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技法的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纯 《科技与法律》2008,(3):15-19,60
科技法的价值目标表现为价值主体的预见和期望,是在现实中应当实现也能够实现的目标。本文提出,科技法应当把发展、安全、尊严以及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确立为价值目标,有助于引领科技进步、指明科技法自身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力图一般的法理学原理出发,探讨科技法的基本原则。法的基本原则概念是本文论证的基础。从逻辑上看,确立科技法基本原则的标准是探讨的前提。本文提出了普遍性和科技特征两点标准。从这样的标准出发,本文认为科技法的基本原则是科技进步和科技安全。作为实证法,科技法基本原则是我国现行的科技法律所规定的。另一方面,从法理学角度看,我国科技法体系本身尚处在进一步完善的阶段,探讨科技法的基本原则有利于科技立法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孙璐 《知识产权》2004,14(6):50-50
科技法学的根本任务是研究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知识产权与科技法关系密切,是科技法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科技法也需要借鉴发展知识产权的研究理论。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应当从企业策略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高度,国内企业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如何加强还比较薄弱的生物技术等领域知识产权的研究,受到国内科技法学界的关注。针对这些问题,科技法学会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计算机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等为主题召开了2004年年会。此…  相似文献   

4.
科技法是从传统法律体系中分立出来的一个新兴的基本法律部门①,它调整科技领域的社会关系。②科技法调整对象的复杂性、广泛性,决定了科技法律体系——科技法内容结构③的多重性和丰富性。因而,这无疑加重了科技法基本理论建构上的困难。如何准确而深刻地把握科技法的“基本内核”,进而为构筑我国科技法律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充分发挥科技法的社会功能,这是科技法理论界的重要任务。为此,我国法学家进行着不懈地努力。其中,“法律运行论”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为人们提供了法律新思维,它突破了传统法律理论的局限,为法律理论创新和制…  相似文献   

5.
一、科技法的特殊性科技法是20世纪60年代后产生的一门新的法律类别,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制定科技法律。科技法的实质是国家开拓先进生产力的法律工具,它不仅通过协调与规范科技研究开发及其成果产业化实施与应用中的社会关系和规定法律技术规范,以推动科技进步,发展生产力,预防科技发展中可能产生的消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提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知识产权法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很多大学设立了知识产权法专业,并与法学专业并列进行招生。同时,在理论界比较强势的说法是知识产权法比较特殊,归入任何法体系都有不妥之处,应将其作为独立法部门。通过对科技法演化历史的梳理认为,知识产权法是科技法在其演化过程中的一个历史形态,是科技法体系中关注科技主体因技术发明成果而享有排他性财产权的制度安排。尽管知识产权在当代获得了强势发展,但以科技进步法为核心的科技法体系对知识产权的支撑和浸润作用不能割舍,任何主张知识产权独立的理论和做法都会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带来危害,应尽快走出科技法与知识产权法相互割裂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正> 北京大学科技法研究中心于今年6月28日—30日在北京举办“科技法学和科技法制建设理论讨论会。”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及实际部门的40余位代表参加了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20余篇。与会者围绕科技与科技法、科技法律体系及科技法学体系、科技法律部门及其地位、科技立法和科技法的实行、科技产业的法律问题及科技法学教育、科技法律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科技法不是僵死的条文堆砌,而是在社会中运行着并在运行中不断完善着的一种现实力量。科技法学研究,不仅应当研究科技法律、法规本身,而且应当研究其运行。科技法运行的原理,是科技法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科技法学在起始阶段仅限于研究科技法律规范本身是难以避免的话,那末,深入科技法运行的研究现在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既是理论发展的要求,也是现实提出的要求。但是,关于法律运行的研究在我国尚未充分展开,关于科技法运行的研究更是鲜有所闻。由于科技法运行的原理尚在探索之中,本文对科技法运行的若干问题所作的分析只是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9.
倪正茂撰写的《科技法学导论》(下称《导论》)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近40万字,共分10编35章。它涉及科技法学的定义、研究对象、范围、方法和意义;科技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科技法的定义、特征、本质、地位及体系;科技法的渊源和发展规律;科技行政关系、民事关系、国际关系的法律调整;科技规范的法律保障;科技进步和环境的法律保护;高技术发展的法律调节等方面。《导论》深入浅出,文风朴实、文字通俗,思路清晰,读来引人入胜。作为一门新学科研究成果的理论总结,《导论》的出版自然有其诱人之处,而当作者自觉地将  相似文献   

10.
完善我国科技法律制度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将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作为重要内容列到我们党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之中。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 ,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是近十几年来 ,我国立法机关的重大举措。下面我就科技法律制度 ,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科技法的概念科技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新成员 ,调整着特定的社会关系 ,对形成良好的法律秩序 ,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 ,具有重要作用。科技法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一 )科技法有特定的调整范围任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