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事裁判文书能否适应新时期法制发展要求,能否直接体现事实、理由、法律和公正,将直接影响当前审判方式改革成果、探讨当前民事裁判文书的不足,并揭示民事裁判文书改革方向和内容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裁判文书改革既需要从制度层面上进行探索,同时也离不开技术层面的改革,显然,制度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制度层面的改革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迅速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需要从裁判文书写作的技术层面入手。从宏观、中观、微观方面阐述裁判文书写作技术的调适,对于提高裁判文书写作的质量,实现裁判文书的功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信力是法院裁判文书的生命,一个没有公信力的裁判文书,它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但却没有生命力。应从增强民事裁判文书的公开性;加强判决书的说理,公开法官做出判决结果的心证过程;正确引用法律、法规,充分体现裁判文书的权威性等三方面提高法院民事裁判文书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民事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使用数量最大的一类文书。但目前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仍沿用旧的模式 ,具有不讲理 ,或说理不透 ,不举证、不质证 ,概念化、公式化的明显弊端 ,严重影响到司法公正。因此 ,规范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 ,是人民法院实施“阳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 ,应该列入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
民事裁判文书能否适应新时期法制发展要求,能否直接体现事实、理由、法律和公正,将直接影响当前审判方式改革成果。探讨当前民事裁判文书的不足,并揭示民事裁判文书改革方向和内容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刑事裁判文书说理范式高级标准的主要:内容体现为两个针对,第一个针对刑事案件法律事实构建的本质和特点来说理,第二个针对对立双方在构建事实过程、适用法律认识过程中争议焦点的意见来说理。说理途径表现为塑造法官形象和体现司法公正。刑事裁判文书说理的内容、方法最终表现在制作模式上。因此,刑事裁判文书说理高级标准范式由此得出。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布裁判文书已经有二十几年的历史,至今仍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对其进行规制;系统的研究也乏善可陈。不管以什么形式公布裁判文书都有其重大意义,但是,对于其公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略。在此基础上,为裁判文书的法治化,勾勒整体性的框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所谓“以事实为根据”,应当理解为,以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为根据。在一个具体案件中,许多事实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民法院只能以经过证据证明了的事实作为审理和判决的依据。因此,证据在审理和判决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拟就裁判文书中有关证据的具体写作问题作一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裁判文书公开制度对审判工作来讲是一个巨大挑战,这意味着法院工作完全置于公开之下,法院制作的裁判文书面临着整个社会的审查。有关民商事裁判文书改革问题引起理论与实务部门的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民商事裁判文书制作最大的改革方向是增加裁判文书的论证说理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基于裁判文书改革及其特点 ,论证了裁判文书的美学价值在于它的形式和内容上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1.
死刑裁量应遵循审慎原则、必要原则和平衡原则。认定“罪行极其严重”,必须坚持主客观统一的原则,从客观危害和主观恶性两方面从严把握。司法人员应当全面考察、综合衡量所有反映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的情节,以保证死刑裁判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2.
事实推定作为司法证明一种重要的辅助性方法,在特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推定的三个要素有不同的要求,除基础事实、推定事实以外,二者的关联性、同时也是推定的根据之一,即生活经验,决定了事实推定的或然性与主观性,为免滥用,应对事实推定的适用条件和规则作严格的规制。遵循五项规则、准确运用生活经验和公共政策进行推定,有助于克服事实推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执行判决裁定渎职罪是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的渎职犯罪。本罪在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两个方面。因此,其具体罪名可以确定为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和滥用执行判决裁定职权罪两个罪名。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或国家的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4.
对于我国“以法官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构造改革,不应仅仅将其狭隘地视为法庭审判程序的改革,也不能夸大由此而形成的“控辩对抗”。公正的审判不仅要成为庭审阶段的中心,更应成为刑事诉讼法和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中心,“以审判为中心”的理念转变应突破庭审阶段的限制,拓展到包括侦、诉、审的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相反,若以控辩双方的“对抗”而臆想出“两大对立阵营的形成,”进而主张公诉机关应成为审前主导、侦诉一体化等,则是将控辩对抗夸大为整个刑诉程序中的“实体性对抗,”将是整个刑诉理论错位的源头和“有罪推定”的新表现。  相似文献   

15.
法院在刘海洋案的法律适用理由上,存在着重大的"合法性"瑕疵。这是法院在法律判决的合法性与妥当性间的无奈妥协,反映了刑事司法主流意识形态的尴尬。刑事司法的实质无非是:法律适用结果是否能够满足人们对刑法调整范围的心理预期。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事审判"终审不终"的法社会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的中国民事审判试图根治"终审不终"的沉疴,其病因不能只从字面的法律规定方面探寻,影响法律运行的诉讼观念和法治生态等法社会学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对"有错必纠"和"以事实为根据"等原则的"消化不良"是程序安定和诉讼风险意识缺失的病根,现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结构缺陷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行失范则是"终审不终"的表征和并发.  相似文献   

17.
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居间裁决民事纠纷的行为.行政裁决程序属准司法程序,而现代政府机构是按照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分权原则架构的,行政机关行使民事争议的裁决权有混淆侵权原则之嫌,为在理论上能够自圆,赋予行政机关行政裁决权的国家都是以承认行政裁决的司法审查为前提的,即让法院对行政裁决拥有司法审查权,确保最终的权力分立.  相似文献   

18.
民事裁判思考是一个分阶段的理性论证过程.一般认为,民事裁判思考过程分为发现事实、寻找法律和适用法律三个阶段.从认识科学和裁判实践来看,民事裁判思考过程应分为浏览式思考和实证性思考(包括发现事实、寻找法律和适用法律)两阶段.两阶段裁判思考路径作为一种法学方法论,具有域内的普适性,对裁判效益的提高、司法公正的实现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9.
刑事判决程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审判程序包括审判前程序、审理程序和判决程序。审判前程序是审理的准备,审理则是判决的准备。仅仅依靠审判前程序和审理程序并不能保证达成妥当的判决,完善的判决程序对于形成妥当的判决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各国无不对刑事判决程序,包括评议、表决、制作裁判文书、宣判等,作出详细的规定。但是,我国理论界和刑事诉讼立法对审理程序都比较重视,对判决程序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我们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刑事判决程序规定,建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判决程序。  相似文献   

20.
为使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宪法原则得以认真贯彻落实,提高司法效率,体现司法公正,对我国现行的审判制度需进行改革。改革不仅要从宏观上,如审判制度、审判级别方面入手,也需从微观上,如法官的选技、考核、监督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