织了大量的军事物资,组建了众多的兵站、后勤院校、兵工厂,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之父"。中央领导对他的工作也多有肯定,毛泽东曾当面对杨至成说:"我们国家底子薄,还要建设。你是老后勤,搞建设,你是行家,你要在这方面多想点办法,出点点子。"  相似文献   

5.
他在部队从事后勤管理工作整整14年,在这14年里,干司务长的时间就有10年。2001年,从部队转业的他,毅然选择到最基层的社区居委会工作。从此,他的角色由部队后勤司务长转换成了社区的管家:大到维护整个社区的治安,小到化解邻里间鸡毛蒜皮的小事;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革命家洪学智是我军杰出的领导者,是我军现代后勤的开拓者。他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两次担任总后勤部部长,领导我军后勤工作近二十年。他始终重视后勤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和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军建设现代化后勤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总结和探讨其人才队伍建设的好思想和好做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对军队后勤工作一贯给予高度重视,他始终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全局提出军队后勤问题,深刻提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军队后勤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确立了面向21世纪我国军队后勤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邓小平军队后勤理论是邓小平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产物.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把握邓小平军队后勤理论,对加快我国军队后勤改革步伐,全面促进军队后勤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史上,杨立三占据着重要的一页。从井冈山建军初期,他就从事后勤和财务的组织领导工作,一直到逝世。他几十年如一日,忠心耿耿,呕心沥血,为我军的后勤和财务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年 12月 8日是杨立三诞生 100周年纪念日,家乡人民缅怀他——  相似文献   

9.
无产阶级革命家洪学智是我军杰出的领导者,是我军现代后勤的开拓者.他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两次担任总后勤部部长,领导我军后勤工作近二十年.他始终重视后勤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和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军建设现代化后勤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总结和探讨其人才队伍建设的好思想和好做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4,(7):F0002-F0002
王志江是吉林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前卫校区后勤服务中心东荣大厦变电室值班员。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多年来,他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献爱心、做好事,  相似文献   

11.
杨立三是人民军队卓越的后勤工作者和领导者。自井冈山斗争开始,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和新中国建立初期,杨立三一直参与、领导我军的后勤工作。他在我军兵站建设、军工建设、军需生产和根据地经济建设,以及后勤正规化建设等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宋裕和(1902—1970) ,湖南汝城县人。他1926年投身革命 ,在后勤工作战线上奋斗了一生。他艰苦朴素、勤政廉洁的美德 ,传为佳话。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 ,有一位曾与叶季壮、杨立三、周骏鸣一起被誉为后勤战线“四大金刚”的高级干部 ,他就是1928年在井冈山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新四军供给部长、华东军区后勤司令员、中央军委后勤部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常委的宋裕和。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 ,他勤政廉洁 ,艰苦朴素 ,关心同志 ,爱护下属 ,坚持原则 ,实事求是 ,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老革命家…  相似文献   

13.
在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英勇献身的烈士里,张元寿是高级指挥员之一。他是资深的后勤战线的战斗员和指挥员。陈毅同志称他是“我军优秀的后勤专家”。 明星撞击,张元寿遇见邓子恢 1913年4月,张元寿出生在福建省永定县坎市镇田地岭背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十一岁初小毕业后,张元寿便辍学在家。为生活所迫,1927年的春天,他跟同乡人一道去厦门谋生,但无处投奔。冬天,经亲戚介绍,他到龙岩县白土镇的一家杂货店帮工,过上了雇工生活。  相似文献   

14.
图说洪学智     
有这样一位军人:他在长期革命战争中,骁勇善战,功勋卓著;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临危受命,屡建奇功;他蒙难十七年,忠贞不屈,矢志不渝;他在正规化现代化后勤建设中,励精图治,殚精竭虑;他文韬武略,一生传奇;他两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两授上将;他是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对外贸易史上,叶季壮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全国解放,他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供给部部长,八路军、东北民主联军后勤  相似文献   

16.
战友们说.如果不是在惊天巨震来临时刻的奋不顾身.他不会这么快就走了——从废墟中挖出来时.他双手仍紧紧抱着用于紧急供电的战备发电机。他叫杨朝阳.玉树县人武部后勤科科长。地震中为抢救战备物资而献身。  相似文献   

17.
任和畅是一个乐意奉献,拼搏进取的人。他当过兵,有着军人的刚毅和果敢;他上过大学,有着学者的睿智和风度;他19岁入党,在党的阳光雨露吹拂滋润下,由一个“山里娃”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特别是2001年8月走马上任临汾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后,短短一年间,就使后勤管理工作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2002年5月,全省机关后勤改革座谈现场会在临汾市召开,推广了他们的经验。成绩面前,他没有丝毫的骄傲之气,而是一如既往奋力向前。2003年3月26日,他被评为全省机关后勤工作“十大先进标兵”,并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一等功一次。金光闪闪…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群 《求实》2006,(Z2):175-176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降低后勤公司人员费用难以实现.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逐步将后勤实体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实行企业化管理,使大部分后勤人员丢掉了长期以来"吃皇粮"的铁饭碗,现在要靠自己赚钱吃饭,不少后勤职工观念难以转变,有抵触情绪.因此,大多数高校从改革要服从稳定出发,在人员安置上实行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老人"与其他教职工享受相同的职工福利与保险,"新人"实行全新的聘任制,参加社会保险.要以减员分流来降低后勤公司人员费用,短期内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正张池明是从鄂豫皖走出的开国中将。他10岁参加革命,15岁加入红军,18岁任红15军团作战科代科长,31岁任军政委,38岁被授予中将军衔,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开国中将。战争年代,他转战南北,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和平时期,他转岗后勤,为军队后勤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少年驰名鄂豫皖张池明,1917年8月24日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泗店乡傅山村一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他加入儿童团,经常随担任乡农协主席的堂叔张柱邦走村串乡,宣传革命。他外出时总背个包袱,里面装着纸笔,每到一地,都写几条标语张贴在农舍屋檐下。由于他聪明好学,  相似文献   

20.
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在开国少将中年纪最长的一位叫史可全,当时他已经63岁了。其实在整个开国将帅中,他的年龄也仅比朱德元帅小6岁,连领导过他的彭德怀元帅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哥"。老将军史可全在后勤战线干了大半辈子,看似波澜不惊的人生长河却泛起了令人感动的传奇浪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