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在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会旧址,重温这段历史,重走这条道路,倍感亲切,意义重大。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具有三大亮点:一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二是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调查研究,总结推广才溪乡典型经验,  相似文献   

2.
《福建党史月刊》2013,(14):F0004-F0004
1933年11月下旬,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上杭才溪开展农村调查,撰写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才溪乡调查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为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80周年,弘扬才溪乡调查精神,贯彻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  相似文献   

3.
1933年11月,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县才溪乡调查研究,写出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毛泽东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才溪乡这一模范乡的调查,总结苏维埃政府的工作成绩和经验,以此回答在国内革命战争条件下,根据地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能的这一重要问题。才溪乡调查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思想作风,其精神应当永远坚持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际出发,到上杭才溪乡开展社会调查,采用召开调查会、个别走访、深入实地察看等形式,做到知行一体,理性求知,闪烁着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光芒。才溪乡调查对于克服教条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学风,从而确定革命发展的战略和政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今天,坚持调查研究,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和发扬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当年苏区干部关心群众生活的优良作风来加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5.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毛泽东才溪乡调查,鲜明体现了党在闽西苏区坚持群众路线的伟大成就,充分展示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党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石;苏区干部的优良作风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保证;苏区群众对革命事业的大力支持从根本上检验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从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可以看出,苏区良好干群关系是通过广大干部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相信和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建立深厚感情,关心群众生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官僚主义;以身作则,事事带头,创造一等的工作业绩,发挥模范作用等铸就的。  相似文献   

7.
1933年11月,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关注点是苏维埃政权建设中的群众动员。从《才溪乡调查》所记录的模范乡基本情况中可以知道,群众路线是才溪乡在苏维埃政权建设中实现广泛而深刻群众动员的重要经验。主要体现在关心群众生活,注重经济动员配合政治动员,完成苏维埃各项任务;群众选举群众监督建设工农当家作主的苏维埃政权;密切苏维埃与民众的关系,使一切苏维埃工作的执行得着雄厚的力量。坚持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发展目标的群众动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才溪乡调查》等历史篇章示以后人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8.
1933年11月毛泽东同志开展的才溪乡调查,成为我党历史上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2014年3月2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同志来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上杭县调研指导,在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考察和座谈时,特别指示有关方面要研究并弄清楚关于才溪乡调查的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当时的革命背景,毛泽东为什么要搞才溪乡调查?二是毛泽东来才溪乡是怎么搞调查研究的,调查方法是什么?三是通过这次调查研究解决了当时革命的什么问题,结果是怎么运用的?四是我们今天怎么来继承和发扬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精神和作风?要充分挖掘其精神实质和内涵,在讲解词中充分体现,让每一位来瞻仰者受到教育和启迪。福建省委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党史部门深入研究并回答好这四个问题,从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精神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能量,更好地服务中心和大局。为此,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有关党史专家进行专题讨论,形成资政报告。  相似文献   

9.
<正>80多年前的1930年6月、1932年6月和1933年11月,毛泽东先后三次来到中央苏区模范乡才溪乡,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通过走村访户、与村民促膝谈心和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收集了大量的调研资料,写下了《才溪乡调查》这篇光辉著作。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间能够就一个地方多次连续地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开展调研,并写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对于坚持党的群众路  相似文献   

10.
《才溪乡调查》系统总结了才溪人民革命斗争和生产生活的实践,是毛泽东同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走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为我们树立了努力践行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光辉典范。重温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这段革命实践,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才溪乡调查精神,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牢记为民宗旨,弘扬务实作风,锻造清廉品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进一步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11.
《福建党史月刊》2013,(17):I0001-I0008
1933年11月,为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毛泽东第三次到才溪乡进行了10多天的社会调查.写下了光辉著作《才溪乡调查》,总结中央苏区模范才溪乡在政权建设、扩大红军、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经验,高度赞扬才溪苏区干部好作风,为创建巩固的、先进的革命根据地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体现了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和注重根据地建设等思想和作风。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60周年,重温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这篇光辉著作,倍感亲切。他从事革命的调查实践和伟大精神,不仅对过去建设革命根据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为什么要写《才溪乡调查》呢?因为:第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和开创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独特的、光明的正确道路,建设和巩固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争取全中国胜利的坚强的前进阵地”;第二、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所取得的经验,脚踏实地地领导广大贫苦农民向封建  相似文献   

13.
1933年,我们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处在关键时期,11月,毛泽东同志在政务繁忙、戎马倥偬之际,不辞劳苦深入基层,到中央苏区有名的模范乡才溪作社会调查,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这一伟大实践,不仅对总结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经验,团结千百万群众于苏维埃周围去粉碎敌人的“围剿”和经济封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倡导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实事求是的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  相似文献   

14.
六十年前,毛泽东到中央苏区模范乡——上杭才溪作调查,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明确地回答了在国内革命战争环境中,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篇光辉著作不仅为反对王明"左"倾机会主义提供了有力武器,而且对整个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苏区时期,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身体力行倡导调查研究之风,关心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深受苏区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1933年11月18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检查团到中央苏区的模范乡——兴国县长冈乡作了一次深入实际的农村调查,总结了长冈乡的工作经验,正确地提出并解决了组织经济建设、改善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与革命战争的关系,写下了著名的《长冈乡调查》这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  相似文献   

16.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中央苏区、探索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为群众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是坚持执政为民,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二是广泛发动群众,显示真正"铜墙铁壁"的伟力;三是群众化实际化,创造苏维埃的工作作风。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总结了才溪乡苏干部坚持群众路线,争创一等工作的模范事迹和先进经验;他在"二苏大"会上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总结报告中,结合才溪乡的典型经验和模范事迹,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理论,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20,(3)
正习仲勋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执行者,他始终不渝地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被毛泽东评价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一村一村做调查一家一户做工作1933年3月,习仲勋任陕甘边区特委委员、陕甘边区特委军事委员会书记、共青团陕甘边区特委书记,参与领导创建照金革命根据地。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志丹对他说:"你是关中人,种过庄稼,能跟农民打成一片,你一定要做好根据地的开辟工作。""只要政策对头,紧紧依靠群众,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相似文献   

18.
重温历史,我们看到,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敌、伪、顽封锁、包围进攻之下,巍然屹立于东海之滨,成功的经验有许多,但其中特别重要一条就是自始至终坚持党的密切联系群众路线,在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然具有启示作用。本文试就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党群关系作一探究。 一、在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发展壮大过程中,浙东区党委始终把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军队同群众关系,当作一项十分重要工作来抓。 把能否开展与做好群众工作放到根据地能否生存与发展战略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9.
黄昭君 《奋斗》2013,(2):55-56
正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培育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它要求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坚持知行统一,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政治活动的最高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时代背景入手,回顾了当年毛泽东长途跋涉、风尘仆仆从江西来到闽西才溪作深入的社会调查的历史景象。从历史的细微之处,对比当代部分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中存在的种种不足,进一步总结了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对于我们今天做好调查研究的现实启示,即明确调研目的、一切为了群众,端正调研态度、一切依靠群众,掌握调研方法、从群众中来,注重成果运用、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