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和城市化的生命力在于发展,不发展,城市就会随着时光的推移而颓废衰落,最终被淘汰。城市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支撑和辐射作用。大力推进城市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抓住城市建设,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重点,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就发展形势看,我国已加入了世贸组织,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实施西部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化的挑战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 1世纪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 ,中国的城市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城市化的加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如何面对城市化的挑战 ,研究城市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苏北 《半月谈》2004,(16):4-5
中国的城市化特快列车乘风沐雨,汽笛长鸣,正一路呼啸而行。车轮碾过.也留下了我们的思索:是什么支撑了它如此强劲的突然提速?它又将把我们带向远方的哪一处站点?  相似文献   

4.
蔡义鸿 《小康》2013,(10):21-21
现一阶段我们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塑造城市个性,还原城市特色和魅力,避免落人“千城一面”的窠臼。  相似文献   

5.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问题,城市不断地蔓延,城市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城市人口迅速膨胀的同时,土地供需矛盾严峻、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道路交通拥堵严重、社会稳定存在隐患等综合性问题。本文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建立立体城市的城市化创新发展模式,以期能够解决居民的居住、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土地供需矛盾及社会和谐稳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雷瑛 《新东方》2005,(5):35-36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开发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的任务也显得愈加艰巨,在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转变,城市管理由行政手段为主向法制化管理方式不断转变,城市化由单极向多极和谐发展转变。以制度建设探索城市管理法制化路径,以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和依法治国方针寻求对城市的科学管理;改革开放前后工业化和发展经济为主导的单极城市化,90年代后期至今,和谐发展为主导的多极城市化。  相似文献   

9.
10.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制度影响良好的制度安排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经济行为中的交易成本,形成更高的经济增长率,还可以保证公民分享发展所带来的福祉,减少不平等和歧视。一般来看,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进程是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产业革命化、市场国际化、社会现代化和人口城市化的六化同步过程[1]。现实中,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一般并无制度障碍,政府既无城市偏好也无乡村歧视,人口、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大多依靠市场力量自发完成。而在由一个权力中心决定制度安排的基本框架并遵循自上而下制度变迁原则的国家来说,制度供给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  相似文献   

11.
周景明 《湖湘论坛》2003,16(5):58-59
城市化是指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下降 ,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 ,只有城市才能满足工业社会化大生产人口、资金、资源相对集中的要求 ,才能带来显著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 ,凡经济发达的先进国家 ,无不是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 15— 2 0个百分点 ,明显滞后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因此 ,加快城市化进程 ,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选择。一、城…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中国城市化速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入新世纪后,中国城市化实现了加速发展,以年均1%以上的速度推动城市化进程。这无疑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的城市化通过加大固定资本投资需求,为工业化提供就业载体和推进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等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过快的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这种正负效应引发了中国城市化如何才能合理发展的研究。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应当既是高速度又是均衡化的速度,即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要求下,各种城市化要素供给与需求实现均衡所达到的速度,包括由城市就业弹性所决定的城市就业供需均衡,城市建设面积弹性系数要求的城市化土地供需均衡,城市公共物品供需均衡和城市均衡发展中公共管理制度供需均衡。论文最后就国家如何引导城市化高速而健康地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时,我们除了考虑物质性的方向之外,还需要更多地考虑非物质的方向,才能进行有效的掌控。城市管理学科的建立,可以弥补传统城市规划学科的不足,综合地涵盖以上两种方向。本文尝试从学科设计的角度,基于大型复杂系统管理的逻辑,铺陈城市管理学科的架构与内涵。  相似文献   

15.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进入到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但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也开始不断出现。突出表现在农民工在就业、社保和教育等方面无法享受到市民待遇。而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传统的二元制度。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系统地探讨了二元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改革。从宏观上分析了改革的总思路,从微观上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并强调了制度协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化的失衡表现为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失衡,人口增加与土地承载能力的失衡,一头是有城无人、有城无市、有城无业;另一头是过度城市化。失衡的原因在于政府是城市的缔造者,由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地方政府一心想把城市造到郊外去,而居民则希望在城市谋生和享受城市福利。其症结在于政府拥有过多的行政权力,进行了过多的行政干预,没有遵循城市本身的发展规律。改变这一现状,要让城市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建设有内涵有质量的城市,摸索适当的城市发展模式;政府在市场失灵领域活动,对城市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提供公共产品,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城市化已到了发展的关键时期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城市个性发展、提高竞争力问题 ,城市市场化经营问题已成为现阶段推进这一进程必须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城市化政策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莹 《理论月刊》2003,(5):52-53
中国的城市化的特点之一是政府行为明显,相关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产业政策、社会保障等制度相互作用,使农民难以顺畅地从农村退出,进入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因而只有对以上各项制度进行配套改革,才能实现高水平城市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公安研究》2009,(7):80-80
刘国新、汪继福在《理论前沿》2009年第2期撰文认为,制度创新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城市化顺利推进的关键性因素。当相关的制度创新与城市化同步进行,亦或超前时,就会推动和加速其发展;反之,就会延缓甚至阻碍其发展。因此,对存在缺陷的不利于城市化的相关制度进行创新,就成为当前实现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